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也講古自by爽by文學3541
藏傳寧瑪派說
現相的有境與實相的境合這叫勝義諦,
現相的有境與實相不合這叫世俗諦,
以此密意圖說明
現相就是指白色的那個似顯現的相,
和最外圍紫色的物相一樣就是勝義諦。
現相的有境與實相不合這叫世俗諦,
現相就是指白色的那個似顯現的相,
和最外圍紫色的物相不一樣就是世俗諦。
這都是拿物本自性涅槃來比對~
這叫勝義名言的認知次第
再來離邊大中觀,再來了義大中觀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法界遊子 讚!讚!讚!這幅圖以後真的可以幫助很多人更簡潔的來了解什麼是法界實相。
註:由於「現象界」通常就是指「心物相應」而不是單指「外境」,或單指「物」,所以,有關「白色」(心體)之外的「性→用→相」就用「外境」來表示。
以…故,這幅只是以「心體」為重點的圖……,從某一個角度來說,是還有它的不完美。
但,就是「不完美」,我們將可以知道兩件事:
1、祖師大德們要直接論明「心」或「物」(外境)或「心物相應」,那是多麼困難的事。而這個「困難」要如何表達,就看祖師大德自各自用什麼角度來論述了。因而,不可否認的,有很多「聖言量」就在我們「各得其解」的情況下,被每一個人的知見所誤解了……。
2、也就是因為「表達有困難」,用知見去理解就又更困難了,於是就留有很多「想像空間」可以讓我們自己去「悟」。然後…到最後的最後,我們才能了知:原來如此。甚至也才有辦法用自己的方式去「圓融彌補」祖師大德們可能也有所「疏漏」的地方……(註:這個「疏漏」更可能就是以前自以為是的錯解了祖師大德們的法義。)
鄭來也 所以有時要用一張圖說出全部還是很難搞定!但至少有個意懂簡略圖作走向方針不是嗎??
法界遊子 「一張圖說全部」是很難,因為「心物本有」是怎樣的「本有」就畫不出來了。甚至可以說,只要有把心物「實點」出來,那就非常有可能會變成「真常實体有」了……。
然後,「周遍法界」也畫不出來,因為只要有圓框,就不能算是周遍……。沒辦法,只要把圓畫出來之後,就一定有內外之分,因而「你在我裡面 我在你裡面」的不一不異,實際上也畫不出來。所以遊子的圖最多也只能畫一個內圓,然後再用「外境」來表示,最後還得用出格子的方式來表示「周遍」。但事實上,「心識」卻還是在「圓圈」的最中心點,並沒有辦法把「外境」到最後也完全「含融」在心裡面的那種「智境」表達出來……,所以…心的那個「心相」是怎樣的「心相」就無法很明確的被圖示出來了……。因而我們也必須了解「紫色」的部份…事實就是一種「心物相應」法,而不是只有「心之外」的「外境」的那個「物」而已。
職是之故,「心」「物」各自的平等、獨立,與彼此的相應、一体………,還有到最後「空大」的圓覺……
,這真的無法只用一張圖就可以完全表達出來。
因而只能先抓住重點的…就從這一圖開始……
所以這張圖,看懂不懂,真的是很重要!
看得懂,以後的法義就很容易釐清。但如果看不懂的話,那麼…,大概就可以預知其人會有怎樣的法義錯亂了……。
法界遊子 由於這幅圖是以「心」為主題,因而來也兄文中所說的「現相」,事實上就可用「心相」來解說,這樣會讓人更清楚的知道你所謂的「現相」就是在指「心的體性用相」的那個「心相」。
由於「現相」的語音,很容易和「現象」混淆,而你的錯別字又特別多,這對於不懂「體性用相」的人…就會用統而概之的角度來理解你的看法,最後甚至會亂了他們自己的邏輯思路,然後就看不懂來也兄你在說什麼了。
當然,對於已經懂了的人,其實就用「現象」來解,那也是沒問題的,因為這個「現象」,本來就是「心物相應」的法,而「現相」一樣也是「心物相應」之後的一種「相」。除非沒有「心物相應」然後「心」才得以「無相」(唯識無境)。
不管如何,這個「現相」確實是還要與「外境」的整個「現象」雙運之後才能更進一步了知「法界實相」……
鄭來也
法界遊子 所以若真以法界論「心物本有」的角度來看,事實上還必須要有以「物」為主的 另一幅「物本自涅槃」的圖,這樣才會更清楚,如下:
法界遊子 以「心」為主的圖 和以「物」為主的圖,這兩幅『相應』起來,其實就是「紫色」的「用」與「相」的地方。
鄭來也 白色部分不是心嗎??為什麼變物的本自性涅盤??那外境的性用本來的如如的能量?不是在白色心的相用性相應才是吧???
法界遊子 這是另外一幅圖,是從「物」本自涅槃的角度畫的。

物本自涅槃.png

法界遊子 可以先把「心自性空」的那個加註,忽略不看。
以……原因故,遊子才把這句話順便加上去。
法界遊子 要兩幅圖一起看才能如實了解「心物本有」論!
鄭來也
法界遊子 紫色最外圍的「用與相」部份就是「心物相應的現象」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現象界」。至於「性」…,若從心物兩圖來看,以「心有心性,物有物性」故,彼此因為可以「相應」的關係,因此這個「性」是可以因「相應」而「遞相為種」的互為因緣,而這個「因相應為緣而遞相為種的物種進化」…就是「法界進化論」裡所說的生命進化的內容
只是這個「遞相為種」並不是那麼好懂就是,以後再說。^^
法界遊子 註:這一帖有修正過。希望這樣會比較清楚。
法界遊子 順便一提:
●紫色最外圍的「用與相」部份就是「心物相應的現象」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現象界」
◎紫色最外圍的「用與相」部份,就是心物相應的「現象界」。但由於「心物相應」就是「法」故,所以這個「現象界」也被稱之為「法界」。
◎以「心物相應就是法」故,於是這個「法界」可以因「心物不相應」而「空」。
◎但「法界論」的「法界」不是只有這樣的「現象界」而已,而是還有兩個更重要的重點:
1、心物本有。
2、心物相應,其實就只是一種法爾如是,所以不是「心物不相應」之後,然後就寂滅了……
◎而是,要這樣「法空」之後,才可以因「法爾如是」的相應而看到「法界實相」的真正面目………
鄭來也
鄭來也 也就是這外境的用相和白色的用相還是有不一不異重疊的意思囉??
法界遊子 然也!所以有「重疊」與「不重疊」的「不一與不異」。
鄭來也
法界遊子 若心的「無相」也是「相」的話,那麼這個「心相」就不與外境的「相」重疊。
然後,這個「心相」其本身就是「體」的意思,於是心的「體」與「相」得以一如!
這就是唯「識」是論的「唯識無境」。
鄭來也
法界遊子 至於「重疊」……
如果這個「心相」是「清淨相」的話,我們就可以用「心物相應」的「法」來解釋,也就是說:「心體」與「心物相應之後的『法』相」也是一如的。而「法」就是包括了「外境」(物)。所以這個「相與法相」就有了「重疊」的意思。而這個重疊的「相」,事實上也就是紫色的那個「相」(外境)。所以說紫色的部份並不只是單指「外境」或單指「物」而已。但,但對「心識」而言,如果我們只專論「心識」的話,我們通常都會先用「外境」來解說……
這就是說法的困難之處……,也就是為什麼,當遊子說到「物」的時候,常常會習慣性的再加上「外境」來加以輔助,而用《 「物」(外境)》這樣的方式來表達,因為……,略,另論)
其實,只要懂的人就知道在說什麼啦!只是不懂的人就很容易被「名相」所困,然後拚命的想用自己所理解的「名相語義」套在其它不同語義的地方……。
就如那個「如來藏」一詞一樣,若堅持只是指「自心如來藏」的話,那就會給自己找來許多的問題……。
是啊!並不是沒有「自心如來藏」,但就是會引來很多反對「自心如來藏」的人來加以指責駁斥,因為他們從別的經典上看到不同於「自心如來藏」的「如來藏」……。
鄭來也
法界遊子 ●紫色的部份並不只是單指「外境」或單指「物」而已。但對「心識」而言,如果我們只專論「心識」的話,我們通常都會先用「外境」來解說……。這就是說法的困難之處……
◎以「重疊」故,或以「此義非彼義」故,說法的人並不會再從這個「重疊」或另有含意的地方去仔細釐清語意,因為接下去…他還有更重要的重點要說……
◎就如《通常都會先用「外境」來解說》這句話裡的這個「外境」一樣,說法的人沒有辦法再從這個「外境」來解說這個「外」是什麼外,於是有人就會把這個「外境」解讀成「心之外的物」或「心所覺受到的境相」,或就是「六塵緣影」,或就是「心体(唯識無境)」之外的都是「外境」……
◎由於各自解讀故,於是,不解其中法義的人,就可能會把所有的語義統而一之,然後就很大方的錯以為一切「外境」都是「夢幻泡影」……
◎以前遊子對「唯識無境」也頗有微詞,因為「外境」明明是存在,為什麼說是「無境」?後來知道就沒事了,甚至有辦法幫「唯識無境」圓融法義……。
鄭來也
法界遊子 其實也就是因為「重疊」的緣故,所以「法」之心物相應、心境相應、心事相應、心法相應……,就有了很多「重疊」之後的語意,尤其是,每一個「重疊」的地方,我們的「心」都一直參予其中……,於是……(略)
因而無法真正懂得「法」義的人,就會在各各層次上用自己的立場…自解其「法」……
簡單的說,不懂「心物相應」就是原始「法」義的人,就很容易在「一元」的『非心非物』裡面「法」得一塌胡塗。然後「法」就會變得很抽象的只能用各人的「感性」去理解。
於是,「法」越抽象的話,越感性而迷糊的人,就越能抽象出「法」的縹緲聖境出來。最後,這個「抽象」的縹緲,以「相看兩不厭」故,竟和「感性覺知」相偎取暖,然後就以為自己也証入了那個「一元」的聖境………。
鄭來也
法界遊子 只能先說這裡,要忙去了………。^^
鄭來也 談鍚永是這樣解釋實相??我解釋是用物本自性涅槃,不太一樣?但也很多重疊一樣的意思吧???
法界遊子 原來來也兄上面所說的「現相」和這裡的「現相」有點關聯……
但是這裡談錫永所說的「現相」(法行相),幾乎可以說就是「現象」而不是圖裡面的那個「心相」了。
至於有關名相的用法,雖可以各自解讀,但為了尊重老前輩,如果他們沒有錯的話,我們就儘量的依他們的為準囉!
法界遊子 那這樣就看懂來也兄「主文」上的「現相」語義了。
其實「現相」就是一般我們所看到的「現象」的意思。
因而上面遊子說《要把「現相」改稱為「心相」》的說法是有待商榷的,因為……
原來來也兄所說的:「現相就是指白色的那個似顯現的相,」是在融合「不敗尊者」的語意……
讚!
不好意思了,因為遊子不懂「寧瑪」也不懂「應成」的學說,所以就單純以為你只是利用「寧瑪」的「現相」來解這幅圖裡的那個「心相」語意……,哈哈哈,然後遊子就對「現相」「心相」有了特別看法……。
法界遊子 沒事,沒事!^^
鄭來也 對就是這個意思他的現相就是心相的似變現的意思
法界遊子 ●心相的似變現……
◎哈,要了解這種文字的真實語義,真的是很困難!
所以,還是要從「實相」的地方往下看,這樣才比較容易知道什麼是「似變現」的語義,否則若「由下往上的推測」,那真的會變成…文字遊戲!
只是實相就是實相,怎麼會變成文字遊戲呢?
遊子本來不相信,後來相信了。
是的,這種「文字遊戲」,真的也可以玩出一套專屬於「文字」的遊戲理論出來,然後,還可以讓這種人的心智…完全活在那種邏輯理論之中。不可思議!
還好,有「法界實相」可以讓我們對照,有「無明苦」可以修正我們的進路,所以……妙哉!讚嘆!
鄭來也 你意思是說他們玩錯了嗎???
法界遊子 從錯的角度來看,他們就是玩錯了。
從沒有錯的角度來看,他們就是在法爾如是之中。
所以是錯還是沒有錯,遊子不知。^^
鄭來也
鄭來也 遊子你看??這裏現相好像是指心相的習氣變現不是嗎??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法界遊子 哈哈哈~~~,來也兄在教遊子讀書?
晚一點有空再來看……。
鄭來也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鄭來也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法界遊子 不好意思,遊子對藏傳佛教沒有研究,因而對於他們哪一派又哪一派的什麼學說,然後誰是他空誰又是自空,真的一無所知……
遊子只知道…每一種派,每一種空,都只是角度與立場的問題而已,於法界論無礙!^^
法界遊子 換個角度來說,遊子不管派別,也不管是不是佛教,唯「法界實相」是論!^^
鄭來也
鄭來也 不過遊子也超神的雖沒看藏傳經點,就知道我要表達的意思,利害
鄭來也 若是蕭大,鐵定一定一字之差,頭腦康股力轉不過了,就開始打架說為邪說了
法界遊子 其實,「法界論」裡的「實相』,和別人所說的「實相」也有各自語意的差別,但遊子還是看得懂別人所說的角度是什麼啦,所以無礙就是!
其實!法界論的實相,比任何一種法門的「實相」更簡單而易懂……反倒是越厲害的人越看不懂法界論的實相是什麼…
而妙就妙在這個地方,哈哈,很有意思……(略)
鄭來也 他們的依他起性是比較奇怪就是了?這是我比較納悶的地方?
法界遊子 所以,他們就玩起了文字遊戲!^^
鄭來也 依他起性有時有的地方講得就是也要幻化又幻化,比較搞不懂??所以我要一直了解他們的語意??
鄭來也 啊有時又不會幻化?就變成兩種意思??常常讓我很奇怪,我要研究的就是這種問題??
法界遊子 「幻化又不會幻化」,這對於實修的人而言,就還是在「心識」裡面下功夫,等可以「空大而直觀」的時候,就沒有這些幻不幻的問題。
所以遊子為什麼不讀經,就是怕落在很大圓裡面的某一點,然後在那一點裡面爬不出來……,(註:其實還有其它更重要的原因,略)
佛經太浩瀚了……讚嘆!
鄭來也
法界遊子 法界論本來一兩句話就可以說完了,但誰知到現在竟然也有幾千篇的文章……
因而遊子很能理解這裡面「一就是一切」的況味……。
鄭來也
鄭來也 那他們的彌勒無著世親密勒都有問題囉??
法界遊子 不知是什麼問題?
其實遊子並不想知道是什麼問題,只是隨口問問而已……
鄭來也 哪有什麼問題^^法界實相就是實相^^如實就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界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