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緣起性空的思想不會走向斷滅見嗎?緣起說一切事緣聚則有緣散則滅,其中沒有恆常存在的本質。那就像火,當有蠟燭溫度氧氣因緣具足,就會有火,當這些因緣條件不存在了,火就滅了,不能再問說火滅了到哪裡去,火是因因緣和合生起的,因緣散了就滅了,那麼火是如此,人也是如此,身心色受想行識因緣聚則有,因緣散則滅,不能再說人死後還有沒有後世,轉世到哪裡,是這樣嗎?

鄭來也 一切都是緣起有非自性有,而解開後就是心的實相,不是說人沒有心^^要由這個地方深入!先確定真如心不滅,能滅的只是有記憶的五蘊身
鄭來也 不然人只有一世論,佛陀何必為說這個死人法大費週張就不值得了,不如在世間大吃大喝還比較實際一點,不騙你相信我,肩膀給你靠,最後你要相信你自己,然後淨信真是如此,所以佛才叫如實語啊
法界遊子 ●請問緣起性空的思想不會走向斷滅見嗎?
◎只要是「心物本有」,那麼再麼緣起緣滅,都不會變成「斷滅」。
◎「性空」的意思是說,其「性」具有可分解而敗壞,乃至這個「相」會完全消失而「空」。
◎但,我們也不要忘了,這個「性」是一直存在的。
葉昀謙 什麼叫"心物本有"?
性具可分解而敗壞可是卻一直存在?什麼意思?
法界遊子 不好意思,什麼是「心物本有」,遊子也不知道,就只知道我們的「心識」和心外的一切「物界」,再怎樣空,也沒有辦法把它們空掉。也就是說,再怎麼空,到最後我們會發現它們的「本体」都是一直存在的。
就以「物質界」來說,「物質」再怎麼「空」,最後的最後還是會用「能量」的方式存在,絕不會完全消失,而這個「能量」,若以佛教的術語來說,那就是「四大」。若以「法界論」的角度來說,因為這些「能量」或「四大」,再怎樣都不會消失,所以才稱之為「本有」。
法界遊子 了解這個「本有」之後,我們就會知道有這個「本有」,就必須具有這個「本有之性」。
「本有」若不會消失,那麼這個「本有之性」就永遠存在。
法界遊子 這是從「本有」之處來談「本有之性」的。
法界遊子 ●「性空」的意思是說,其「性」…具有可分解而敗壞,乃至這個「相」會完全消失而「空」。
◎一切外在的「現象」(註:也就是我們所看到的「相」),因為這個「現象」是因緣和合的,所以最後必然會「分解而敗壞」。
所以我們說這個「相」…也就是這個「相」的「性」…具有「可分解而敗壞」的性質。
於是我們稱這個「相」,其性是空,這就是「性空」的意思。
◎這裡的「空」是指一切「相」所共同具備的那種「性質」,不是指單一個相的性質,所以和我們所認知的水性、火性裡的這個「性」是不一樣的。也不是指上面所說的「本体之性」的「性」。
◎這三種語意,要先弄清楚,然後才不會在完全「不同層次」的「性」裡面互相錯用,而混亂了我們對「本質」與「現象」的認知。
◎簡單的說「本質」就是一直用「本有」的方式存在,因而這種「性」是不會消失的。而「相」的「特性」,卻不是永遠存在,所以「相」到最後是必然會壞空的,所以才說「其性是空」。
法界遊子 會消失的是那個「相」而不是那個「性」。
所以,我們才說:這個「現象」具有「能空的性」,故言「性空」。
葉昀謙 燃燒的火熄滅時,火性不斷滅,因為當因緣再次聚合火便會再次升起,這樣的意思?
法界遊子 如果能看懂剛剛上面所說的那三種「性」時,我們就會知道這個會燃燒的「火」就是在「一切統稱的相裡面」的一個「相」(現象)而已。
這樣,我們就可以知道:有火就必然有火性,因為「火」就是「火性」的本質。簡單的說,只要有「火」,其「火性」就必然存在。
但因為「火」本身就是一種現象的「相」,以「相性是空」故,如果這個「火相」空了之後,「火」就空了,其「火性」也跟著空了,所以這個「火性」會因「火」的消失」而成「空」(斷滅)。
又,以「相空」(統稱)而「本質不空」故,這個「本質的性」永遠存在,於是在某種因緣之下,又有可能會起「火」,然後以有「火」故,這個「火」才又具有其本身的「火性」。
所以,這裡會燃燒的「火性」並不是不會斷滅,而是最根本最根本的那個「能量」(四大、本有)之處 沒有斷滅。
本質→本質之性,相→相性,火→火性
這裡面的層次語意是一層又一層的,一定要弄楚才可以。
否則,若我們說這個「燃燒的火」滅了之後,然後它的「火性」還沒有滅,還等著因緣再次升起,這樣就會有很多語病產生。甚至會顛倒錯亂的以為:要先有可燃燒的「火性」才會有「火」出現,然後就很糊塗的把這個「火性」錯當成是「四大:地水火風」的那個「火性」了……
此火非彼火,此性非彼性,不能搞錯。
所以,你所舉例的這個「火性」是會「斷滅」的,而下次會再起火的那個「緣起之性」…和這個已經斷滅掉的「火性」…是完全沒關係的,所以不是這個「火性」還一直存在的在等下一次的因緣…然後再發火。
法界遊子 因而「會具有」這個「性」的是什麼?
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當然就是指本有的「心」和「物」了,只有「本有的心和物」才具有這個恆常如是的「性」。
法界遊子 分開來說可能會更清楚:
本質,具有「能起一切作用之性」,然後才有了因緣和合的「現象」產生。
而現象則具有「性空」之性,緣滅了之後,就回歸到「本質之性」,甚至就是「本質」本身。
葉昀謙 你說的"性"是指能出現的可能性嗎?那和斷滅不斷滅無關阿?
法界遊子 是指「必然能起一切相應作用」的性,不是「可能」性!
以有其「體」故,必然有其性。
以有其「性」故,必然可以起一切相應之作用。
以有其「作用」故,必然能成各種相應之「相」。
法界遊子 ●緣起說一切事緣聚則有緣散則滅,其中沒有恆常存在的本質
◎「沒有恆常存在的本質」這句話是有語病的,應該說「沒有恆常存在的現象」這樣才比較正確。
◎若從「本質」去錯解,我們很容易因「性空」…而把「本質」、「空」和「斷滅」搞混在一起,然後就會亂了自己的邏輯思路。
法界遊子 ●身心色受想行識因緣聚則有,因緣散則滅,不能再說人死後還有沒有後世,轉世到哪裡,是這樣嗎?
◎遊子和昀謙兄一樣,會對這種說法質疑,所以我們應該是同一國的。^^
◎能滅的只是「現象」,所以「本質」還在繼續之中……
◎因而我們可以說,這種「本質」所具有的「性」,是恆常的。而其展現出來的「相」(現象),則只要時節因緣一到,它就會敗壞成「空」。
◎所以,這個「空」就是指「現象的相」,「性」則是指恆常之「本質」。若把「性」也「空掉」,那這樣就會變成「斷滅空」了。
葉昀謙 以火熄滅而言,不空的"本質"是什麼?以人死亡而言,不空的"本質"是什麼?
法界遊子 從「本質→本質之性不滅」、「相→相性是空」、「火→火具有火性」的這三個層次來看,火滅了之後就是「相空」,以「相空」故,然後就回到了最根本的「本質」之處。
這個「根本處」就是「法界論」所謂的「本有」,或「體→性→用→相」的那個「根本體」。
法界遊子 ●以人死亡而言,不空的"本質"是什麼?
◎人身,就是「識色相緣」而來。
◎人死,自然就會「識色相離」。
◎以「識色相離」故,色(肉身)回歸到「物界」的體係。
◎至於「識」,則又因著自己的「業」到處流轉,或再投生於某一種「生命物種」而繼續輪迴。
◎就「死亡」而言,只能先說到這裡,但若以解脫的角度來說,那所謂的「不空」則又更深入許多……。
 
王虎 叶,游子写的,你看得懂否??
 
Jinne Li 不要Po
別人的
 
要說自己的
可引經來論
 
不要當狗腿子
有骨氣ㄧ點
 
引經說你看法
把主題
定因緣
或非因緣
 
Jinne Li 沒時間空間
還一世三世
 
不定主題不要鬼扯蛋
 
Jinne Li 二不要自創名相竊經如正絕
 
Jinne Li 因緣法
上文只限大氣層地球嗎?
 
去看爆炸要幾種原因不要只討論那後得智
 
知識科學吧了
 
1:物質
2:濃度
3燃點
 
能 訊息 物質
 
阿太空呢
太空的太空
遊知道嗎來也你懂嗎?
虛空
空界是啥你懂嗎?
 
Jinne Li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Jinne Li 如這種貨色也不用論好了
 
Jinne Li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Jinne Li 彌勒佛二世
吐血
 
鄭來也
 
Jinne Li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法界遊子 ●彌勒佛二世 吐血
◎然也,遊子看了也會吐血!
◎事實上,來也兄這種不經大腦的胡言,遊子當然知道會給我帶來怎樣的困擾,但只能承受了……。
◎所以,謝謝精靈兄的棒喝唷!因為你的棒喝,將比遊子的「婉言規勸」更有效得多。
◎然後,來也兄將會如實看到「遊子會怎樣的被嘲諷」,然後終止他的胡言。
◎這種話真的不能隨便亂講!未來的來也兄將會藉著「遊子被嘲諷的苦」而漸漸修正他那種無厘頭的說話方式!
◎真的謝謝精靈兄。讚!
法界遊子 其實,遊子就算是「吐血」也會承受的原因是…
來也兄那種海闊天空而毫我自我約束的「自由」,他必要有個很充份的空間來發揮!
而這種「利根」遊子能懂!而「不懂」就會障了他的道,而錯失了一個天才……
所以,沒辦法,「懂」的人就比較辛苦了!
而這苦中之妙,哈哈,不足為外人道。如是!
 
鄭來也
 
法界遊子 也希望精靈兄、王虎兄,或有緣來到這個論壇的人……,彼此都能有幸的成為知音,如是祝福!
 
王虎 弥勒二世。。哈哈哈。
嘴巴说不要,心理却爽到死。
否则哪马屁精po出来后,怎么不马上呵责?
假到。。。
 
法界遊子 哈哈,虎兄說得有理!
所以還看不到遊子的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界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