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觀自在圖能了解無相佛法的習氣的偏執

 
圖像裡可能有1 人
正法解行林佛學講堂

學生問:現證空性的菩薩有沒有菩提心呢?

師父答:現證空性的菩薩,菩提心仍在,若無菩提心就不能説是菩薩。但不能說菩提心在空性中。也就是說,空性被聖者菩薩所現證,但不能說:菩薩在空性中。所以現證空性的菩薩存不存在呢?當然存在。如果不存在,空性被誰證呢?所以現證空性的菩薩一定存在,既然現證空性的菩薩存在,那麼菩提心當然存在。但不能説菩提心存在空性中。想想看菩薩現證空性的當下,在空性中怎麼會有菩提心呢?因為菩提心它是世俗法,空性是勝義諦,故現證空性的當下不可能有菩提心。如果有菩提心的話,就會有一個法即是世俗諦又是勝義諦。那麼有沒有一個法即是勝義諦,又是世俗諦呢?絕對沒有的。所以現證空性的當下,只有空性而已,不會有菩提心。但也不可說菩提心被空性斷掉,而沒有菩提心。所以從空性中出定後,該菩薩俱有的菩提心會現起來。同樣道理也不可説,出定以後菩提心顯現出來了,那空性也就沒有了。

因為出定以後的心識就是錯亂識,即然是錯亂識,哪來的現量所證的空性呢?但空性不會因菩提心顯現起來,而沒有了,而是被錯亂顚倒識障礙著。又有説既然出定沒有空性,那空性跟菩提心成為沒有關係,為何證空性之前還要學習菩提心的教授呢,還要生起菩提心呢?之所以說空性跟菩提心沒有關係,是說他們的體性不同,並不是說他們如同瓶與柱般的相違不相干。而且要成就佛的色身,唯俱有菩提心才可以累積成佛的色身資糧。如果沒有菩提心,那所累積的福德資糧皆不是成就佛色身之主因,即使現量空性,也無法獲得初地聖者菩薩,更何況成佛。

總之,現證空性有沒有菩提心呢?可從二個角度來理解。1)「菩薩現證空性的那一刻,菩薩有沒有菩提心呢?」2)還是「現證空性的菩薩在空性定當中有沒有菩提心呢?」這兩個角度是不同的。現證空性那一刻的菩薩一定有菩提心,沒有菩提心怎麼能稱為菩薩呢?請問空性有沒有被菩薩現量證到?當然有啊。所謂現證空性一定是被聖者有情證到,比如:某一有情現證空性。那請問這個空性有沒有被這位有情證到?有啊。既然有的話,請問這位有情存不存在?存在啊。

又現證空性的菩薩在空性定當中有沒有菩提心呢?在空性定當中連菩薩都沒有了,哪裡來的菩提心呢?比如:某一位有情現證空性,請問在空性當中有沒有這位有情呢?沒有啊!所謂的沒有,是說此位菩薩的菩提心不在空性中顯現,而不是說菩薩的菩提心變成沒有了。這點你要分清楚。也就是說,現證空性的那一刻菩提心消失了,出定以後菩提心又顯現出來了。因此若說在空性定當中,同時又有菩提心,則會有世俗——菩提心,即是勝義——空性的過失。若是這樣,瓶子是世俗,瓶子上的空性是勝義。若世俗即是勝義,則見瓶——世俗即等於見瓶上的空性——勝義,那就有見瓶的凡夫異生即是聖者的過失。更不可認為所謂世俗——菩提心與勝義——空性,體性不同,似乎菩提心跟空性就變成水和火不相容一樣。

摘自能海法師問答集~~

 

法界遊子 ●學生問:現證空性的菩薩有沒有菩提心呢?

◎哈哈哈~~~,這樣的佛法解說…,讓遊子又想起了年輕時代…那種很興盛的佛法。

◎是的,那時候的佛法幾乎都是這麼講的,然後,遊子為了想証明自己的慧根不在別人之下,於是就很努力的想去看懂這裡面的佛法妙義。但,沒辦法就是沒辦法。哈,這好像不是努力 還是不努力的問題耶?傷腦筋啊!

◎只是說法的人,好像都可以在這種「空性」的法義裡面…很行雲流水的說得頭頭是道呀,甚至還可以倒背如流,好厲害!

◎不可否認的,年輕時的遊子,為了跟上潮流,真的是很想懂得這種高妙的道理啦,但卻再怎麼努力也看不懂,所以痛苦啊!人家說佛法很深奧,那時的遊子就是用「完全沒辦法看懂」的方式…來証明了佛法果然是非常深奧的!然後就被完全的打敗了。

◎敗軍之將不可言勇…只好摸著鼻子…瞎走自己的路囉!誰叫遊子一點慧根也沒有。

◎摸索的路,雖然辛苦,但是…現在回想起來…還真的要感謝那時候 笨得有「春」才可以!

◎因為現在憑藉著「法界論」的功德力,終於知道他們在說什麼了。好高興!^^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1 · 8月11日 21:58

 

法界遊子實像這種「空性」的說法,以後 真的還很需要「法界論」來重新整理一下他們的邏輯思路才可以。

然後,他們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

遊子的意思是說:他們才知道…原來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1 · 8月11日 22:24 · 已編輯

 

法界遊子 抱歉了!遊子不是故意要與誰過不去,就只是實話實說而已。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8月11日 22:08

 

法界遊子 然後………

就從遊子個人的經驗(心路歷程)來看,「法界論」在未來可能真的會…非常重要!因為,像遊子這麼笨的人…應該不在少數才是!

嗯,祝福天下所有和遊子一樣笨的人,晚安唷!^^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1 · 8月11日 22:23

 

鄭來也 那種繞口另的文,我也沒看幾下就不看了,因為又變成玄理了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2 · 8月12日 5:43

 

法界遊子「玄理」被背起來之後,也會變成錄音機一樣的說法無礙。

而這種無礙…也會被誤認為是從「空性」中自然流露而出的真性情……。

然後,其人就「悠遊」於被空性催眠的空性之中……,甚至會對號入座(比對菩薩階位)的誤以為自己就是第幾地的菩薩了……。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1 · 8月12日 9:19

 

法界遊子 「法界論」比較適合「不懂佛法」或「初學」的人來看,才比較不會有障礙,也才比較能看到法爾如是的理路。

像這種高人(老參)想要看懂「法界論」,說真的就算抓破頭皮也只會頭暈而已,因為只要一看到「心物本有」,他們就立刻被自己的「空性」給「所知障」了,然後再怎樣也看不懂「簡單」……。

沒辦法,像這種會頭暈而無法突破所知障(自性見)的人,大概就只能等「隔陰之迷後的下輩子」才有機會一窺「法界論」的真面目了。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1 · 8月12日 9:07

 

法界遊子 「法界論」真的很簡單,簡單到遊子真的很不好意思來寫這部論(甚至到現在都還在猶豫之中)……。

但一碰到這種高人(老參)……,能不寫嗎?

所以,以後 遊子若真的有辦法抽出時間來完成一部「正式」的論,那麼這些高人(老參)絕對是…讓遊子最有動力的功勞者!感恩囉!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1 · 8月12日 9:28

 

法界遊子 註:其實沒寫也沒關係,因為「法界論」已經散見於個人「喃喃自語的文章」和「長久以來與他人的對論」之中……。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1 · 8月12日 9:3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界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