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物相應」有三種不同層面的語義內容。
首先,先從和我們非常切「身」的這個角度來看:
「五蘊身」其實就是「心物相應」的一種狀態,只是,當我們的「神識」(心)經過「投胎」(名色)的過程之後,「心」「物」就互相糾結(編織)而融合無間的…成為「一元」了。
以「識色相緣 如二束蘆 輾轉相依」故,在「五蘊身」上…如果搞不清楚什麼是「心」、什麼是「物」?那就很容易「心物」相混的錯以為「心就是物」。
難道只有等我們「塵歸塵 土歸土」之後,才會知道「神識不滅」嗎?
當然不是這樣,因為………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法界遊子 「五蘊身」就是「法界一体」的海味一滴。

只要我們能了解這個「五蘊身」原來是怎樣「心物相應」的不可思議,我們就可以從「海味一滴」的「點」…邁向「毗盧性海」的「圓」……。

讚 · 回覆 · 2 · 3月28日 11:00 · 已編輯

 

法界遊子 無論「心物」再怎麼「相應」而互相影響,就是不會改變「心」「物」本來就已存在的「体、性」!

也就是說:「心」「物」的「用、相」雖可因『緣』而改變,但:「心」永遠以「心的体性狀態」存在,「物」永遠以「物的体性狀態」存在……。

也就是說:「心」「物」雖可相融的成為「一体」而互相影響彼此的「用」與「相」,但就「心物」本身而言…卻還是「心就是心 物就是物」的不相妨礙!

而這種「法界一体」的「不一不異」也正是「如來法身」…(三世一切佛 共同一法身)…的奧祕所在!

讚 · 回覆 · 2 · 3月28日 11:21

 

法界遊子 簡單的說:只要「心物相應」,那麼在「用」「相」可能就有了比「心、物」本身還複雜的變化,於是………

「心物」相應之後,實在也有「心物相應」所形成的「相体」、「相性」、「相用」、「相相」。

讚 · 回覆 · 2 · 3月28日 13:20

 

法界遊子 一般我們所論的「現象界」或所謂的「諸行無常」,通常就是指這種「心物相應」之後的「相体」、「相性」、「相用」、「相相」。

所以,在心物「相應」之後,其實也有「心物相應」之後的「体、性、用、相」。

而這個「現象界」的「体性用相」…其實正是以前人們用「体相用」所論的那種內容。

…………

以「現象界」本來就是「緣起緣滅」故,於是,他們的「相体」不得不因「空性」而「空」,因而 到最後最後的總結論,他們也只能用「空」來當做…就是「現象界」的最根本的「本体」了……。

讚 · 回覆 · 2 · 3月28日 14:24 · 已編輯

 

法界遊子 唯,以「空」亦有其勝境故,若一個人的慧根不夠、或返觀洞見的能力不足、或不懂得「法界大圓」……,其人就很有可能會因勝境的自戀 而落入另一個誤區之中。

因為他們會用這種「以空為体」的見解…搭上「空」的幻境…然後「暗渡陳倉」的跳到「真空妙有」、「非心非物」或「非法非非法」裡面去……

唯以「暗渡陳倉」而實証不足故,「唯覺」的聖境…就會變成了「虛無飄渺的空幻」……。

然後…他們把這種「自戀而空幻式」的「暗渡陳倉」…或「拷貝自聖言量」的「真空妙有」、「非心非物」、「非法非非法」……錯以為就是「法界實相」!

………

讚 · 回覆 · 2 · 3月28日 21:24 · 已編輯

 

法界遊子 「法界論」絕不這麼論,因為當我們的「五蘊身」果然可以…「塵歸塵 土歸土」與「神識不滅」之後……,我們才有更進一步的能力…來看到「心」和「物」的「体性用相」!

然後也才有辦法了知,「物」的「体性用相」是怎樣的法住法位,也才能了知…「心」的「体性用相」…原來就是怎樣的「唯識無境」………

唯識無境?啊?好像是說過頭了?因為這個「心物相應」的「內境」與「外境」的問題…已經是屬於「心物相應的第二個層次的內容了……。

且待明天再說……。(註:今天只談「五蘊身」。)

讚 · 回覆 · 2 · 3月28日 14:17

 

法界遊子 如何從「五蘊身」中…看到「心就是心 物就是物」的破除「我執」(身執),那還得看我們自己的真功夫囉!

然後,我們也才有辦法確實的知道,原來「物質身」相對於「心」(業識)而言…果然就是怎樣的『虛幻』! 否則,在病痛的時候,我們也只能用「夢幻」來催眠自己…說那只是一種妄識錯覺的假相罷了………

讚 · 回覆 · 2 · 3月28日 14:39

 

法界遊子 痛,就是最如實的存在………

所以,在「痛」的時候,我們是騙(催眠)不了自己的。

「痛」…就是「頑空」者的神丹妙葯!讚嘆!

讚 · 回覆 · 2 · 3月28日 14:52

 

法界遊子 難怪古代的禪師們 一遇到頑空者 就直接一巴掌的 呼下去了!^^

讚 · 回覆 · 2 · 3月28日 14:55

 

法界遊子 「五蘊身」真是妙哉!這豈是「空」字「虛幻」得了的?

人身難得啊!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讚 · 回覆 · 2 · 3月28日 15:04

 

法界遊子 此「身」若真的是「空幻的假相」,那麼「人身難得」的這個「難得」…就顯得非常尷尬了!

因而,所謂的「虛幻」其實就是指「心」的一種「覺受」,而不是指「物質身」的那種虛幻。

是啊!「物」從來就以「物的形態」存在著,從來就不是「虛幻」……,反倒是因為「人的錯覺」而「被虛幻」了,真是冤哉枉也!

其實,會有「五蘊身」,那也只是「物性」很如實的相應於「業識」的一種現象而已。

所以,「物質身」還是會以「物性」的方式…法爾如是的「成住壞空」,唯以「識色相緣」故,我們的「物質身」只好也跟著「物性」「生老病死」了………

以「成住壞空」故,以「生老病死」故,於是「心」在…在物質界的流轉…就有了「如夢幻泡影」的這種「心相」的覺受……

讚 · 回覆 · 2 · 3月28日 16:27

 

法界遊子 「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這句話的「相」就是指「心相」(心有所執的那個心相)。

因而若有人因「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這句話而拚命的想把「物」空掉,那…不三世佛冤 也難啊!

讚 · 回覆 · 2 · 3月28日 16:56 · 已編輯

 

法界遊子 尤其是…當遊子自個兒在說「心就是心 物就是物」的時候,竟然有人會忍不住的用「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來批駁遊子,還說那是經典說的………。

謝謝指教囉…………

其實,來人若真懂得這句話的真實義的話,那麼在他還未開口之時,他就應該已經看到了…「自己念頭所執處」的那個「心相」…就是虛妄的。

然而………

當他說出口的時候,那就已經來不及了,因為他已經很如實的把他的「虛妄」完全呈現在遊子的面前……

於是遊子可以知道………(略)

讚 · 回覆 · 2 · 3月28日 21:03

 

法界遊子 行家一出口便知有沒有,這和「佛說」或「經典」一點關係也沒有。

因而,我們可以知道:再怎麼狐假虎威的「引經據典」…實在也不能証明「自己就是對」的,有時候,反而只能証明………(略)

讚 · 回覆 · 2 · 3月28日 21:06

 

陳凱祥 祝福💚💟平安健康💜💝,......查看更多

收回讚 · 回覆 · 1 · 3月28日 10:33

許宏昌

圖像裡可能有1 人

收回讚 · 回覆 · 3 · 3月28日 10:44

許宏昌 世世常行菩薩道

收回讚 · 回覆 · 3 · 3月28日 10:44

蘇道白 早安!神清氣爽⋯⋯祝福你!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收回讚 · 回覆 · 2 · 3月28日 10:54

Kiat Wah 无明雜念入凡心,无明起惑心造業

妄心动念触六根,六根六尘互交往

五藴業識互来动,贪嗔慢疑作客

自性佛心睡未醒,因果業障從此绵

收回讚 · 回覆 · 1 · 3月28日 11:28

李妙潔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溫馨好友祝福您輕安自在!平安!ㄧ切安!感恩合十!

收回讚 · 回覆 · 1 · 3月28日 14:18

………(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界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