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法界大圓 唯佛能証(1)

艾羽 說,論,畫,是不難。問題在,實修,體證,證悟,空中妙有,真智慧。這些方是修行關鍵。

讚 · 回覆 · 3 · 8月4日 0:23

 

法界遊子 艾羽兄早。

是的,只要能抓住修行關鍵,然後依自己的根器 走和自己相契機的法門,我想能這樣 也可以算是個有福慧的人了。

讚 · 回覆 · 2 · 8月4日 9:58

 

法界遊子 ●當「過去」完全可以用「記憶」的方式被濃縮於「當下」的時候……

◎也就是說:「記憶」本身…其實就是「心」在「當下」所呈現出來的一種「回憶」狀態。於是「心」的「念頭」可以於「當下」…藉著「記憶」而「回到過去」。

◎因此,這種所謂的「回到過去」,其實就是「當下記憶的一種顯像」。而這個「顯像」對「心」而言…就只是「當下」而已,這裡面沒有什麼「過去、現在、未來」的區別。

◎換句話說,這種「回憶」,就是「當下」的事,並不是真的又「回到了過去」,因為「過去的事」,我們無法再讓它重新的用「現象界」的方式再一模一樣的演練一次……。

◎「過去的事」只能存留於「記憶」之中,然後因「回憶」而得以再度重現。

◎由此可知:「心」(念頭)之所以會有「時間」觀念,那就是受到「物質界」(現象界)成住壞空所影響,以「成住壞空」有「時間性」故,於是在成住壞空的過程中,我們的「心」就有了「遷流、接續」的觀念,而這就是「時間」。

◎因而,當「心」脫離了「現象界」的束縛時,此「心」的「念頭」完全可以在「過去」的任何「時間」中來去自如……

◎而「念頭」所到之處,就是「心」的那個「當下」,於是「過去」的這個「名詞」或「現象」,對「心」而言,其實是不存在的。因為「心」念所至之處就是「當下」。

讚 · 回覆 · 4 · 8月4日 16:02

 

法界遊子 ◎又,以「當下因 當下果」故,心地清淨的人可於「當下因」了知「未來果」。

◎是的,「當下的心」可以從一切「當下的因」法爾如是的洞見「此因的必然之果」……。

◎於是:此「心」可以悠遊於「一切未來」之中。以「當下」洞見故。

◎於是,佛…果然可以授記一切未來佛……。

◎當然,如果我們的「心」不夠清淨,那麼此「心」就會活在「還不夠清淨」的當下……

◎於是,我們可知:原來此「心」也可以於當下…活在它的妄念之中……。

◎尤其是,當「念頭」不被「現象界」所束縛的時候……

◎如果你看過有人妄想「中了樂透而出神的傻笑並流口水」,這樣你就會知道一個異想天開的人…也同樣可以那麼如實的活在它自己幻想的當下之中。

◎簡單的說,不管是「過去、未來」,甚至是「妄想」,「心」本來就活在它的「當下」之中。

讚 · 回覆 · 3 · 8月4日 17:34 · 已編輯

 

沈芳柔

圖像裡可能有花、植物、大自然和戶外

讚 · 回覆 · 1 · 8月4日 16:47

 

法界遊子 ◎無論是「過去、未來」,還是「妄想」,都可以被「心」…以「當下的心境」…而沉浸於其中。

◎所以不管如何,最後的最後,這個「心」一定要回到「現象界」一直遷流的『現在』(也就是所謂的現實)才可以。否則一切法就無法…法『爾』如是了。

◎所以,「現在」其實是很重要的。

◎換句話說:「現實」其實 是很重要的。

◎也可以這麼說:現象界的現象…真的是很重要。

◎也就是說:現象界的現在,真的是非常的重要……。

◎再說得精確一點,那就是:現象界的如如當下,真的是非常非常的重要!

◎因為,「現象界」的遷流現象所造成的「過去、現在、未來」,事實上就是「心」能否安住於「真正當下」的一個很重要的準則……(略)。

◎否則,「心」在沒有「過去、現在、未來」的「念頭」中,終將無法清明於「當下之覺」,乃至飄蕩於濛濛渺渺的妄識之中…,於是……(略)。

◎「現象界」就是因為有「現在」,然後…「心」才可以因「現在」而很準確的成就「當下之覺」……

◎然後,也才有辦法用「當下之覺」來確定…沒有「過去、現在、未來」…原來就是怎樣的『當下』!

讚 · 回覆 · 4 · 8月4日 17:31

 

法界遊子 了解上面所述的道理之後,我們就可以知道:

「心」其實只能『活』在「當下」,然後…只因「能起一切作用」故,於是…於「一念之間」或因「與什麼什麼相應」…而如響斯應的「當下覺」。

簡單的說:「心」一直就只是「覺」在「當下」,如此而已。(註:這個「覺」從來就是「當下」,絕不會跑到「過去」而變成「已經覺過了」,也不會跑到「未來」才會覺,也不會因「剎那的現在」而馬上被遷流掉,竟而變成不覺……。

然後,我們就可以知道什麼是「三心不可得」。(註: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亦以「當下」故,此「心」才能了知現象界緣起緣滅與器世間成住壞空的過程狀態,也才能了知「過去、現在、未來」是怎樣的連續性,然後也才能了知「一切因果」的來龍去脈,也才能了知「一切法是怎樣的法爾如是」。

讚 · 回覆 · 2 · 8月4日 22:53 · 已編輯   (遊子註:不了解「當下覺」就是怎樣的「三心不可得」的人,他就會拚命的想把現象界的「三時」(過去、現在、未來)否定掉。然後就變成了錯用功的人了。

 

法界遊子 由於現象界一直遷流的緣故,因而「現在的我們」若想要知道「過去」,大概有三種方法:

1、回憶起曾經與之一起經歷過的那個記憶。

2、用推理的方式去追本溯源。

3、把心念挪至現象界的過去,然後「當下覺」。

讚 · 回覆 · 2 · 8月4日 22:48

 

法界遊子 錯解空義的人一直以為只要把現象界空掉,然後:以為這樣就不會被現象界所迷糊,以為這樣就可以沒有「過去、現在、未來」的三心不可得,以為這樣的「唯心」就是「實相」,以為這樣的「覺」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正等正覺的「覺」,怎麼可以這麼草率呢?

讚 · 回覆 · 2 · 8月4日 23:12

 

法界遊子 佛陀所具足的六神通,豈是在通假的?

讚 · 回覆 · 2 · 8月4日 23:15

 

法界遊子 錯解「空義」的人,常會認為「現象界」就是虛幻的,就是假的……

然後,有情眾生就這樣的一直被「假的」所騙,為了不被騙,所以他們會想盡辦法的想把「假的」看「空」。

其實,如果我們是用這種方式想把「現象界看空」,那麼…我們就會被「聖言量所造成的所知障」給騙了,而且最後還會被「自己的錯認」再騙一次。

被騙過去,再被自己騙過來,這樣並不會負負得正的變成了有智慧的人,因為這種体悟方式…其實只是更增加了傲慢的法執而已。

讚 · 回覆 · 4 · 23 小時前

 

法界遊子 「現象界」從來就是用法爾如是的方式一直在緣起緣滅。

然而,頑空的人卻只看到「緣起緣滅」就是「無常」→就是「不實」→就是「假的」……,於是…就每況愈下的竟偏離了最初「緣起性空」的真實義。

是的,若把「現象界」看成是「假的」,然後以為只要把「假的」空掉…就可以回歸「本真」。說真的…這已經不只是頭上安頭的問題了。

「現象界」從來就是這樣的「現象」,從來就是「法爾如是」的如如呈現,絕不會去騙任何一個有情眾生……。

所以,如果有誰被現象界所騙,那麼這個問題的癥結所在,絕對不是在「現象界」,而是在:「自己的認為」了。

因而,若把「自己的問題」大喇喇的錯怪在「現象界」上,這樣又怎麼能看到自己的問題呢?這樣又怎麼能看到「法界實相」呢?這樣又怎麼能体會到「心物不相應」的真正「空」義是什麼呢?

以「現象界」從不欺人故,我們就是要有智慧的好好去洞見「現象界」的實相,而不是要把「現象界」空掉……

讚 · 回覆 · 3 · 23小時

 

法界遊子 然後………

要怎樣才能如實『洞見』現象界呢?

這就是「真修行人」的功夫了。而且就是要有這種真功夫,才能了解真正的「空義」啊!

否則……已經被自己騙了兩次還不夠,還將會在「騙來騙去」中一直流轉而自圓其說……

註:真懂得向「自己的認為」(妄識)下功夫的人,被「妄識」騙一次就夠了,然後就可以直驅「法界大圓」的菩提道。

讚 · 回覆 · 1 · 昨天 10:27

 

法界遊子 換成另一個角度來說:

如果我們真的懂得向自己下功夫,那麼所謂的「現象界」其實可以被我們藉用其「反作用力」來「返觀」自己,然後從「心物相應的法」中洞見自己的「妄識」。甚至可以洞見「無明」……略。

所以,若一直想把「現象界」空掉,那將會錯失眼前一個貨真價實的「金剛上師」了。

而且…以後也將沒有能力走上「無緣大慈 同体大悲」和「破一分無明 証一分佛智」的菩薩道,因為……。略。

讚 · 回覆 · 1 · 23小時

 

法界遊子 略說:

如果把「現象界」虛幻掉了,那這樣…「菩薩」將沒有能力用「清涼月」的方式…在現象界「常遊畢竟空」了……

是的,如果「現象界」就是虛幻的,那麼眾生的五蘊身早就被虛幻掉了。又,如果「現象界」是虛幻的,那麼証入「本心」的菩薩…立馬就可以涅槃了。哪還有需要「常遊」?於是…所謂的菩薩的「常遊」將變得一點意義也沒有。(註:空空道人,很喜歡這種無意義的「空」義,然後還很「自戀」於這種「毫無意義的空義」中…並自得其樂。)

其實,以尚有「行深般若」的意義故,這時候如果錯解「畢竟空」法義的行者…就會錯失「無緣大慈 同体大悲」和「破一分無明 証一分佛智」的進路,然後將無法「覺」「行」圓滿……。

讚 · 回覆 · 1 · 21小時 · 已編輯

 

法界遊子 ●「心」其實只能『活』在「當下」

◎註:這個『活』其實就是「作用」的意思。只是用『活』字,可能會讓我們倍覺親切些。

◎「心」真的只能活在當下。就算想起「過去」的不如意…能痛苦懊喪的還是「現在」的這個當下。就算妄想不實際的「未來」…會落空失望的還是「現在」的這個當下。

◎又,就算是「心」一直活在「現在」的這個瞬間剎那,那也只能感受到遷流不息的那個緣起緣滅而已……

◎所以,唯有當下……(略)

◎以「心念」可以隨處可住 而不受「時間」束縛故,所以說《把心念挪至現象界的過去,然後「當下覺」。》,妙哉!

◎於是,在「無量光 無量壽」的法界中,此「心」…就真的只是「當下覺」。

◎懂得這個道理之後,我們就更能了知「三心不可得」、「三際托空」、「當下即是」……,這些可能是玄乎又玄的事…在「心」裡面…是怎樣的一種平常了。

◎在「自己的心裡面」的「自己事」,千萬不要再去怪「外在現象」的緣起緣滅啊!也沒有必要去怪「器世間」的成住壞空……。

◎只要不怪,其怪自敗,這就是「空」義……。只要去怪,那…再怎樣也「空」不了,以「執」故。

◎以「不怪」故,一切本來如如。以「空」故,一切清淨無染。

讚 · 回覆 · 3 · 23小時

 

鄭來也 ◎在「自己的心裡面」的「自己事」,千萬不要再去怪「外在現象」的緣起緣滅啊!也沒有必要去怪「器世間」的成住壞空……。

◎只要不怪,其怪自敗,這就是「空」義……。只要去怪,那…再怎樣也「空」不了,以「執」故。

讚 · 回覆 · 2 · 18小時 · 已編輯

 

法界遊子 所以……

◎以「不怪」故,一切本來如如。以「空」故,一切清淨無染。

讚 · 回覆 · 1 · 17小時

 

翁素貞

圖像裡可能有1 人、微笑中、文字

讚 · 回覆 · 2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界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