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論之所以會說「心就是心 物就是物」,除了是「法界實相」本來就是如此之外……
其實無論從「一真法界」、「如來法身」、「心物一元」、「不一不異」、「入法界」、「能所雙泯」、「萬法唯識」、「究竟空」、「諸法無我」、「空性」、「識色相緣」、「五蘊身」、「依他起性」、「因緣和合」、「六塵緣影」、「夢幻泡影」、「法界性」、「相礙緣起」、「心物相應」、「天眼通」、「心物能」……等等的各種角度來看,無不在在都在說明「心就是心 物就是物」。
.
反過來說:
如果我們不懂「心就是心 物就是物」,那麼將很容易錯解「心物能」、「天眼通」、「心物相應」、「相礙緣起」、「法界性」、「夢幻泡影」、「六塵緣影」、「因緣和合」、「依他起性」、「五蘊身」、「識色相緣」、「空性」、「諸法無我」、「究竟空」、「萬法唯識」、「能所雙泯」、「入法界」、「不一不異」、「心物一元」、「如來法身」、「一真法界」……等等的真正語意,乃至於最後竟無法看到「法界實相」的真面目!

法界遊子的相片。

 

法界遊子 所以……

大家雖然都在談「一真法界」、「如來法身」、「心物一元」、「不一不異」、「入法界」、「能所雙泯」、「萬法唯識」、「究竟空」、「諸法無我」、「空性」、「識色相緣」、「五蘊身」、「依他起性」、「因緣和合」、「六塵緣影」、「夢幻泡影」、「法界性」、「相礙緣起」、「心物相應」、「天眼通」、「心物能」……

但彼此之間的語義…可能相差十萬八千里………。

讚 · 回覆 · 3 · 3月22日 15:43 · 已編輯

 

法界遊子 註:

佛有六神通,而其中的「天眼通」就是能見一切「物」相而成莊嚴國土!

換句話說:「物」,本來就是存在的,以「存在」故,才能被「天眼通」所明見!

那麼………,如果這個「存在」是「本來」的話,那麼……

那麼…………

我們就必需用更精準的甚深義…來了解什麼是「空義」才可以!

讚 · 回覆 · 3 · 3月22日 10:35

 

法界遊子 太草率就把「物」空掉的人………

最後就只能以「空性」為「本体」來認知什麼是法界,然後也只能在…空性…的「性」上面,說什麼其性「真空妙有」,能起一切作用,所以「不空」,來自圓其說了。

「性」、「性体」、「体」,彼此間的關係若無法清楚的明見,那麼…說真的有關「空性」…到底是「体」還是性」…的義理,只怕還如油和水一樣的無法融通啊!

讚 · 回覆 · 1 · 3月22日 16:08

 

法界遊子 對話轉貼:

●性所塑相不同 本體是同一

◎嚴格說起來,若還不到「如來法身」的境界,每一個眾生的「本体」是不同的,因為你有你的「本体」,我有我的「本体」,而一切眾生也都有各自的「本体」。

◎所相同的是…「能起一切作用」的那個「性」…是一樣的。

◎然後,我們每一個人再依自己的因緣去執取所起的作用,於是就有了千差萬別的「個」……性。

◎每一位有情眾生,以終極之「如來法身」一樣故,亦以各自的「性用」都法爾如是的一樣故,這就是不一不異!

◎只是一般佛學者,很容易在「体」「性」的語義上混淆,於是只好用「性体」這兩個字來涵括…即是「体」又是「性」…的那種「真空妙有」了,甚至有人會以「性」為「体」的不知所云。

◎因而,如果我們太快在「空性」的地方…用「本体」的語義來理解的話,那麼就很容易把「空性」當做是「法界實相」的本体來看了……。其實這裡面還有很多的「進路」必需釐清才可以,不能囫圇吞棗的想當然耳。否則將會錯失佛法的「空性」之義!

讚 · 回覆 · 1 · 3月22日 16:17

 

法界遊子 職是之故,每一個人…由「個性」(現象)而追溯到的「空性」(現象的本質)…雖然是相同,但「本体」到底是怎樣的『相同』,這就得需要再進一步的好好釐清才可以……。

這裡的深妙處…如果不釐清的話,那麼我們將會以為…只要証入「空性」就是「三世一切佛 共同一法身」了。

哪有那麼容易,海味一滴和毗盧性海,相差十萬八千里啊!

讚 · 回覆 · 1 · 3月22日 16:29

 

陳期和 7.問:「讓花朵聽音樂或給予好環境,花會長得好;

水或其他物質會隨環境變化,此等無情應是有佛性,

否則那能如此!」其義為何?

答:此恐是誤會。......查看更多

讚 · 回覆 · 3月22日 23:08

 

陳期和 6.問:「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此句證明有情與無情皆

有佛性,皆可成佛嗎?」......查看更多

讚 · 回覆 · 3月22日 23:11

陳期和 根塵不捨嗎??? http://inlotus.org/Bigcorrect/Bigcorrect2-1.htm   蓮 園 傳 真 專 題 報 導

讚 · 回覆 · 3月22日 23:17

 

法界遊子 哇!很紮實的佛學功力。

遊子不懂佛學,所以絕對沒辦法講得這麼好。

不可否認的,裡面有很多特有的佛學名相(術語),對遊子而言…實在是太冷僻而生澀了,哈哈,且等以後有空再來慢慢學習囉……。

不過,遊子一直相信佛學的正見基礎…本來就是「心就是心 物就是物」。只是真的不懂…很多佛學老參怎麼會在佛學裡面「心物相混」(或心就是物,或心能生物,或物能生心,或一定要把物虛幻掉說那就是妄識…)的搞不清楚狀況?甚至這些人還會拚命的鑽入自己邏輯的「推理妄識」裡面去成就他們的『認為』,真是傷腦筋!

其實,期和兄所轉貼的那些問題,如果用「法界論」的角度來參究或回答,我想一定可以很簡明又迅捷的直搗黃龍,不會落入「名相」的字義裡面,或用「邏輯思辨的理解方式」來繞一大圈佛學知識……。

讚 · 回覆 · 1 · 昨天 10:08

 

 

王玉珠 早安

收回讚 · 回覆 · 1 · 3月22日 10:10

……(略)

陳秀華 很有意思, 大師出手果然不凡。

讚 · 回覆 · 3月22日 10:17

法界遊子 請叫我遊子就好,謝謝妳唷!

讚 · 回覆 · 1 · 3月22日 10:30

俞讚金的相片。

收回讚 · 回覆 · 2 · 3月22日 10:21

 

法界遊子 這幅圖的意境是說:

當一個人的疑情若無法解開的時候(右半邊臉),就會如酒醉般的迷糊(整張臉),最後就會變成「左邊臉」…低頭喪氣的那個樣子了……。^^

讚 · 回覆 · 4 · 3月22日 10:32 · 已編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界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