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前遊子不太喜歡講「心物相應論」,總覺得本來就是如此,沒什麼好講的。
但是現在……,能不講嗎?
因為發覺佛教界在「心物一元」的混淆下,似乎有很多人都錯解了如如法界的本來實相……
從「空過頭」、「有過頭」…,到「心能生物」、「物能生心」,甚至是「心物能相生」……,這種很明顯的謬論…想不到 竟然都有它們的一片天活躍於佛教界……,會不會太離譜了?
說真的,這樣的見解…怎麼可能看得懂佛經呢?真是奇哉!怪哉!
是的,在這種偏頗的見解下,怎能不錯解佛經呢?
雖然,「心物相應論」很簡單,就只要能先確認「心就是心 物就是物」,自然就能明見心物相應的一切理則……
這樣的法界實相,雖然很簡單而可被明見,但是,今後的遊子…能再「不好意思」的不講嗎?


  • 法界遊子 謝謝糊塗的佛學老參們給了遊子「勇氣」!
  • 以前,遊子一直認為…有智慧的佛教行者…對於「心物相應」的現象本來就是…懂的。
  • 但是,現在不得不修正一下過去的觀念!
  • 然後………
  • 讚 · 回覆 · 3 · 9月17日 9:33
    • 張晨維 老子曾言~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 遊子正言~物物全彰乃至頭頭是道.有些人是強詞.不能相應就不應~晨維以為.立功德有難度.但"立言"就更難以前者了~謹言慎行.人不怕犯錯而當怕不知錯或不改過...哈…遊子早上好
    • 讚 · 回覆 · 1 · 9月17日 9:53 · 已編輯
    • 法界遊子 功成不必在我。^^
    • 「立言」,真的一點也不難!因為法界實相本來就很如實的呈現在我們眼前,所以只要不要用邏輯去強論實相就好!^^
    • 讚 · 回覆 · 2 · 9月17日 10:00
    • 張晨維 當知立言可否為真言.所有當立之言.前先聖賢以立之.何言不難
    • 讚 · 回覆 · 9月17日 10:06
    • 回覆······
  • 法界遊子 說真的,以前還很「尊重」別人的「智慧」,因為大家所走的方向既然是「探究實相奧祕」而「想要離苦解脫」的行者,怎麼反會落入「自我觀念」的催眠之中呢?
  • 所以,以前會認為 只是其人某個法義上的誤解而已……
  • 現在再也不這麼認為了,因為………
  • 然後,遊子也解開了自己長久以來的疑惑,終於很明確的知道:為什麼大家都會錯失「心物相應」這麼簡單的道理了!
  • 把心當做物來論,把物當做心來論……,這樣的「心物混淆」怎麼能懂得「不相在」的道理呢?
  • 讚 · 回覆 · 3 · 9月17日 9:45
  • 鄭來也 不相在!蕭老大常常拿這個三個字,揚揚得意^^說他很懂^^
  • 讚 · 回覆 · 9月17日 9:50
  • 法界遊子 「心物相應論」早就把「非我,不異我,不相在」的道理…很自然的說得非常清楚!
  • 說真的,以前遊子真的看不懂這樣的佛經,但是經過「法界論」的剖析之後,現在回過頭來看,一目瞭然!^^
  • 讚 · 回覆 · 9月17日 9:57
  • 鄭來也 心識不相在再來心物了然於心。
  • 讚 · 回覆 · 9月17日 9:59
  • 陳紹寬 佛教對心有特別深入,心生萬法,非心生萬物,法是心理想出來的意識,心生各式各樣的想法,不是各式各樣的物體。
  • 讚 · 回覆 · 1 · 9月17日 10:03
  • 法界遊子 心識不相在,心物不相在,所以『平等』!
  • 因而……什麼論說「轉識成智」之後…那個第七識就變成了「平等性智」,是吧?
  • 這個平等也是在講「不相在」。也就是說當我們把那個「執念」斷掉了之後,「外境」並不是「空」,而是「平等」。
  • 以「平等」故,再回過頭來看心物一元的「不相在」,我們就可以一目瞭然!
  • 註:遊子要去搜尋一下,應該是唯識論說的吧?
  • 讚 · 回覆 · 4 · 9月17日 10:07 · 已編輯
    • 李卋明 是唯識說.......唯遊子或可深入再探究一下.....^^~......另佛教對緣起亦有好幾種緣起的說法......kiki表情符號
    • 讚 · 回覆 · 1 · 9月17日 12:01
    • 回覆······
  • 鄭來也 讚讚讚~簡單明瞭,等下有人說哪有這麼簡單,有很多密意才是**!!
  • 讚 · 回覆 · 9月17日 10:07
  • 張晨維 不相在才實自在...哈
  • 讚 · 回覆 · 9月17日 10:09
  • 法界遊子 紹寬兄早!
  • 是「萬法唯心」,沒錯!
  • 但是現在卻很多人在說「萬物唯心」,然後又說什麼「佛性是萬物的本体」……
  • 若把這種理論拿來當法界實相,那遊子真的無法認同!
  • 但如果他們把這種一廂情願的看法當做是個人的一種「信仰」,那麼遊子可以隨喜讚嘆就是!
  • 因為「信仰」也可以是某個階段的進路……。
  • 讚 · 回覆 · 9月17日 10:14
  • 陳紹寬 身心一元,非心物一元。
  • 讚 · 回覆 · 9月17日 10:20 · 已編輯
  • 法界遊子 身心一元,心物一元。法界一体,一真法界!
  • 不可思議!不可思議!讚嘆!^^
  • 讚 · 回覆 · 1 · 9月17日 10:17
  • Lay Kow Tan 南无阿弥陀佛
  • 讚 · 回覆 · 9月17日 10:19
  • 陳紹寬 遊子,弄錯了,漏字, 身心一元,非心物一元。不是每個人都說「萬物唯心」,只有不了解佛法的人才此說。
  • 讚 · 回覆 · 9月17日 10:23 · 已編輯
  • 法界遊子 紹寬兄,沒有錯啦!
  • 心物一元,於我們個体而言就是指「五蘊身」,於法界而言就是指「一真實相」。所以才有「一葉一如來」或「三世一切佛 共同一法身」的說法。
  • 但由於「心物一元」不易懂故,所以才有很多人把心當做「身」(物)來論,或把「身」(物)當做心來論,於是就糊裡糊塗的把心當做是物(身)的空義……
  • .
  • 這種糊塗的結果是……錯解了心,也錯解了身,也錯解了物,也解了空義!
  • 讚 · 回覆 · 9月17日 10:44
  • 法界遊子 ●不是每個人都說「萬物唯心」,只有不了解佛法的人才此說。
  • ◎遊子也是這樣認為。
  • ◎但是…真的有很多高僧大德都是持這種看法唷。只是他們沒有很明顯的在說「萬物唯心」而已!
  • ◎他們雖然是用「萬法唯心」的義理來論的,但是當他們說法說到最後的時候…事實上他們就是在說「萬物唯心」……
  • ◎本來遊子也是不相信的,但是,從某些高僧大德不經意的後續言詞中,遊子還是可以瞧出端倪來的……。
  • 讚 · 回覆 · 9月17日 10:52
  • 陳紹寬 沒有身,人就不痛苦,所以修心是為解決現在、未來的痛苦! 若物代表五蘊身沒錯,若心生萬物,萬物都由心生,山川大地都是心生的那才不可思議!
  • 讚 · 回覆 · 9月17日 10:57
    • 法界遊子 「心能生物」一直發揚於一個現在很強勢的佛教團体裡面,他們都說別人的佛法是外道唷……。哈哈!
    • 遊子說…「法界論」必然會是他們的剋星!^^
    • 讚 · 回覆 · 9月17日 11:04
  • 法界遊子 剛剛搜尋了一下網路,看到了「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
  • 太棒了,經論就是經論!能說出這樣的話來,讚嘆!
  • 但是看到一些網路解釋……,說真的遊子不滿意!
  • 因為解釋得太高深了。
  • 且等以後有空的時候,遊子再用「法界論」的角度來解……。^^
  • 讚 · 回覆 · 1 · 9月17日 10:59
  • 陳紹寬 若心代表純阿賴耶譏基本能量,形成山川大地,也形成人,也許是。但山川大地不可能是人心想出來的。
  • 讚 · 回覆 · 9月17日 11:04
  • 何國 莫急,末學正在黎清,寫心物一元的佛性,所以為何說(佛性是萬物的本體),再等等
  • 讚 · 回覆 · 1 · 9月17日 11:11
    • 法界遊子 期待,非常期待!
    • 其實何國兄現在只有一個方法可以圓說這種法義,而遊子真的非常想看何國兄能不能把這「唯一」的說法…給論出來!感恩!^^
    • 讚 · 回覆 · 9月17日 11:17
  • 法界遊子 ●若心代表純阿賴耶譏基本能量,形成山川大地,也形成人,也許是。
  • ◎紹寬兄,「心能生物」就是用你這個角度來說的。
  • ◎但這種看法,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是有問題的。^^
  • 讚 · 回覆 · 1 · 9月17日 11:12
  • Kiat Wah 遊子兄,别动气,早安!
  • 心就是心,物就是物。
  • 顿悟先天無師通
  • 遊子證悟法界通
  • 心通经通萬法通
  • 奇人遊子也得空
  • 讚 · 回覆 · 9月17日 11:22
  • 法界遊子 .
  • 氣乃本有恆常在
  • 自然生氣無滯礙
  • 氣若不動成死寂
  • 空然無息非本來
  • 讚 · 回覆 · 2 · 9月17日 11:44
  • Kiat Wah 嗔动气动真伤心
  • 不如气和不伤心
  • 收回讚 · 回覆 · 2 · 9月17日 11:52
  • 法界遊子 會認為「心能生物」的人,到目前為止,遊子所知的大概有三種情況:
  • 1、就是「心」有「念力」,而「念力」就是一種「能量」,也由於「能量」就是一切物質的本源,於是「心」就可以藉著「能量」的的轉移而製造出物質來了。會持這種看法的人,就是把「心的能量」錯解為就是「物的能量」,以「心」「物」傻傻分不清故,於是從「心→能量→物」的進路中,就很自然的會以為「心能生物」了。其實,如果我們分不清楚「心是心 物是物」,那麼就必然會分不清楚「心有心的能量 物有物的能量」,然後就心物混淆了……。註:同樣的道理,也有人會在這個「心物」能量分不清的情況下,會反過來的以為「物能生心」…不過這是另一個話題,略過!
  • 2、是由「如來藏」經由「內六識」的轉換而把「物」創造出來。這個理論是比較哲學,也就是說是 為了解釋而解釋,於是所謂的「物」就硬生生的被「如來藏」所創造(虛幻)出來了。會有這種看法的人 就是以為「心」才是「唯一實相」,然後「沒有心就沒有一切(萬有)」,「如果有心的話,那麼一切(萬有)就都只是心所創造出來的),於是他們會拚命的用邏輯方式…強說「物」是怎麼在「內六識」的地方被如來藏所生出來。這種理論通常會錯解「萬法唯心」,也會錯解「諸法皆空」的法義,因為他們會把「萬有」當做是「萬法」,於是會把如如的「物」當做是…心所生「法」…來錯認。
  • 3、是依著「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的義理,然後不解其義的就糊裡糊塗的認為「心」(識)才是「實相」,其它的都是虛幻,既然一切都是虛幻,那麼「物」當然就是由「心」(識)所生出來的。會有這種看法的人,通常都是以聖言量為準卻不解其義的人所「糊塗」信的。至於要他說出個所以然來,他就只能推說是佛經說的,甚至會用信仰的方式獨尊「佛經講的一定沒有錯」,然後…加強自己的「認為」!
  • 註:其實另外還有一種「緣起性空」的論者,他們唯「空空」是論,於是就「無外境」的把「物」給論空,其實這也是另一種「心能生“物”」的錯見。不過,這也可以算是「空空之論」的另一個話題,略過!
  • 讚 · 回覆 · 1 · 9月17日 14:23 · 已編輯
    • 法界遊子 又寫錯了,真是的,抱歉啊,不是故意的!
    • 此文中的第2點裡面 所寫的「內六識」…要更正為「內六塵」才對。
    • 不好意思了,因為「內六塵」不是遊子個人的思想体係,因而沒有親切感,以致於記不起來,老是寫錯……。
    • 讚 · 回覆 · 9月17日 21:46
  • 吳耀宗 要弄清楚【法界唯心】,
  • 不是世界唯心,
  • 雖世界即法界,但法界非世界,
  • 一實相界是指法界。
  • 法界唯心所生,
  • 世界是四大假合,
  • 宇宙世界與法界相比,
  • 楞嚴經講的,
  • 世界的虛空,
  • 虛空生汝心中,猶如片雲點太虛,何況世界尚在虛空裡。
  • 讚 · 回覆 · 3 · 9月17日 14:26 · 已編輯
  • 吳耀宗 十法界眾生,唯是一心,別無餘物,
  • 以唯是一心故,所見諸世間,唯自心緣影像,即是所謂的【見緣】,見及見緣,皆是汝如來藏所顯現,故曰:【心、物一元】,無能無所故。
  • 讚 · 回覆 · 2 · 9月17日 14:31
  • 吳耀宗 十二緣起是心之緣起,非物質的緣起。
  • 若見緣起法即見法即見性。
  • 楞嚴經:【佛告文殊,及諸大眾。十方如來。
  • 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并所想相。
  • 如虛空華,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
  • 云何於中有是非是。】
  • 導讀:
  • 見與見緣,并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
  • 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
  • 此中[見]是指本性在眼根產生[能見的性],
  • [見緣]即是指[能見的性]反映[外境的緣影],
  • [能見的性]與[外境的緣影]都是本心體的作用。
  • 故曰: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
  • [能見的性]與[外境的緣影]及分別緣影所想之相,如虛空華,
  • 本無所有。我們每覺受到一件物體時,
  • 會有見、緣、外境三樣東西(為解說故分三樣)。
  • 但以一切眾生[唯是一心]故,僅能站在唯識或唯心的立場來看外境,
  • 實在只有[見與緣]而已,沒有辦法真正的接觸到[外境],
  • 因為[四大之身]也屬外境,而心並無實體,如虛空,
  • 所以沒有辦法真正的接觸到[外境],
  • 心就像一個無邊無框(無形無相)的隱形鏡子,
  • 只能映外境的影像而已,不能真正容納實體物質,
  • 所以只有[能見的性]及[外境的緣影]而已。
  • 而此心境就是法界,所謂法界者眾生心也,心本空,
  • 而映入[外境的緣影]也是無實質的,因此說[萬法空相]。
  • 但亦不能否定有[外境],所謂:若言無外境,云何成唯識?
  • 再說,一切世間法皆有[能所],
  • [見與見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唯是一心體,
  • 是絕待的,是無能所的。見即是心,緣即是法,
  • 所謂[見法即見心]或[法即心]故,
  • 心即是法,法即是心,唯一心體,實無能所。
  • 心與物兩者方成緣起,唯獨一心,則成絕待即無緣起可說,
  • 以心不能觸物,依靠四大、六根方能與物而有緣起,
  • 是故緣起性空,非無物而能緣起。
  • 緣起是指心的緣起,非物質的緣起。
  • 換句話說,是同境不同見,
  • 譬如:
  • 世尊於菩提樹下成佛時,外境並沒有改變,但是[佛所見]不同了,
  • 眾生見是娑婆,佛見則為淨土,
  • 一個觀念的改變,宛如再世重生。
  • 這是悟道者,所覺受到的。
  • 讚 · 回覆 · 2 · 9月17日 14:34
    • 法界遊子 ●實在只有[見與緣]而已,沒有辦法真正的接觸到[外境],
    • ◎耀宗兄此說遊子認同。
    • ◎但耀宗兄似乎無法用你的看法…來看遊子所論的「外境」?
    • 讚 · 回覆 · 9月17日 14:55
    • 吳耀宗 外境只是心中緣影像,
    • 身體也是外境所屬,
    • 不管成住壞空,生老病死,
    • 脫落身心後,唯是一心,
    • 照見五蘊皆空,唯緣影像故,
    • 則心不礙境、境不礙心,
    • 性相本自如如。
    • 讚 · 回覆 · 9月17日 15:01
    • 法界遊子 哈哈哈~~~~,外境是外境,心中緣影像是心中緣影像,耀宗兄不會搞不清楚吧?
    • 讚 · 回覆 · 9月17日 15:03
    • 法界遊子 耀宗兄不是說…沒有「外境」就沒有「心中緣影」嗎?
    • 現在怎麼變成:外境只是心中的緣影像了?
    • 然後,以遊子的解讀,你的這句話不就變成了…有心中緣影像才有所謂的外境,也就是說:外境根本是不存在的。
    • 然後…你卻又說…沒有「外境」就沒有「心中緣影」……
    • .
    • 這樣不就錯亂了很多義理嗎?
    • 讚 · 回覆 · 9月17日 15:12 · 已編輯
    • 吳耀宗 雖現有身體,
    • 只要知身體非我有,而不執著,
    • 即名脫落身心,
    • 此時有能脫落與所脫落的身心,
    • 有能有所。
    • 當此正見成熟後,
    • 立即發現我實無身心可脫落,
    • 即成就無能、無所、
    • 無相、無為之本然狀態。
    • 修學佛法不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那一套 ,
    • 而是要篤定確立正知見,方能有所成就,
    • 否則,雖精勤修學,到最後仍是枉然一生。
    • 讚 · 回覆 · 9月17日 15:19
    • 法界遊子 ●修學佛法不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那一套,而是要篤定確立正知見,方能有所成就,否則,雖精勤修學,到最後仍是枉然一生。
    • ◎很好,遊子完全認同!
    • ◎大家就先以「身心脫落」為目標吧!
    • ◎然後,以身心脫落故,「外境」與能所…其實一點關係也沒有。
    • 亦以法住法位故,「外境」早就以涅槃的方式,等著我們以無能無所的「一体」而共同進入「一真法界」啊!
    • 讚 · 回覆 · 9月17日 15:31
    • 吳耀宗 法界遊子師兄,你沒看清楚
    • 之所以佛經說,非空非有的道理,
    • 若說外境實有,則墮身心世界,
    • 以身體之覺受而說【有】。
    • 若說外境無,則墮空見,
    • 不知若無外境,何有覺受影像?
    • 若【有無】皆不住,
    • 以知如來義故,
    • 此人通達諸法空相,
    • 不墮有無之過患。
    • 讚 · 回覆 · 9月17日 15:31
    • 吳耀宗 其實這些觀點,入愣伽經,說得很清楚。若說無外境,云何唯識?
    • 讚 · 回覆 · 9月17日 15:3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界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