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清淨或污染,只是法爾如是。
至於覺不覺,那就需要一個佛的証量才有辦法來証明了。

法界遊子的相片。

 

  • 法界遊子 法爾如是,是一種實相。

  • 至於一個佛的証量,就得靠自己怎麼行深般若了。

  • · 回覆 · 6 · 8月10日 8:32

  •  

  • 羅霓亞 早安

  • · 回覆 · 1 · 8月10日 8:32

  •  

  • 法界遊子 霓亞早安。

  • 哈哈~,古摸妮是一種甜密的牽掛!^^

  • · 回覆 · 3 · 8月10日 8:34

  •  

  • 羅霓亞 是哦

  • 收回讚 · 回覆 · 2 · 8月10日 8:40

  •  

  • 林福田 大師早安……

  •  

  • · 回覆 · 1 · 8月10日 8:41

    •  

    • 法界遊子 遊子還看不到盡頭路,還在學習之中,所以請叫我遊子就好,感恩唷!

    • 謝謝福田兄的好心情!^^

    • · 1 · 8月10日 9:11

  •  

  • 張香櫻

  • 收回讚 · 回覆 · 1 · 8月10日 8:49

  •  

  • Shin SoonHin · 廖惟之的朋友

  • 早上好

  • 收回讚 · 回覆 · 1 · 8月10日 8:50

  •  

  • 康婕 藝術家 早安平安喜樂 kiki表情符號 

  • 收回讚 · 回覆 · 1 · 8月10日 8:59

  •  

  • 李裘迪 謝謝分享~感恩!

  • 收回讚 · 回覆 · 1 · 8月10日 9:10

  •  

  • Lay Kow Tan 法界遊子~越耒越棒啦

  • 墨宝能量充沛 佛心也添

  • 满心坎咯,用赤子之心即

  • 成功。加油! ! ! ! ! ! ! !。

  • · 回覆 · 2 · 8月10日 9:32

  •  

  • Lay Kow Tan

  • · 回覆 · 1 · 8月10日 9:33

  •  

  • 法界遊子 謝謝智芬的讚賞啦!遊子也覺得自己越來越有赤子之心了。^^

  • · 回覆 · 1 · 8月10日 9:42

  •  

  • 郭薪發

  • 收回讚 · 回覆 · 1 · 8月10日 10:14

  •  

  • 黃教霖 榮幸加友,感謝您~祈安 !

  • 收回讚 · 回覆 · 1 · 8月10日 10:37

  •  

  • 洪千壹

  • 收回讚 · 回覆 · 1 · 8月10日 10:46

  •  

  • 陳紹寬 遊子 法爾如是,是一種實相。無証無量!

  • · 回覆 · 1 · 8月10日 10:51

  •  

  • 法界遊子 紹寬兄早。

  • 所以法爾如是可以無修無証無量。

  • 但要怎樣到達無修無証無量,那還得看個人是否具有一個佛証量的真功夫了。^^

  • · 回覆 · 1 · 8月10日 11:00

  •  

  • 陳紹寬 確實需要;佛証量的真功夫,有方法,還得有誠心執行,耐心堅持,不怕苦勞、震痛的精神。

  • · 回覆 · 8月10日 11:06

  •  

  • 法界遊子 發覺所有一切法都是法。

  • 以法爾如是故,法爾如是的法,無一不是讓我們覺悟的法。

  • · 回覆 · 2 · 8月10日 11:12

  •  

  • 陳紹寬 一切法都是法,太籠統,金剛經的一句;一切法都是佛法,到現在還讓我糊塗,除非指的是方便法門的對治法!

  • · 回覆 · 8月10日 11:59

    •  

    • Lam Sin Lian 佛法的法是指开悟,悟三法印,諸行无常,諸法无我,究竟湼磐!轉一實相印為缘起性空,故一切法(实相)都是法,都能誏人覌察到三法印!

    • 請老菩萨慈悲开示。

    • 收回讚 · 1 · 8月10日 12:21

    •  

    • 陳紹寬 我最怕的是解佛經,希望好友用白話講清楚說明白!

    • 收回讚 · 1 · 8月10日 12:33

    •  

    • Lam Sin Lian 佛陀覚悟到宇宙运行的真理是,一切萬物都是无常态,都没有能够单独的存在,在不同的時空会呈现他的法自性,(湼盤相)這称之為三法印。用在於説法,万事的産生都是因缘所生法,凡是因缘所生法所产生的萬物,也會因為因缘俱足而消失,而轉化成另外一种法相,我们称之为“缘起性空”。

    • 金刚经所説的一切法眥為佛法,因为我们覌察萬物,其实都会經歷成住坏空,都無法單獨存在的事实,進而悟到佛菩萨所悟到的境界,清楚明白一切萬物肯是因缘有,所以一切萬物皆為佛法。

    • 收回讚 · 1 · 8月10日 13:09

    •  

    • 陳紹寬 感謝 Lam Sin Lian "一切法眥為佛法"的詳細解析,祝您 快樂生活在一切法中!

    • · 8月10日 13:31

    •  

    • Lam Sin Lian 🏻🏻🏻

    • · 8月10日 13:56

    •  

  •  

  • 法界遊子 紹寬兄,遊子個人的体會是這樣的:

  • 從以前到現在,遊子若有所感悟,可以說都是從「錯」中來的,而不是從「對」裡面讓遊子進步的……。

  • 職是之故,遊子才知道每一個當下都可以是法。

  • 至於是不是方便法…,遊子實在不知!因為在「正等正覺」之前,任何一個「正法」都是方便法。

  • · 回覆 · 5 · 8月10日 12:12

    •  

    • Lam Sin Lian 这是漸悟与頓悟的一体两面。

    • · 8月10日 12:15

    •  

    • 陳紹寬 遊子 法無錯、對,達到「正等正覺」就是「正法」。

    • · 1 · 8月10日 12:40

    •  

    • 法界遊子 頓悟之後還是要「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 並在「行深」之時,破一分無明則得一分佛智。

    • 以「無明」尚須被破故,在「破」的當下,必然是:覺今是而昨非……

    • 以「昨非」故,才說我們都是從「錯」中体悟過來的。

    • 也就是說我們本來就在「錯」中而不覺,以不覺故,所以就是要深入敏銳覺察自己的「錯」才會有所体悟……。

    • 至於,「對」本來就是對,就讓它如是就好,因而我們是沒有辦法從「對」裡面感受到「智慧」的。以「對」故,法爾如是,以法爾如是故,…無所得。

    • 因而若從「有所得」的這個角度來看:法法真的可以是法,於是在應機法的當下,若自己的敏銳度夠,或「行深般若」,必更能洞見「微細無明」之起處!

    • 然後:破一分無明…『得』一分佛智!

    • .

    • 簡單的說:我們必須去發現自己的「錯」,這樣才會有不可思議的体悟!

    • 而紹寬兄所謂的「正法」就是指…教我們如何發現自己錯誤的心法。

    • 但若把「心法」當做「自以為是的教法」或「教條式的正法」那麼,這種法還必須走一條很漫長的体悟之路……。

    • · 3 · 8月10日 13:07 · 已編輯

    •  

    • Lam Sin Lian 逆子兄,修佛有信,解,行,証。信佛之后,了解佛法后,既能得法眼清淨,既所謂的“阿䅶多罗三藐三菩提”既永不退轉的成佛之心,而這只是入门,修行才开始,从法眼清淨到初禅,到四禅,而到空无边処,䛊无边処,⋯非想非非想到佛陀的滅静定前,都要是根据“般若智”而修行,所謂般若,為離苦得乐之智慧,可以另外討論共修。如此方能一步步滅苦而生乐,由法乐而証入佛法。願与兄共勉之。

    • · 8月10日 13:39

    •  

    • 陳紹寬 感謝 遊子;頓悟之後還是要「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在「行深般若」中,破一分無明,知一分「錯」,所謂的「正法」就是指…教我們如何發現自己錯誤的心法。

    • · 8月10日 13:50

    •  

    • Lam Sin Lian 🏻🏻🏻

    • · 8月10日 13:56

    •  

    • 法界遊子 ●所謂般若,為離苦得乐之智慧,

    • ◎所以,般若的根本重點就是在「離苦」,因而到「無苦可離」的時候,那就是証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所謂的修行(離苦),可以略分為三個階段:

    • 1、凡夫俗子的我們,就是要發現自己的「錯」到底在哪裡。

    • 2、見空性的人,就是在發現「起心動念」原來是怎樣的在污染清淨本心。

    • 3、菩薩境界的人,就是用「行深般若」的方式來覺察自己的無明到底是怎樣的無始就具有……。註:菩薩境界的人,可以敏銳的覺察到「無明」也是一種苦。

    • ◎至於,所謂的信、解、行、証,那是被我們理論化的一種知識,因而實際功夫將在「知苦、離苦、滅苦、苦滅」中水到渠成的自然成辦!

    • ◎也就是說,若把任何一種法「自以為是」的認為「應該如此」才對,那麼這個人「信、解」的修行方式可能就已經錯過了上面所說的第一個次第……。註:因為是發現了道理的對,而不是發現了自己的錯。

    • ◎當然,要發現自己的錯並不是那麼容易,因而一切目標還是要以「見空性」為第一要務。

    • ◎而在見空性之前,所謂的是、非、對、錯、正法、邪法…最好能夠聽聽笑笑就好,不必太認真!因為只要一認真反而會錯得更離譜!

    • 註:反而會落入我是你非的執見裡,而這種執見……從「性本清淨」的角度來看…更是苦的根源……。

    • · 3 · 8月10日 16:41 · 已編輯

    •  

    • Lam Sin Lian

    • · 8月10日 20:25

    •  

  •  

  • 程力宏 遊子兄"你墨水足,能用文字渡人;給你再次按個讚~

  • · 回覆 · 8月10日 12:19

  •  

  • 陳東煜 思想者即是思想;思想即是過去,而自我卻是這些已知的思想、記憶及過往經驗的組合,所以不是當下的實相,但真理卻是未知的,故自我永遠無法接觸真理。

  • · 回覆 · 8月10日 12:45

  •  

  • 林芬香

  • 收回讚 · 回覆 · 1 · 8月10日 13:09

  •  

  • 法界遊子 力宏兄,能包容遊子那種呢喃式而還不成熟的語言,真是有慧根之人!^^

  • · 回覆 · 1 · 8月10日 13:11

  •  

  • 梅種松 人的基本心⋯⋯

  • 要知道!

  • 此生耕解自己身

  • 智子慧性日時長

  • 今生來歴経又歴

  • 一切考驗皆是修

  • 功名利錄只戲遊

  • 此生來此沒答案

  • 只要在生活之中⋯⋯

  • 行与修

  • 平而凡

  • 生活而⋯⋯

  • 瘋仔

  • 不知道

  •  

  • 收回讚 · 回覆 · 2 · 8月10日 13:23

    •  

    • 法界遊子 ●「一切考驗皆是修 功名利錄只戲遊」

    • ◎瘋仔,該不是誤會遊子是為了功名利祿而出來傷身賣命吧?

    • ◎用「功名利祿」的方式來考驗人生,然後當做是修行……,說真的遊子沒有那種屁股,不敢吃那種瀉藥啦!

    • ◎「此生耕解自己身 智子慧性日時長」,所以還在加油之中。當遊子有能力「平凡而生活」的時候,必然會告訴你,現在還不是時候……。

    • ◎其實,不善言詞與交際的遊子,要「靜默」或「潛居」那是很簡單的事!^^

    • 反倒是要把「緣」推出來,對遊子而言,那才是一種挑戰唷!^^

    • · 1 · 8月10日 13:44

  •  

  • 法界遊子 東煜兄好久不見。

  • 以「自我」故,必與「我之外」的一切「不是我」起衝突,乃至於撞得頭破血流!

  • 當「這種苦」受夠了之後,就會去找到唯一能離苦的一條路…那就是「無我」。

  • 「無我」可以包容一切「不是我」,然後…法界一体。

  • 到這時候,則又是另一種風貌了,或將有能力証入一切不可思議的未知……吧?

  • · 回覆 · 1 · 8月10日 13:24

  •  

  • 陳紹寬 感謝遊子;頓悟之後還是要「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在「行深般若」中,破一分無明,知一分知

  • · 回覆 · 8月10日 13:43

  •  

  • 梅種松 頓誤後⋯⋯吃喝拉囃睡,行使此身即是⋯⋯而且⋯⋯又⋯⋯嘻嘻哈哈啦! 

  • · 回覆 · 1 · 8月10日 13:48

    •  

    • 法界遊子 當哪一天遊子也變成瘋子的時候,再來嘻嘻哈哈!

    • 現在則要有自知之明的…好好体會…「行使此身即是」的吃喝拉撒睡!^^

    • · 8月10日 16:18

  •  

  • 黃妙珠 

  • 收回讚 · 回覆 · 1 · 8月10日 15:17

  •  

  • 吳清秀 

  • · 回覆 · 8月10日 16:31

  •  

  • 吳清秀

  • 收回讚 · 回覆 · 2 · 8月10日 16:31

  •  

  • 艾羽 頓悟是有次第˙境界之分˙雖然法無定法˙其頓悟之後智慧皆不同˙境界不同˙不能以一法˙而定論行者˙孔子強調因才施教˙觀因菩薩言˙應以何身度者即現何身˙法須活用˙雖然已無我˙但人依然在˙只是不執有此身體˙愛欲自然淡之˙有體而不迷。

  • 收回讚 · 回覆 · 2 · 8月10日 20:06

  •  

  • 陳紹寬 〈不執有此身體˙愛欲自然淡之˙有體而不迷〉。讚!

  • 收回讚 · 回覆 · 2 · 8月10日 20:34

  •  

  • 法界遊子 如是如是!

  • 不執此身体,愛欲自然淡之。

  • 善用此身体,則能從自身的「心物相應」而親身体會什麼是…法味一滴。

  • 若一下子就把「色蘊身」空掉,那將會錯失洞見法爾如是的真義!

  • · 回覆 · 3 · 8月10日 21:32

  •  

  • 陳紹寬 漸修漸進,其中變化多!斷無明,開智慧!

  • · 回覆 · 8月10日 21:37

  •  

  • 蘇天愛

  • · 回覆 · 1 · 8月10日 21:52

    •  

    • 法界遊子 天愛,妳把遊子的臉書整個通通翻過來了,真是佩服妳!^^

    • · 1 · 8月10日 21:56

    •  

    • 蘇天愛 大哥:你的字是千變萬化,

    • 一個字~可以變成的出神入化,真的你好厲害(>﹏<) 

    • · 1 · 8月10日 22:04

    •  

    • 法界遊子 現在才厲害到一半而已,還有一半沒有厲害出來!^^

    • 所以,妳至少得再陪遊子兩年才看得完!^^

    • 雖然路長,又遠,但遊子卻因此而不寂寞!先謝謝妳唷!感恩!^^

    • · 1 · 8月10日 22:12

    •  

    • 蘇天愛 會一直陪遊子到永遠

    • 開心認識優秀的遊子

    •  

    • · 1 · 8月10日 22:44

    •  

    • 回覆······

  •  

  • 法界遊子 紮紮實實的体會,確實是很重要的。

  • 現在很多「空行者」以空為尚,甚至變成虛無飄渺的空談,殊不知,若空得太快,以後還是要再繞一大圈來破空才可以。哈哈,那真是麻煩。

  • 但,不管如何,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進路,只要不落入「頑空」而把「頑空」當究竟,這樣就好。^^

  • · 回覆 · 2 · 8月10日 21:56 · 已編輯

  •  

  • 艾羽 說的極是˙一生修行變化多˙最近有一些體會˙如能不妄想˙其實也很單純˙覺得世上好像沒有事˙而一身輕。

  • 收回讚 · 回覆 · 3 · 8月10日 21:53

  •  

  • 陳紹寬 哇!佛是無事人,若有機會當面交換,那些過程的體會一定妙趣無窮!

  • 收回讚 · 回覆 · 1 · 8月10日 22:01

  •  

  • 艾羽 我之缺點很多˙但有一樣是不會變的˙即是說真話˙那怕錯的離譜˙還是說真話。

  • · 回覆 · 1 · 8月10日 22:13

  •  

  • 法界遊子 讚!

  • · 回覆 · 8月10日 22:23

  •  

  • 法界遊子 講真話容易得罪人。真的很不容易。

  • 之前有看過艾羽兄和別人的對話……,以直心故,加你為友!

  • 承蒙不棄,感恩!^^

  • 註:遊子的缺點也很多,但是…這樣正好可以看到別人的優點。^^

  • · 回覆 · 2 · 8月10日 22:36

  •  

  • 艾羽 眾生之缺點˙世間八苦˙諸佛皆經歷過˙因此成為大醫王。我的直言已經得罪不知多少人˙但我有個觀念˙要修行˙如果還顧面子˙要自尊心˙我師父就會叫弟子˙你可以不用修了˙一直不敢忘。

  • 收回讚 · 回覆 · 3 · 8月10日 22:49

  •  

  • 陳紹寬 佛講經說法是是分類的;金剛經是為大乘者說,為最上乘者說;在fb公開園地,難免遇到執著經文不化的人辯論,所以經驗只能面聊;

  • 收回讚 · 回覆 · 2 · 8月10日 23:07

  •  

  • 艾羽 說的好˙因我還是覺得˙當面聊˙才是真才實料˙完全由心性做主。

  • 收回讚 · 回覆 · 3 · 8月10日 23:15

  •  

  • 蘇天愛 大哥:早安法喜

  • 感恩你的分享(>﹏<) 

  • 收回讚 · 回覆 · 2 · 8月11日 10:16

  •  

  • 畢芳寧 佛跪何人,(此圖)。

  • · 回覆 · 22小時

  •  

  • 法界遊子 是求婚啦!所以…當然是跪可以讓他流鼻血的對象。^^

  • · 回覆 · 20小時

  •  

  • 畢芳寧 換一個字如何,這個字是極

  • 高無上的。

  • · 回覆 · 19小時

  •  

  • 法界遊子 不好意思,遊子只會寫佛字。

  • 以「眾生皆有佛性」故,我們每一個人到最後都必然高尚!。^^

  • · 回覆 · 19小時

  •  

  • 艾羽 佛字˙可代表˙佛˙也可只是文字˙但看用心。

  • · 回覆 · 1 · 18小時

  •  

  • 法界遊子 認同艾羽兄所言,所以遊子才敢用「佛」字寫眾生。

  • 而且,真的只要「用心」,這「千字佛」至少可以成就最基本的藝術層次……。

  • · 回覆 · 17小時

  •  

  • 畢芳寧

  • · 回覆 · 17小時

  •  

  • 法界遊子 謝謝芳寧兄提出不同的看法,你應該是信仰很虔誠的人,願佛菩薩保佑你!^^

  • · 回覆 · 17小時

  •  

  • 畢芳寧 佛家子弟,見字身臨。

  • 收回讚 · 回覆 · 1 · 16小時

  •  

  • 法界遊子 好個「見字身臨」,讚!

  • 也願芳寧兄能見法界實相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 回覆 · 1 · 16小時

  •  

  • 艾羽 禪宗自古˙直指人心˙無住˙無相˙不立文字˙佛陀親傳˙涅盤妙心˙正法眼藏。

  • 收回讚 · 回覆 · 1 · 5小時

  •  

  • 畢芳寧 願二位師父名揚四海,超越濟顛,合十,ㄧ起念阿彌陀佛

  • · 回覆 · 2小時 · 已編輯

  •  

  • 法界遊子 「超念阿彌陀佛」……?

  • 阿彌陀佛!^^

  • · 回覆 · 2小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界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