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蘊」可以空,沒有錯。

但我們不能因「五蘊」中的「色蘊」含有「色」(物質),然後就把一切「色類」通通包括進來的以為……一切皆可以被空掉。

然後…還用這個「個點」的「自內証」…誇大其詞的說:一切皆空。

遊子當然知道,當一個人在頓悟高潮的時候,是有「一切皆空」的感受,沒有錯。一時的「空然覺受」,是會覺得「一切皆空」。但我們不能用這個「乍然」的個人感受…錯以為整個「法界」就這樣「空」了……。

遊子也知道,很多禪宗人士也常常用這種勝妙感受來描述「絕諸戲論 心行處滅」。然後…不懂的人…就依著這個妙境開始玩起文字遊戲來了。

當然,也有人會認為「唯心才是實相」,於是在「一切皆空」的体悟之下………就說…「物」就是由心所生出來的。所以「物」是必然的「空」,就如「五蘊」那麼虛幻不實一樣……

.

我們很容易把…被「自心如來」所相應而來的…「因緣和合的色蘊」…當做就是整個物質界的色法。然後用「五蘊」確實可以空的「海味一滴」來錯以為「物質界」的緣起緣滅也是如「五蘊」般的…可以空!

是的,「五蘊」,真的可以如「夢幻泡影」那樣的可以空。

但是,我們也一定要知道…其實真正能「空」的…是………………

遊子的意思是說,真正能「空」的…其實是那個「因緣和合」。也就是說:因為「因緣」的條件消失了…所以才「空」(也就是緣滅)。所以嚴格說起來:「空」其指的就是「緣滅」,也就是指「心物不相應」時的那種「不相應」狀態,而不是說「一無所有」。

因而,「五蘊」真的是可以空,但這個「空」的「自內証」並不能証明…其它人的「一切因緣和合」也如「五蘊」的空了而不會再緣起……。因為「現象界」的現象還是一直緣滅復緣起故。「現象界」絕不會因某人的「自內証」而有絲毫改變。(註:此時的「自內証」只能用「空然覺受」來「同理」了知「空的道理)(空義),如此而已。最後…還是再百尺竿頭的親証法界是怎樣的「一真」才可以。)(PS.若只從「緣起緣滅」的角度來看,「緣起緣滅」的「空義」就只在說明一件事,那就是:沒有永恆不變的因緣和合。只要是因緣和合的…都必然會因緣起而緣滅。)

.

雖然從某個角度來看,這個「被相應而來的五蘊」也可以說是被「自心如來藏」所「創造」的。

以被創造故,夢幻泡影。

也以真的可以「夢幻泡影」故,所以「被創造」的這種說法,是可以被理解的。

但,如果我們知道…「色蘊」其實就只是包含著一部份的「色法」而已,那麼所謂的「色蘊空」其實就只是「自心如來藏安住於本位」而不再有「色蘊」聚集的意思。這樣我們就可以知道…「整個物質世界」並不是如「五蘊皆空」那樣的都被「夢幻泡影」掉了…………

這樣…反而是証明了:原來這個「空然覺受」就是…藉著脫離「五蘊」的束縛而更明見…「心就是心」「物就是物」的那種「無來無去」……

於是,我們就可以更確定「五蘊皆空」的覺受,真的就是一種「自內証」。

而且我們也將可以進一步的知道…除了「色蘊」是怎樣的被空之外,也將更明見「受蘊、想蘊、行蘊」是怎樣的「空」,因為「物質身」的「受蘊、想蘊、行蘊」…其實就是用「物質身的方式」來「受、想、行」的啊!

簡單的說:「業識」若沒有與「物質界的物質(名色)」相應而成「物質身」,那麼我們根本就沒有「色蘊」、「受蘊」、「想蘊」、「行蘊」可以發生。我們也無法藉用「五蘊身」的如實相應…來反觀自己的「業識」。(註:沒有「物質界」,「業識」就無法起現行。)

也就是說:「心識」是藉用了「物質界」…展現了「業識」到底是具有怎樣的內容。換句話說:「心識」其實就是藉著「物質有」的變化…來讓我們『自己』明見「法界實相」的一切機理………,然後我們才有辦法確確實實藉著物質界的緣起緣滅來「實」証「心就是心 物就是物」,而不是「夢幻泡影」的走了一趟「夢幻泡影的路」……。

是的,「物質界」是那麼如實(忠誠)的反應出「心」是怎樣「法爾如是的真理」,怎麼我們反而「兔死狗烹」的把「物質界」看成…有如「五蘊皆空」的那種「夢幻泡影」呢?甚至有人還把「物質界」看成是「心」所生出來……?

只要懂得什麼是「自內証」,只要不錯解「空義」……

那麼……我們將更知道:「五蘊皆空」到底是「空」了什麼………… 

是的,「夢幻泡影」的當下,其實就可明見「一切是怎麼有」的「實相」了,怎麼會在「夢幻泡影」之後,沒有能力看到真相,卻又很「頑空」的趕快說這是「真空妙有」?不可否認的,這種「真空妙有」的說法,將無可避免的會變成「玄之又玄而處處可以詭辯」的理論!

是的,「心物本有而心物相應」的「實相」就現量的在眼前。根本不用詭辯!

因而,若把「真空妙有」變成「玄之又玄的高深理論」,那這種理論將不會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進路!而是會變成「虛無飄渺 甚深又難解」的另一種法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界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