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該空的是灰塵而不是鏡子與萬物(1)

法界遊子 ●只是因為鏡子有灰塵,所以萬物被灰塵所矇蔽了,因而鏡子才無法如實照到萬物的本來面目……

●一切透過「執念」(灰塵)所看到的萬物…就是「被執念所執取的萬物」,於是在鏡子裡所照映到的「相」就變成了…被「灰塵」所雜染了的「灰塵雜染相」。

◎◎所以,那個「灰塵」並不是「外在」的「物」,而是由鏡子的「無明」所產生的。

只因為「無明」故,我們會認為「灰塵」就是「物有」,也就是說「無明」已經把「自己」當做就是「樹」或就是「明鏡台」了……。

於是:以「無明」想「明」故,那就要「時時勤拂拭 莫使惹塵埃」囉!

唯,以鏡子就是真如故,以「無明」就是鏡子上的「灰塵」故,「無明」事實上就是「真如」的一種變体……

因而,如果我們用「菩提智慧」的角度來看「無明」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這樣來解說「無明」…,嗯,也就是六祖惠能所說的:「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了。

讚 · 回覆 · 3 · 8月8日 10:39

 

法界遊子 以「無明實性即佛性」故,我們要如實看到「無明」本來就是「佛性」的這個「實相」…並不是那麼容易,因而我們就必須藉由「外境」來反振盪,然後繞一個「法界大圓」才有辦法完全了知……。

其實「藉由」也只是一種「假說」而已,因為這裡面根本沒有主動的「要藉用」和被動的「被藉用」,就只是法爾如是而已。

以「法爾如是」故,我們到最後的最後才會驚覺…原來一切的一切,早就…圓滿具足!

就等我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已!

讚 · 回覆 · 3 · 8月8日 11:13(遊子註:這是從「自然圓成」的角度來看的,也就是起點就是終點的本自具足。但若從「時時勤拂拭」的角度來看。則必需要有一個「法界大圓」的進路。

 

Kiat Wah 对,要我们找回,無上正等正觉

讚 · 回覆 · 1 · 8月8日 11:21

 

詹永和 何謂無明?

讚 · 回覆 · 8月8日 12:10

 

法界遊子 會問…,就是無明!^^

讚 · 回覆 · 8月8日 13:00(註:無無明的人根本不會問這樣的問題。這除了他自己真的已經了知「無無明」之外,還完全能懂得遊子為什麼會說「無明」的原因,而不會如此質疑!以質疑故,能知永和兄的問,其本身就在無明的矛盾之中!)

 

詹永和 遊子,您又在打妄想了!

不聊了,忙去?

祝日安!

讚 · 回覆 · 8月8日 13:02

 

法界遊子 永和兄就忙你自己的事去吧,遊子的無明就自己享用了。^^

讚 · 回覆 · 1 · 8月8日 13:12

 

劉震龍 已開發國家和未開發國家,哪個比較好? 利與蔽是很難分別清楚的,不也都是因為"人"的分別?

讚 · 回覆 · 8月8日 15:21

 

詹永和 這「無明」就彷彿是一個正在做夢的人;這個做夢的人想在自己的夢中“找意義”?

這個「我」和“我的夢”其實都是幻覺!但是幻象在“做夢者”的眼中卻變成了真相?

人們對於理論、或理論之中的信仰,事實上只不過是做夢的人把“夢”和自己“分開”了罷了!

哈~

讚 · 回覆 · 8月8日 17:00

 

法界遊子 當我們從來就「沒有夢」的時候,那麼永和兄怎麼還會一直說人家在「做夢」呢?

一直在說人家在做夢的人,怎麼能了解什麼是「無明實性即佛性」呢?又怎麼能了解「無明」就只是一種暫時針對某種「進路」而立的假說呢?

其實,從遊子的角度來看,永和兄雖然一直說「無」無明,但是,永和兄的心裡觀念卻一直把別人的「無明」當真…而且還想盡辦法的要去加以否認……

這樣…,說真的……,這樣的「無明」並沒有從你的心裡面「完全消除」,而且還很嚴重的完全「卡」在你的觀念裡面…。

這種「卡住」其實就是一種「無明」,然後以「還卡住」故,知道你以後還有『進路』……,以「無明有其意義」故!

這樣,不知永和兄能看懂遊子的意思否?

說真的,現況的永和兄若跳不出你的思惟慣性而過不了卡住的這一關,那麼永和兄就無法看懂「法界論」的「法界大圓」,也就無法更深入的了解什麼是「無無明 乃至無無明盡……」的妙義!^^

讚 · 回覆 · 1 · 8月8日 17:41

 

詹永和 什麼是法界?

讚 · 回覆 · 8月8日 17:58

 

法界遊子 因「心」和「物」相應而成的「一切法」…全然如實的呈現在「虛空」中…這就是「法界」。

簡單的說:能被「心」所覺知的一切,就是「法界」!

讚 · 回覆 · 8月8日 19:44 · 已編輯

 

詹永和 何謂心、何謂非心;何謂空、何謂物?

讚 · 回覆 · 8月8日 19:54

 

法界遊子 「能覺」是名「心」。「無執之雜染」是名「非心」(即妙明真心之直觀)。因「無雜染而洞見一切本來」是名「空」,「所洞見之一切外境」是名「物」。

又,以「心物相應」故,而有「境、事、理、法」的產生。而這些「境事理法」皆可通稱為「法」,這就是「法界」。

也就是說,「法界」中若沒有「心」和「物」這兩大主角的卿卿我我,那麼一切「法」將蕩然無存!

或更簡單的說,「法界」若沒有「心」或「物」…那一切的一切…都是無意義的!

讚 · 回覆 · 8月8日 20:17

 

法界遊子 出門散步了,晚安!^^

讚 · 回覆 · 1 · 8月8日 20:17

 

詹永和 哈哈哈~

法界既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因為佛陀慈悲,為利益一切有情、非情故假名施設?

正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__遊子您怎麼說怎麼好!只要不是“說得比唱的好聽,都行?

祝法安!

讚 · 回覆 · 8月8日 20:59

 

法界遊子 「法界論」只要有說…就必然符合「法爾如是」之實相,所以有說等於沒有說,如此而已。

至於「言語道斷 心行處滅」的這種境界…其實也只是在「法界大圓」裡的某個「點」,因為……(略)

註:上面所說『非心』的語義是依永和兄的「心」而順著解說下來的。

但在「法界論」裡,因為「心、物」是「本有」的關係,故不說「非心」,而是把「無執無染的心」直接說成是「心的本來面目」,或者說是「妙明真心」、或是「真如本性」、「本如」,「自心如來藏」…,也有人說是「第八識」……。

唯以「依義不依語」故,上一帖就隨順永和兄說「非心」。

讚 · 回覆 · 8月8日 22:11

 

法界遊子 以「有說等於沒有說」故,因而能了知佛經所說:「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誠哉!斯言!

讚 · 回覆 · 8月8日 22:17

 

Kiat Wah 心有明镜何须拭

自性真心对尘垢

早安吉祥!

收回讚 · 回覆 · 2 · 8月8日 11:11

 

劉傳源 南無阿彌陀佛

收回讚 · 回覆 · 1 · 8月8日 16:30

 

傅錦隆 揆諸敘述有感,談這些內涵,對學習者之受益甚微唉!應敘學佛之次第、方法、辨正諸等,循序進階的注意事項,各皆均有其細節啊!一般誇言豪語,均在論「嘴鼓」無益;當然證悟者,任你橫豎敘述均可對機;目前社會中,在弘揚佛法者,大都背些名詞言句,或在依經文解世間義,均在數他人之寶,學習佛陀講經說法,但均不知其真實義,此就是共命之鳥,學人講話而不知義也!此是阿彌陀經之述哦!然而對證悟者而言,談這些均是戲論,因學佛是「無為之法」,無可學習之法啊!佛法是以諸多方便法,依契機契緣,談契理契法,直指人心也!當體證悟後,就此善護念而已,其目的在養成慣性能如此,所謂之「如此」:就是息心也!息心就無我了,就是涅槃之真實義;至於息心還有什麼諸事可論啊!而「如此」之方法是正定哦!有此功力才能成事呢!講白:三藏十二部經之敘,均攝歸在三十七道品之規範而已,特提供指教!

收回讚 · 回覆 · 1 · 8月9日 7:38

 

法界遊子 以點窺圓…如何能見「法界論」全貌?

智者何如此粗心耶?

以無法圓通一切法故,其人必還在點中……。^^

讚 · 回覆 · 8月9日 9:01

 

AAme Woon 留下心情。

收回讚 · 回覆 · 1 · 8月9日 9:11

 

詹永和 以管(法界謬論)窺天(佛法)?

遊子您還厚臉皮自稱「智者」?天下之愚,莫此為甚!

讚 · 回覆 · 1 · 8月9日 9:28

 

法界遊子 哈哈哈~~~~~

讚 · 回覆 · 8月9日 11:30

 

法界遊子 圓者無礙!

其實永和兄比智者還智者!唯心中老放不過遊子之「愚」…是以有礙!

讚 · 回覆 · 2 · 8月9日 11:34

 

詹永和 所有理論都是局限;局限在時間所造成的分別心?事實上都具有極大的破壞性!

因為“不實”之法是從緣生;真實之法不從“緣起”!遊子兄,您老是繞來繞去的逃避自我,是為做繭自縛,怨不了別人?

讚 · 回覆 · 1 · 8月9日 11:44

 

法界遊子 實相之法,法爾如是!

然而永和兄卻看到…不實之法。

不好意思,遊子看到的是…法界實相!法住法位故!^^

讚 · 回覆 · 1 · 8月9日 12:11

 

詹永和 法眼乎、瞎眼乎、無眼乎、傻眼乎?

以「法界」實“無相”故!

哈~

讚 · 回覆 · 1 · 8月9日 12:20

 

法界遊子 以此相非彼相故,是名無相,以此無非彼無故,是名非無相……。

以非無相故,不捨一法,是故……當下即是!

讚 · 回覆 · 1 · 8月9日 12:26

 

法界遊子 以當下即是故,法住法位,以「不執有相亦不執無相」故,是名實相!

讚 · 回覆 · 1 · 8月9日 12:29

 

詹永和 實應尊稱您為「愛因斯坦遊子」!

不過你的“相對論”佛法程度還差,以不足為進路故、遠離進路?

哈~

讚 · 回覆 · 1 · 8月9日 12:33

 

法界遊子 ^^

讚 · 回覆 · 8月9日 14:11

 

法界遊子 ●你的“相對論”佛法程度還差,

◎非常謝謝永和兄的認証!

◎所以永和兄的這句話遊子會保留下來,並好好的拿來警示後人。

◎是的,以後凡是和「法界論」有緣的人,一定要好好看永和兄的認証才可以,千萬不要被「法界論」給騙了。(註:這個「認証」當然還包括之前曾和遊子對論過…而如實指教過遊子的人,感恩!)

◎而且,就是要這樣,每個人 才有辦法對「自己的体悟」負責,也才不會被「法界大圓」給圓得團團轉!

◎當然,最好能和遊子無來無去啦!這樣遊子不只可以省事,然後…如果我們還真的會走在同一個圓上的話,原來那也只是一種巧合!^^

讚 · 回覆 · 8月9日 15:08

 

詹永和 這世間本是巧合?

因為自心取自心!

是故

諸法緣生

諸法緣滅

緣生緣滅

緣盡還無

讚 · 回覆 · 8月9日 15:19

 

法界遊子 遊子的「巧合」是在讚嘆「法爾如是」的不可思議!妙哉!妙哉!

至於其中的義理是不是和永和兄的「諸法緣生 諸法緣滅 緣生緣滅 緣盡還無」一樣?或者是相差十萬八千里?

嗯,這不關遊子的事,所以就先這樣囉!^^

讚 · 回覆 · 8月9日 15:26 (遊子註:雖然是同一句話,但每一個人的理解力實在是千差萬別,因而…………

 

 

 

法界遊子 永和兄還在理論啊?

也真沒想到,永和兄的思惟模式到現在還是那麼的「死」而不開竅?

都已經說過了,以「理推實相」是一種妄識,以「實相說理」那就只是「說了等於沒有說」的隨順因緣而已。

不好意思,永和兄的返觀能力實在還有待加強,雖然你一直在說「理論都是局限」,但是永和兄自己卻一直陷在自己的「理」中,也一直被自己的「理」所困而竟渾然不自知……。

作繭自縛,真的怨不了別人!^^

讚 · 回覆 · 2 · 8月9日 12:07

 

法界遊子 「相→有相→非相→非非相→實相→相」,其實這些「名言」…在在都在表明「同一件事」。

以同一件事故,從相到相,其「相」本來就是法住法位。而其「法爾如是的存在方式」從來就沒有改變過。

亦以同一事件故,從相到相,其各個名相之「理」本來就可以圓融無礙。而其「体、性、用、相」的內容也從不因「相」或「非相」而有所不同。

只是一般人卻很容易在「相、非相、非非相…」中起分別……並「以此義來否定彼義」然後自以為是……

以「自以為是」故,那麼想要看到「從相到相」的「實相義」就有困難了。

所以,「真正不同」的……(((( 相 )))))……到底是在哪裡呢?耐人尋味啊!

這個「答案」豈是在「相」的有無上?所以一直在「有」「無」上下功夫的人…那麼就算有能力把相給無(虛幻)掉了,那又能如何?

讚 · 回覆 · 2 · 8月9日 14:44

 

陳期和

收回讚 · 回覆 · 1 · 8月9日 15:58

 

詹永和 你的“形象”就是我的形象!在父母未生之前是如此;出生之後在他人、在環境條件上,生生世世的被反應出來?

這便是著相和輪迴的假設與因果關係!除此之外,遊子您試著觀察這世間有哪個事物是永恆不變與不生不滅的,那麼心在哪裡、何者為物?

讚 · 回覆 · 1 · 8月9日 14:57

 

法界遊子 ●這便是著相和輪迴的假設與因果關係!

◎當下即是!

◎這和著相或宗教性的假設無關!

◎就如永和兄和遊子的對論一樣,以「遊子說此然後永和兄說彼」故,此即是「有因有緣有果」的法爾如是。

◎此因緣果,從來就一直藉著「物境事理法」而被「心」所全然了知!

◎反過來說,若無法了知「心物境事理法」的一切「作用」…而如觀掌中珍,那麼其人就尚未全然了知!

◎簡單的說:全然了知的人,以不捨一切法故,故能說一切法而無礙。

讚 · 回覆 · 2 · 8月9日 15:21

 

詹永和 所以說:

言語道斷

心行處滅

讚 · 回覆 · 1 · 8月9日 15:23

 

法界遊子 先有辦法說再說,沒辦法說的人…其實也可以拿「言語道斷 心行處滅」來搪塞不明的法義 並唬弄眾生……。

哈哈,其實有沒有這種能力的人,一出口便知!

忙去了!^^

讚 · 回覆 · 2 · 8月9日 15:30

 

詹永和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如此才能全然地從“已知”中解脫出來…

知無知、無法知?才能究竟說一切法而圓融無礙!

讚 · 回覆 · 1 · 8月9日 15:31

 

法界遊子 「 法尚應捨」這一句話可以打死一票佛學老參啦!

讚 · 回覆 · 2 · 8月9日 15:34 · 已編輯

 

詹永和 先打死「自我」!再來評判他人不遲?

哈哈哈~

讚 · 回覆 · 1 · 8月9日 15:36

 

法界遊子 如是如是!^^

讚 · 回覆 · 1 · 8月9日 15:39

 

詹永和 只要還有絲毫的欲求和念頭,幻相就仍然存在?所有的慾求和念頭都是「自我」的產物、也就是“心理”上的時間感!

「時間感」一旦徹底止息、就“空無一物了!能“空無一物”就能無所不在?

也就是進入“無始無終”的絕對境界__法界!

讚 · 回覆 · 1 · 8月9日 15:51

 

法界遊子 「進入“無始無終”的絕對境界__法界!」之後……,就結束了?還是涅槃了?還是……整個法界都被永和兄解脫了?還是繼續法爾如是?還是眾生依然是眾生,因而還必需為眾生說法?還是……?

其實,永和兄用「空無一物」想要來否定遊子的「心物本有」……,這裡面的義理焦點…真的已經是相差了十萬八千里呀!

所以當遊子說「心物本有」的時候,永和兄竟然會跳出來說「明明空無一物」…,這不是自討無明嗎?

這就是岳飛打張飛,打迷糊仗的亂了套!而且這樣的絕對境界又怎麼會懂得什麼是「去聖回凡」的平常呢?

註:永和兄的這種「空無一物」其實又叫……「焦芽敗種」!^^

但是…什麼是「焦芽敗種」的語意?前沒多久遊子才論過,所以不再重述!^^

讚 · 回覆 · 2 · 8月9日 17:20

 

詹永和 本來面目!

正所謂:

無人相

無我相

無眾生相

無壽者相!

收回讚 · 回覆 · 2 · 8月9日 17:50 · 已編輯

 

法界遊子 註:底下的文只是遊子個人的自說自話,與永和兄無關唷!^^

一般來說,無法一法通而萬法通的人…是很容易錯解「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甚深語義……。

其實這個次第已經說明了…從個人的「我」…然後到「我之外」的同類…再到一切具有心識的「有情眾生」…再到整個無量無邊的時空「法界」。

所以………

「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到底是在「無」什麼呢?然後又到底是怎樣的「無四相」呢?

耐人尋味啊!

簡單的說,如果連「無我相」都錯解了,那麼接下去的就通通不用談了。

嗯,「無我相」和「自己」最貼切了,最容易被我們明白和確認。因而若想要澈底的了解這句話,…就一定要先從「我」來下功夫……。

然後… 以「無我相」的親身体會故,方能驚覺:若單從「無」和「相」來依文解義…那真的是很難深入「無相」的真正語義!

讚 · 回覆 · 1 · 8月10日 11:28

 

法界遊子 「相→有相→無相→非無相→實相→相」,若能瞭解這個從相到相的圓,那麼……

那麼…就能全然了知:我→有我→無我→非無我→真我→我,是怎樣的一種「心」路過程!^^

讚 · 回覆 · 1 · 8月10日 11:35

 

詹永和 如如不動!

把我漏掉比較好?

哈哈哈~

收回讚 · 回覆 · 1 · 8月10日 13:14

 

張智 南無阿彌陀佛

收回讚 · 回覆 · 1 · 8月10日 16:37

 

下接:有否定就不是實相 有肯定就不是空相(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界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