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本有」是被緣起的。

如果說「本有」不是「本來就存在」的。

那麼…當我們有能力証明「現象界原來就是空」的時候,這個「本有」就會因現象界的「緣滅」……而變成『斷滅』!

 

只要法界實相不會變成「斷滅」,那麼…………

是的,只要我們有能力証入現象的「空性」,那麼…我們的自心如來就能確認「現象界的意識心」是怎樣的「緣滅」而真的可以「空」!

也因為可以『確認』,所以也將有能力確認「本有」,甚至更進一步的確認「本有」是怎樣的「能起一切作用」!

 

要証入這個「空」性,就要從自己的「心」下功夫。

但是,在下功夫之前,我們必須先「設定」一件事:「心」在未有執念之前 先姑且稱之為「如來藏」,在有執念之後則稱之為「意識心」。

這樣,我們若想要証入空性,任誰都可以知道:那個能「空」的祕密…其實就是要往…有所住…的那個『執念』下手 就對了!

 

只要「執念」破了,那麼「意識心」自然會無所依怙而消失。而這個「消失」…在現象界則可稱之為「緣滅」的『滅』, 而這個「滅」將會讓「意識心」變成「空」………

由此可知,真正「空」的其實是那個「執念」,所謂的「意識心」也只不過是隨著「執念」而緣起、緣滅而已。

當「執念」破了,「意識心」自然會消失,然後我們就會看到「原來不受雜染的本心」…也就是真如本性的「如來藏」。

這個「如來藏」就是「如來」所「藏」(隱而難知)的自性寶藏,也就是我們的「佛性」,本來具有,非由因緣而起。

因而,如果我們否定了這個「本有」的「如來藏」,那麼,當証入空性…滅除「意識心」時…就會變成一無所有的斷滅了!

 

「意識心」就是一種「現象有」,「執念」則是一種「執有」,當這兩個「有」被破除的時候,我們會有很明澈的「空然覺受」,甚至會用「空」來形容這種不可思議的明覺。

但千萬不要以為這個「空」就是「實相」,因為………

 

且先回到最初的本義,其實這個「空」就是專為「破有」…破「現象有」和「執有」……而說的。

為了避免「空」義和「本心」的混淆,因而我們可以給「破空之後所呈現出來的本心」一個專有名相叫…「如來藏」。 (或言「真如本性」、「本如」………。)

於是:

從「意識心」到「破有」到「如來藏」……

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這個「心」從來就沒有「消失」過,而「如來藏」就只是從「意識心」回歸到最原始的「本有」狀態而已……。

這種「還原本來」…我們不能因為「空然的覺受」而用「空」否定了「如來藏」的存在。

因為 這樣將會錯解「空」的本義而落入「頑空」之中。

 

「如來藏」本有。以「心」不曾斷滅故。以「空」(空然覺受)更能明見故。真實不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界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