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接:太極……

傅錦隆 了然先知的智慧,敘述真理確不易,然語詞之應用,其表達之機,其會意或體悟就有不同,故這是關鍵必然;先談「無明實性就是佛性」云:若談佛性,一切的一切有形無形,包含知或不知,能見或不能見,均有佛性,何以說?因佛性徧滿虛空故;次談「無明」:能與不能起善惡分別,應是佛性之功能作用,而無明是在於對真理或其為何有如此故,其來龍去脈無法有所知,且理解難圓滿釋義者,就稱為是無明;再談「無始無明」,是用於任何事或物為何如此,其來龍去脈均不解,不知其如何開始,也就是無解也!其無關是太極或無極;續談為何「無極就是焦牙敗種」呢?無極是在敘述法界之所以然,其廣大無邊際之形容,而焦牙敗種是應用於難調教之敘述啊!再續談「無極還不是究竟處」云:無極之名詞是理學家之詞語,其在敘述法界之原頭,或其範圍,或其來龍去脈緣由,均是無法說或難表示到極也,其與有無究竟無關啊!再談「無極從法界跳出來」云:怎會如是義?理學家所云之無極,就是佛家所云之法界才對呢!至於外道之敘述,可酌參但不可依其為根據哦!而仙佛下凡之事,仙是指長壽悠遊自在者,應是指諸天界之有情眾也!然其尚是六道輪迴眾生故,致能下凡界啊!而佛並不是眾生義,而覺悟之悉達多之被稱為佛,是尊稱也!佛是梵語,其義是覺哦!且修成佛果者,其已涅槃了,也就是其心已息滅了,若能再下凡界,就是再受輪迴,其無資格被稱為佛,真佛是不會再輪迴的;至於無極與太極,均在敘述法界之由來,並非在敘述空之義;而太極是無明妄識之緣起,當然是幻也!能起一切作用的本性,怎會無意義呢?學佛不是依此假在修真嗎?其次「法界大圓」就是無極,無極就是實相,就是真空,就是法界或稱宇宙亦可,這些均是依「有」之立場,在敘述的;而若真談實相,那是無語可說哦!至才說「法爾如是」義;次談無明本自俱足義,然也!就是了知無明故,才設法突破無明而證實相,致達究竟也!互參!與先知對話這些內容,私自獲益良多,建議:供有緣者酌參一周後將全刪,妥否!

讚 · 回覆 · 1 小時

 

法界遊子 錦隆兄,我們的對論可以說已經到了「根本歧異」的地方了,而這些歧異的看法,事實上是可以各自歡喜的,因而我們也可以依個人的体會繼續走個人的路,不相妨礙。

也因為再來就是各說各話故,因而遊子只重點式回覆,然後再等他日的因緣囉,感恩賜教!

●一切的一切有形無形,包含知或不知,能見或不能見,均有佛性,何以說?因佛性徧滿虛空故;

◎對遊子而言,這種看法是很有問題的,因為這種看法將無法看清有情生和無情生(心物)的真相,同時也將混淆「佛性」與「無明」的法義。

◎既然說「一切都有佛性」,那麼這種看法也將會與錦隆兄之前所認為的「被妄識所生出來的物」產生矛盾。也就是說:被妄識生出來的物(無明)…到底是有佛性 還是沒有佛性 還是就是無明?還是「物」本身就是一種妄識所以不是佛性?然後「物」要不要像「無明妄識」一樣的被「真心正覺」所破除?

◎但是這樣怎麼能了解什麼是「無明實性即佛性」的義理呢?也難怪「無始無明」的「無始」會變成「無解」,因為處處矛盾。

◎所以,我們必須要先釐清「有情眾生才有佛性」才能開悟成佛的這種「佛性」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有情心識」,而無情生則只有「法性」根本沒有「可以成佛的佛性」可言……。

唯,最後的大覺者…因為以其佛性之「真心正覺」能「能所無間」而遍一切處故,才能成就「一切」皆是「如來法身」。

也唯有此時,我們才可以用「如來法身」的角度來迴觀一切「心物」(有情與無情),然後我們才能了知道什麼是「佛性遍一切處」的語義。

職是之故,可知:若我們不能完全知曉「如來法身的成就過程」,而竟直說「無情」也有「佛性」……,那麼這種「含糊語義」將無可避免的會產生很多很多的問題出來……。

.

●無明是在於對真理或其為何有如此故,其來龍去脈無法有所知,且理解難圓滿釋義者,就稱為是無明;再談「無始無明」,是用於任何事或物為何如此,其來龍去脈均不解,不知其如何開始,也就是無解也!

◎以「無明實性即佛性」故,那麼我們可以說:「能起一切作用」的「性」就是「佛性」,唯…對「一切作用」只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這就是「無明」了;反之,以「知其然 又知其所以然」的這種智慧,那…這就是「無無明」了。

因而「無明」對遊子而言,既不是妄識 也不是無解 也不是「有一個開始」才開始無明的……,而是:「無明」本來就是佛性的一種法爾如是……

.

●其次「法界大圓」就是無極,無極就是實相,就是真空,就是法界或稱宇宙亦可,

◎「法界大圓」並不是「無極」,而是…在「太極」本身的當下…就已經完全統合了「無極」(真如界)和「現象」(現象界)……,因而才說…輪涅不二、真假一元……

◎但這樣的思路,要有辦法從「遊子的角度」來看才有辦法看得懂吧?所以不勉強囉!

唯,以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進路故,因而遊子也只能用理解的角度來祝福錦隆兄!

◎另外還有其它的……,因為大致上差不多都已經有說過了,所就不再贅言了……,真的謝謝錦隆兄賜教唷!感恩!

.

●建議:供有緣者酌參一周後將全刪,妥否!

◎我想這是無所謂的,但遊子也必須坦誠告知…凡與遊子對話的所有內容,遊子都會另外記錄在自己的部落格裡……。還望錦隆兄知悉並見諒!

讚 · 回覆 · 剛剛

 

遊子註:只能說…因為錦隆兄沒有遊子的思路,因而就無法了解遊子所說的內容囉!
兩個人要對話溝通…真的不是那麼容易。因為每個人的思路慣性 都有自己所專屬的個人之圓……因而會在自己的知見中打轉,而當對話已經開始進入打轉的時候…若還要繼續對話的話,其實那已經無意義了。註:錦隆兄在談「太極」和「無極」的時候,其語意也常因「心物相混」而跳來跳去的無法直入本懷……

以前有很多人和遊子對論,他們常會用他們自己的思路來套在遊子的語意上,但由於……沒;辦法用遊子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故,於是他的整個理解邏輯就立刻打結了,而當邏輯打結的結果…就會有「頭暈」而看不下去的現象… 或思路混亂的變成抓不到遊子的語意重點 而變成不知所云‧‧‧‧……
其實,遊子真的很能理解他們的思路與感受,以「法界大圓」故,以能知不同角度的看法故,然後就能全然了知他們的盲點到底在哪裡!
註:盲點…其實就是一個人必須要克服的一個「進路」,這個「進路」是很偉大的,只是一個人若沒辦法克服或用更「清明」的角度來看自己的盲點,那麼他就無法跨過這個轉折點(盲點)……而進入更高層次的智慧。

 

 

 

*****************************

◎另外還有其它的……,因為大致上差不多都已經有說過了,所就不再贅言了……,真的謝謝錦隆兄賜教唷!感恩!

…………   讚 · 回覆 · 23小時

 

傅錦隆 再奉悉!不是爭執,是為理解也!所謂「佛性」:各人之理解雖有不同,依個人之體悟是指覺性,但覺性就是在敘述不是覺之性,說是分別之義可也;簡言之:就是法界中本所俱有的成分〈萬物之原始成分〉,所以有萬法俱備之說,也就是萬有種性俱備,依現代之術語,就是基因也!這含萬有功能與作用,或說有與無情眾生哦!講白:能緣起的就是佛性也!因祂萬有俱備,致受萬有之因與緣,受錯綜複雜交互輾轉,而有萬物萬事之一切,目前科學界正再找其物質,致才說:有形無形、、、諸言;有禪師曰:狗屎有無佛性?其義?佛性徧滿虛空法界,大無外,小無內均有其成分,致後學始理解這段話之義也!但這與談正覺是兩碼事也!至於無明各自理解雖有不同,依佛陀其亦非每事每物均能了解的,有很多都置之不理無言以答,如先有蛋或有雞諸類,為何有顏色、形狀、聲音、大與小、、、舉談不完,只能講錯綜複雜之因與緣,或說其本俱種性,若欲再敘明,窮其追根究底均無法圓其說者,就指是無明故,如探討人之生命的由來以及生命的現象,其體悟是十二因緣也!首提第一就是說無明起;至於各名詞之敘,各人之領悟雖有異,但學佛是個人之大事,不須爭執可也!禪師曰:良馬見鞭影而馳,直趨正覺大道就是,能與先知談這些內涵確不易,非在我之上者,難與長話連篇也!祈有緣再續言,祝吉祥如意!感恩指教!

讚 · 回覆 ·20小時

 

法界遊子 遊子還在「法界大圓」的路上努力前進……。

唯,以「圓」故,我們終究還有機會緣來緣去的。

祝福錦隆兄,感恩!

讚 · 回覆 · 20小時

 

傅錦隆 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此就是無明也!與遊子先知談上述之內涵,均屬於了解智慧之一,並非學佛之方法;在此特向有緣旁觀者說明:學佛是非常的簡單,無奇無妙之法,切勿被誤導也!均在三十七道品中之規範而已,至於行法,只須領悟或說體悟「正念」之法而已;此必須由過來人,依經驗詳解而始能開悟,至於開悟什麼?就是學佛的真諦,法界一切之所以然,及自然法則諸等;由此之領悟,再依此所得之智慧去求證,至於證悟什麼?就是證悟「實相或說正覺」,當一證悟後就依此開始涵養,或說保持、惟持當下,於靜態中學習純熟,再依此經驗轉於動態中學習;至於學習什麼?就是保持正覺或說是心,對境不起諸妄念,於內之心均能不動;也就是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之義也!然這種行持法,是學無止境的;絕非目前社會中諸多方便法啊!那是煮沙欲成飯難也!學佛是各人的大事,應有所體悟啊!而「正念或說正覺」之真實義,有諸多說法的敘述,可求善知識釋義也!這其中有諸多細節,均必須正確,否則一失足即成千古恨了!而當有些心得後,任他人橫豎之敘,何是何非必了然於心了,提供酌參!所述是否正確,請各自取捨可也!無強求或爭執之意!

讚 · 回覆 · 34分鐘

 

法界遊子 錦隆兄老婆心切,謝謝唷!「三十七道品」遊子記下了,以後有空的話也會好好的看一下。感恩!^^

讚 · 回覆 · 剛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界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