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性用相」就是在談「本有的心物」具有怎樣的內容。
簡單的說:之所以會有「相」,那就是…依「体」之「性」…而有了「性」之「用」…再依作「用」的結果…成就了所謂的「相」。
因而:「体」,恆有。「性」常具。「用」,依緣而起。「相」,緣起緣滅而無常。
對「物」而言,「物」從來就是如此「法爾如是」的運作著,從來就沒有「煩惱」,故說:本自涅槃!
然而,對「心」而言,由於「性用」的關係,我們有了不同的心識感受……。
唯以「妄識煩惱」不斷故,生生死死,假名之為「輪迴」;唯以「去除煩惱」而解脫故,我們則稱這種「如是狀態」為…「涅槃」。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法界遊子 以「物」本自涅槃故,以「心体」恆有故,以「心相」唯依「心」之「性用」而變化故………

我們可知:修行的下手處,真的不在「自心之外」的「物」或「任何外境的變化」上,當然也不在自心的「心相」上……

就在:「自心」的「性用」上面!

其實,「性用」也只是「法爾如是」而已,因而說得更精確一點,那就是:真正的解脫處,其實也不在「性」上,也不在「用」上,就只在「性」「用」之間的那個『妄識』上!

讚 · 回覆 · 2 · 3月26日 10:15 · 已編輯

 

 

 

鄭來也 這個我懂!就是專挑吳宗耀老師的毛病

收回讚 · 回覆 · 1 · 3月26日 10:28

 

 

法界遊子 ^^

讚 · 回覆 · 3月26日 10:33

 

 

法界遊子 所謂的「妄識」就是指…在「性」「用」之間所「多」出來的「執」見…。

所以,我們所要「空」的妄識…就是那些『多』出來的『執』見。

(註:若「空」錯了地方,那就會變成「越空反而越落入妄識之中」而難以自拔。)

因而,只要我們有辦法把「無中生有」的那個「妄識」完全空掉,就能回復「性」「用」的本然狀態,這樣「起用」與「現相」就不會被「妄識」所扭曲……

………(略)

讚 · 回覆 · 1 · 3月26日 10:38

 

 

法界遊子 把「妄識」空掉,就能「性用」一如,於是如實見「体性用相」。

這就是「直觀」。

又以「性、用」「体、相」之對立狀態消失故,此又名「能所雙泯」……

讚 · 回覆 · 1 · 3月26日 10:41

 

 

鄭來也 所以能所雙泯,心物更能如實呈現。

收回讚 · 回覆 · 1 · 3月26日 10:43

 

 

法界遊子 用「法界論」的角度真的能完全看懂經論的真實義!^^

所以,也希望能看懂佛經的一切大德們…也都能看懂「法界論」。如是期盼!^^

讚 · 回覆 · 1 · 3月26日 10:47

 

 

鄭來也 應成派的最終角度應也如此,只是錯解空過頭的人,就不知這種畢竟空的奧妙

讚 · 回覆 · 3月26日 10:50

 

 

法界遊子 是的,有辦法圓融任何一法的人(能看懂一般人的錯解,並有能力幫其提昇見解。),才是真正看懂「法界論」的人!^^

也可以用另一個角度來說:一個無法圓「法界論」而拚命嘲諷「法界論」的人,正好很如實的…完全呈現出他個人的金剛死角來……。

讚 · 回覆 · 3月26日 11:01 · 已編輯

 

 

鄭來也 我自己猜的啦??因為有時,看別人解釋,應成派的理論??感覺我看不懂,我可能會認為作者搞錯應成派的意思??而不是應成派有問題???

收回讚 · 回覆 · 1 · 3月26日 10:56

 

 

鄭來也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讚 · 回覆 · 3月26日 11:03

 

 

法界遊子 是啊!在遊子還不懂「法界論」時,其實也看不懂別人那些高妙的「佛法」,雖然他們都那麼的厲害,但只要有說就有漏,所以那時的笨遊子實在無法圓通他們前後的語義。直到遊子懂了「法界大圓」之後,才知道…原來他們是用什麼角度在說什麼法……

哈哈,以前的笨遊子…曾經被很多很多的「聖言量」唬弄得非常辛苦啊!

唯,以「同樣都是辛苦」故,只好自己在暗中摸索囉,或許這樣會比較有心得吧?也沒想到…「暗」竟然就是「明」……^^

 

讚 · 回覆 · 2 · 3月26日 11:20

 

 

法界遊子 以「暗就是明」故,遊子對「無明」的体會就有別於一直想要把「無明」空掉或無掉的那些人……

「無明」從來就是「覺」呀!豈是一般佛學老參們所說的「一念不覺」那麼簡單哉?

因而,已解脫的菩薩行者,以「無為法」故,他們早就不在「性用」之間下功夫,而是:就在「性」(無明實性即佛性)的地方…用「無為法」來洞見法爾如是的「能」性…原來是怎樣的「無明」………。

讚 · 回覆 · 2 · 3月26日 13:06

 

法界遊子 感動!

讚 · 回覆 · 1 · 3月26日 13:07

 

法界遊子 綜合上面所論,可知:

只從「相」下功夫而錯以為… 一切相就是「虛幻」…的這種「空相」,其實就是一種「妄識」。

從「用相」之間下功夫的人,其識智辯聰就會越明俐,甚至會成為一種創作家。

從「用」下功夫的人(尤其是專心一致),就會得到很厲害的「法」…術,包括各種五蘊「神通」。

從「性用」之間下功夫的人,就有機會「空掉妄識」而得到解脫。

有能力「見性」進而從「性」本處下手的人,就可以悠游於「無為法」中…享受到「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滋味。

…(然後才有能力「無緣大慈 同体大悲」)…

然後…也才有能力洞見「体性」之間的「無明」,於是「行深般若波羅密多」的「破一分無明 証一分佛智」………。

讚 · 回覆 · 3 · 3月26日 13:51

 

Xavier Liao 佛性在作用,讚!

收回讚 · 回覆 · 1 · 3月26日 14:17

 

張玲琴 謝謝你早安祝福你幸福快樂,身體健康。

收回讚 · 回覆 · 1 · 3月26日 10:01

………(略)

 

楊仁斌 天下文字皆由線條構成,獨有中國國文字書寫出線條之美,讚啦

收回讚 · 回覆 · 2 · 3月26日 20:52

 

法界遊子 謝謝仁斌兄。

具有數千年文化底蘊的中國書法,其藝術境界真是浩瀚無邊的令人驚嘆…。

唯遊子真的還不懂書法,也沒有資質可以深入其中,因而只能鑽研一個「佛」字…不自量力的…來寫天下眾生……。

所以,目前還在學習中國文字的線條之美……,如果有一天 能成為只會寫一個佛字的「書法家」,我想這樣 此生也就無憾了!^^

讚 · 回覆 · 2 · 3月26日 21:26

 

………(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界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