盡人事而後等天命,以「已經盡了人事」故,遊子現在有資格…任運隨緣!

「法界論」這一本書終於出版了,內容是有點深,一般人可能看不太懂,必須要有一點點佛法基礎才可以。
算是一本比較冷門的書啦,但由於是遊子個人的心願,所以還是不計代價的用最精緻的方式來出書,因此也算是盡了個人最大的努力,只祈望今生得以無憾!
真的非常感謝,在「千字佛」這條路上,一直支持遊子的貴人們,感恩!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圖像裡可能有室內
 

 

鄭來也 沒錯~我已看遊子最無私的佈施
法界遊子 再來,就是唯「法界論」是論,然後供養一切有緣之人。^^
法界遊子 ● 「心」的定義:
一般來說,「心」就是指我們這個「能知能覺」的心識,但由於無形、無象、無物,就只能用「覺知」的方式存在,以致於我們無法很明確的了解「心」是什麼。也因此,如何「識得本心」就變成了我們很重要的一個課題。
什麼是「心」?從「心、物」是法界兩大主角的角度來看,只要不屬於「物界」的範疇,那就是「心」了。唯以「心不是物」故,因此就算是用最精密的科學儀器也無法檢測出「心」是如何存在的。以儀器本身就是「物」故。因此,若想要測心,就只有依靠「心物相應」的現象,才能判斷出心緒的一些活動狀態來。
因而,對於本來存在的「心」,在日常生活中的我們也只能依最原始的「覺知」來自我確認,或「以心印心」的方式來確認「我心」和「我心之外」的一切「心」,他們都是存在的。只是這個「存在」,到底是怎樣的存在,真的很讓人傷腦筋就是了!
註:「法界論」就是用「體性用相」的理趣來論這個心的,因而我們將可以從「心體、心性、心用、心相」的理路,很清楚的知道「心」原來是怎樣的心。
法界遊子 ● 「物」的定義:
通常,由於「物」有「物質的形象」可以被我們看到,因而什麼是「物」應該沒有什麼問題。但「法界論」裡面的「物」義,其實就是指「物界」的全部,也就是說,除了我們可以看到有「物質體」的物之外,還包括了一直解析下去的元素、分子、原子、離子、能量…乃至於能量波(四大),這都是屬於「物」的定義範圍。
也可以這麼說:只要能用目前最先進的科學儀器所檢測到的任何一種「存在」,皆屬於「物」理現象,包括所謂的暗物質、上帝粒子或能量波……。只是,科學儀器再怎麼發達進步,其實也只能測物,不能測心。因而若想要測心,就必需靠心物相應的物來加以推知才有辦法。
因此,我們也可以用另一種比較直接的方式來定義什麼是「物」,那就是:只要是「心之外」的一切「存在有」,那都是屬於「物」的範疇。
甚至我們可以直接這樣說,只要是我們所能「看」到的宇宙的一切一切現象,其實都是「物界的一種活動」,就算我們把「心」的意志強加在「現象」之中,「物」還是必須依照本具的「物理軌則」,才有辦法「法爾如是」的進行……。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1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界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