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法界論」的罩門是全開的,因而要找到「法界論」的「誤點」,真的一點也不難!
也可以這麼說:任何一個人只要有「我見」,那麼 他自然就有能力找到「法界論」的金剛死角!^^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法界遊子 發文到 遠 惑 趣 道

●王浚男: 法界論立論與真實義相差很多,而且其中誤點,最少上百處,那是遊子的問題了,如果他是抄自蕭老師,那是只有20分的學生妄論而已,不足以盗論,應據論破他才是!
讚 · 回覆 · 3小時
◎浚男兄,別忘了你說過的「法界論」的「…誤點,最少上百處…」唷!
◎遊子希望以後…浚男兄能有機會針對這「上百處」…來「據論破他」,感恩!
◎然後,或許也可以順便釐清一下…遊子可能「抄自蕭老師」的「妄論」…到底是哪樣的20分?
◎當然,也希望正覺同修會的人士們…能不吝指教,而那將是遊子的榮幸!^^

法界遊子 因為怕被那邊的管理員刪除,因而遊子要小人一點的一直《轉貼》:
法界遊子: 以期望能如理辯証故,若能對「法界論」提出有建設性的看法,來加以批評指教,那遊子會非常歡迎的。
所以,只要不是無理取鬧,只要不是打高空式的無意義之言,那麼遊子是非常歡迎,並以禮相待!
遊子的「法界論壇」,將恭候各位大駕光臨,感恩!

法界遊子: 註:這個論壇不會胡亂的加人入社團,因而有意願的人,請自行加入唷!謝謝!

王浚男: 遊子,當然既已出書,白紙黑字,必有破你之人,至於那20分請看清楚,我說如果,如果是我當然会指出,但遊子已否認,那就算了!
1大心 · 回覆 · 18分鐘

法界遊子: 讚!謝謝浚男兄的理解!
然後,也希望浚男兄能慧眼看出蕭老師的「心能生萬有」和法界論裡面所論的「心能生萬法」,這兩者的差別,到底在哪裡?
祝福浚男兄!
Cheng Xian Ma 何謂 萬物本有? 若有 即為實
Cheng Xian Ma 肇論 可以 去 參考一下
法界遊子 哈哈哈~~,馬兄早,肇論遊子還有沒看過,且等以後有機會再看囉!或者請馬兄找一段重點貼出來,這樣會快一點!^^
以遊子的功力應該有辦法看出「肇論」一樣是不離「心物本有」而論才是。所以……
所以,馬兄如果有空的話,「法界論」也可以參考一下。^^
Cheng Xian Ma 當體即空
Cheng Xian Ma 物不遷論
法界遊子 若用「當體即空」來否定「心物本有」,那很有可能是馬兄錯解了「當體即空」的「體」,同時也錯解了「空」義……
在「法界論」中,有特別提到這「當體即空」的真實義,好像才一頁的文字而已,但應該已經說得很清楚才是。
另外,遊子不懂「物不遷論」,但就從其字義來看,應該就是「心物本有」的意思。

Cheng Xian Ma 本有 是 過去 
過去 事物 非 現在 事物
法界遊子 「本有」怎麼會只是「過去事物」呢?
否則,「一直遷流」的「現象」(物),又怎麼可能「物不遷」呢?
如果馬兄能看懂「物不遷論」的話,那麼請用更廣義的角度來看「本有」,不要陷在只用「實體不變」的那個「有」來解讀……
至少要用「本來就存在的現象或本體」來看這個「本有」,才比較不會失真……。
Cheng Xian Ma 萬物 當體即空 緣起性空無自性
物有其名 非實物可得(非本有)大智度論 諸法 非實有無 何來本有
Cheng Xian Ma 昨天的事物 非 今天 事物
是妄念 執為 同一事物
Cheng Xian Ma 事物 雖存在 但 并非實有
Cheng Xian Ma 事物為 現象 非實有
Cheng Xian Ma 維摩經云 色法本空
法界遊子 ●維摩經云 色法本空
◎經…不是這樣看的啦!
法界遊子 ●事物為 現象 非實有
◎然也!所以我們是不能說「實有」。|
◎既然現象是因緣和合的不是「實有」,那我們就要如實知道「實有」的真正本義是什麼才可以!
◎如果我們能知道「實有」就是在指那個「有一個永不變易的實體有」,那麼我們就不能因為反對「實有」,然後就一味的反對「如如有」(因緣和合有)!
◎如果我們因「實有」而就莫名其妙的跟著反對「如如有的現象」,那我們將會錯解「空義」而看不到那個「如如的存在」!
◎所以,馬兄,你要先清楚的知道什麼是「實有」的這個語義才可以,否則很容易從「反對實有」而落入另一個「非實有」的誤區裡面去……

法界遊子 事實上,以整個佛教的氛圍,以某種不忍明說的原因故,是有很多人都把這種本來就可明見的「如如有」錯當成「實有」來破,然後還破得很努力唷!於是竟這樣的落入「頑空」之中而不自知……
冤哉!枉也!
這也就是遊子為什麼不得不寫「法界論」的原因之一……。

Cheng Xian Ma 無一法 可得 何來 實有
法 者 搉毀 煩惱
法者 非實有 亦 非實無
法界遊子 哦………
那遊子暫時只能說這麼多了,以後有緣再說!^^
(遊子註:「無一法可得」,這句話已經是在說「心」的問題,而不是在說「外境」。因而「實有」的語意 事實上已經轉化為「執念」的意思。所以這裡的「實有」已經不是在講「外境」的那個「存在」,但是一般佛學老參們在這個「點」上,混淆得很嚴重、很嚴重!馬兄只是其中的一個小例子而已……)
法界遊子 註:底下的喃喃自語,只是遊子個人的一種備忘存檔而已,為的是讓今天所說的「法」,稍微有一點結尾……
◎其實,若要論「法」,我們就必須要先了解什麼是「法」才可以。
◎是的,我們一定要先了解「心物相應就是法」,然後才有辦法論「無一法可得」是怎樣的「法空」(即「心」不與外境相應)。然後,也才能洞見「非實有」的「法空」是怎樣的真實義,然後也才有能力更進一步的了知什麼是「法爾如是的實相」。
◎否則,說真的,要了解「法界實相」將會有相當程度的困難,因為以「無一法可得」故…,然後一切「實相的法」已經被乞丐趕廟公的…完全被否定掉了。
◎簡單的說,如果我們不懂「法」的生成原理,那麼一下子就想用「一切法空」來了解「法界實相」,那可能就毫無機會了。因為……,一切法的根本處,已經被自己空掉了,然後接下來的一切論…就已經毫無意義,因此…也將沒有任何可以「行深般若」的進路可言………
Cheng Xian Ma 物非 敗壞 才是 空 其體 本空
法界遊子 「本有」,就是用「體→性→用→相」的理路來論這個「體」是「本有」的。
簡單的說,若沒有這個「本有的體」,那麼一切的「性→用→相」就通通免談了。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這個「體」,那麼,根本就沒有「性→用」而可以成「相」,也就沒有任何「存在的相」可被我們所論述了。
因而,一般我們所謂的「空相」,並不是在說…沒有體…所以「相」空。
而是在「體→性→用→相」之後,在這個已然成「相」的「相」上來論「空相」。
所以這個「空相」之有辦法被我們論述的基本條件就是要…有「體」、有「相」!所以,我們就是站在這個「本來就存在有體有相」的立場…來論這個「相」是什麼「相」的。
Cheng Xian Ma 大智度論 萬法 非實有 非實無 何來 本有
鄭來也 所以佛法是用萬法的角度來說法,而法界論是用萬有的角度來說法,因此不相妨礙!若無法空有同義就會打結啊!
鄭來也 因此才知道正覺的錯用法義原理
Cheng Xian Ma 放光般若經 法無去來 無動轉者
法界遊子 馬兄,請先看懂遊子的「基本論述」再說。
要基本的理論看懂了,我們才有辦法看懂經文……
法界遊子 ●我們就是站在這個「本來就存在…有體、有相」的立場…來論這個「相」是什麼「相」的。
◎於是,我們開始探討這個「相」是什麼「相」。
◎「相」本身也有「相」的「體性用相」。(就如金子一樣,有金之體,金之性,金之用,金之相。)
◎明確的說,「相」,也具有「相體→相性→相用→相相」。
◎緣起性空者所論的這個「性空」,其實就是在論這個「相性」是怎樣的空。
◎也就是在論這個「相」之「性」…是怎樣「因緣和合」的空。
◎請注意,這個重點是在「因緣和合」而不是「空」,而之所以會說「空」,那是因為因緣散了,所以才說「空」。
◎也就是說,這個「相」具有「緣起緣滅」的…這個「性」(性質),所以我們才說「性空」!
◎從上面,如果能看懂遊子的論述,那麼我們將可以知道這個「性空」從來就不是「沒有」,而是在「相」的當下,在「相有」的這個當下,我們說我們說這個「相」是…「性空」(具有空性)。
◎然後,………(略)
◎然後,我們才再從這個「相」的「當體」(也就是「相體」)說「當體即空」!
◎說真的,要了解「當體即空」,一定要先了解上面遊子所說的這種理路次第。否則……
◎只是,有太多的人竟把這種「現象界的體性用相」一下子就錯用在「真如界」上,於是就………把「相的性」…空,錯當成是「真如體」了的「性空」了。
◎此「性」非彼「性」,相差十萬八千里啊!
◎但是大家竟可以在這十萬八千里中,不知邏輯錯亂的論得得心應手?這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其實是很莫名其妙的。以詭論而不自知故!

Cheng Xian Ma 事物無來去 轉動
法界遊子 ●鄭來也: 所以佛法是用萬法的角度來說法,而法界論是用萬有的角度來說法,因此不相妨礙!若無法空有同義就會打結啊!
◎哈哈哈~~~,來也兄這種說法會讓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因為連正覺他們那麼會斤斤計較於文字的人…都分不清什麼是「萬法」什麼是「萬有」了,然後現在來也兄竟然說「法界論是用萬有的角度來說法」,這不是更亂了嗎?哈哈~~
◎所以,如果我們不事先弄懂「法」的定義是什麼,那在這「萬法」和「萬有」的名相中…怎能不一個頭兩個大?
◎然後大家就在這樣的「法」中…法來法去的看誰最有辦「法」了……。
◎不好意思,遊子是在寫了「法界論」之後,才發現…竟然有那麼多人都有這方面的問題……

鄭來也
法界遊子
 ◎為了不讓大家在糊塗中更加的糊塗,所以遊子將來也兄的語意,稍微修改一下,這樣大家或許會更清楚一些……
◎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心物相應就是法」,這就是「法」的最基本定義。
◎因此,我們可以說:大乘佛法就是在論「心物相應」之後的一切法。而「法界論」卻是從「心物本有」的地方,就開始論「心物相應的法界」……。

鄭來也
鄭來也
問題他們不相信有虛空本有,那也沒辦法啊??
法界遊子 是虛空本空啦!這個「本空」要和「心物本有」的「本有」分清楚才可以,要不然又更亂了。
要這樣的「本空」,「心」「物」才有辦法在「虛空」的舞台中,用「本有」的方式演一齣「法來法去」的戲!

鄭來也 問題是虛空本空,他也要認為是他生出來的不是嗎??
鄭來也 所以他們的心法物法虛空法跟三常心物虛空是不一樣的
鄭來也 但懂得的人卻可以一樣
法界遊子 「心」能生出對「虛空」的「認知」,以【認知】故,這可以算是「心能生出〝虛空“之法」,但不能說「心」能生出「虛空」。
只是 這種「被心所認知出來的法」和「虛空本來就存在」的事實…相差十萬八千里!
分不清這種義理的人,要好好看《楞嚴經》的「空大」是怎樣的如來藏才可以。
鄭來也
法界遊子
 又,以「心物相應就是法」故,「心」對「虛空」其實是無所覺的,因而……
所以,「心」對「虛空」的認知,其實就是藉由「物有」的相對,才有辦法認知「虛空」的,因此在某些經典上,說法者會把「虛空」歸類為「色法」。

鄭來也 總不能說這個色邊色就是真實虛空吧?蕭大說佛經的華嚴經跟外面的虛空無關也無義意??
鄭來也 他這個跟吳耀師佛還不是一樣的見解,法界在心內
法界遊子 遊子不太想去揣測蕭老大所說的「華嚴經境界」,也不願批評耀宗兄一直強調的「片雲點太清」……
只是,個人總是覺得…如果能看懂「法界論」的話,事實上,就很容易看懂經文裡面的語意,而不會被「色邊色」或「相說佛法」所轉……
妙哉!
鄭來也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3天

……下接……(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界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