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法界論」我們可以知道一個非常簡單卻又事實的祕密:

「本有」的…本來就是「本有」,「能空」的…本來就是在能空的狀態下「能空」。

我們無法讓「本有」變成「空」,也無法讓「能空的因緣和合」變成「實体不變的有」。

這種…本來就存在…的「如來藏」,若從法界實相的角度來看,有「心」和「物」兩種形態,因而又有了「心的如來藏」和「物的如來藏」的區別。(註:「心的如來藏」就是「本如」、「真如本性」、「自心如來」……。「物的如來藏」就是「本有」、就是「四大」、就是「炁」、就是「不滅的能量」。)

而當「心物相應」的時候,我們在這兩種「如來藏」的內容中說「空」說「有」……。

也就是說,任何的「空」「有」之論,就是在這個「如來藏有」(体)上面才有辦法論說的。也由於「空、有的論說」,於是才有了所謂的「空如來藏」和「不空如來藏」的分別。

換句話說:就是要先有「如來藏」的存在,然後才有「不空如來藏」和「空如來藏」的法義論述。

如來藏之「性」能起一切作用,故有緣起緣滅。而其「性」恆「能起」故,這種「体性如來藏」就是「不空如來藏」。

又,雖緣起緣滅,但其「性」法住法位。以法住法位故…其「性体」本「如來藏」。(註:火有熱性 水有涼性,彼此不會混亂。以不混亂故,得以法住法位。)此「性体」,非緣生,亦非自然生,這就是「空如來藏」(即法無生)。

於是,從「如來藏」的「体」、「体性」、「性体」…知一切的當下…就是「如來藏」。

以當下就是「如來藏」故,說即是無說,法即是無法,相即是無相,空即是不空,念即是無念,行即是無行……,心行處滅,言語道斷,此是謂:寂靜寂槃!

.

所以「法界論」的寂靜涅槃是一種「動靜定觀慧」的圓覺,是一種「心物理事法」的圓覺,是一種「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圓覺,也是一種「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圓覺,而不是「寂滅於不起作用」的那種「直線終點式」的涅槃!

以心就是心故,以物就是物故,以心物 法爾如是 相應故,一切法如掌中摩羅果,法法是法,宣流無礙!

亦以一切法皆「如來藏」故,法住法位。

以「法住法位」故,一切的當下………

「我」就是「無我」,「我」就是「本如」,「我」就是「真如本性」,「我」就是「真我」,「我」,就是一切、就是法界,「我」就是真理、就是道路、就是光………

以「我」就是那個「光」故,「光就是光」。以「光看不到光」故,所以這個「我」真的就是「無我」。但不管是「我」還是「無我」…我們通稱之為「覺」,而不說「無明」………。

以『覺』故:

此「心」為「能覺」,彼「物」為「所覺」,能所合一…而俱泯,於是此「覺」…非心非物,無無明盡,亦無老死盡;此「法界」…是心是物,心物一体,無量光,無量壽。

亦以「覺」故,我們只能用「般若」的方式『覺』一切山河大地……。然後,此「即心即物之法」…就是「佛」的「法身」。

於是「三世一切佛」,唯此一真,於「共同一法身」之處,是名涅槃!

.

註:且不管涅槃是什麼,也不管一真是什麼,「心經」的最重點還是在「五蘊皆空」上面,因而無論如何 一定要先「見空性」的去除「我」「法」二執,然後才有能力「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否則一切的「行深」都只是作意起念式的…空…談!

以「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故,如是祝福法界一切有情眾生: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
法界遊子「心物一元」那篇文章開始……
寫到「由神識離体」可知「心是心 物是物」……
接著討論「五蘊」「十二因緣」「十八界」……
其間還藉用《心經》的「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演譯了菩薩道的「無緣大慈 同体大悲」……
並論述了「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的內容………
最後,再用「一真法界」的心物一元(即心即物)來結尾……。
沒想到,這種一時的隨興之文,竟有如神助般的 完成了一部有頭有尾的「論文」?
真是始料未及。
原以為只會是一種斷簡殘篇的「心情遣懷」,但沒想到一路寫來,理路環環相扣,因而發覺「心物相應」的「空與不空」的內容,幾乎全都在這些文章裡面了……。
感恩!
不管如何,遊子要先「休息」一陣子再說,因為尚有俗緣未了,且等圓了「千字佛的夢」之後,將會再回過頭來好好整理一遍,而到那時候,可能就是「法界論」接受公評的時刻…已經來臨!
真希望遊子的老命可以支持那麼久。感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界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