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法界遊子  3月6日上午9:59 · 
從「法界論體性用相」的角度來看「心、佛、衆生,三無差别」:
圖像裡可能有植物和戶外
圖像裡可能有室內

陳永寬 週三早安愉快
鄭來也 山櫻花
法界遊子 遊子家的山櫻花正盛開……
鄭來也 幾株而已吧??應該特地買來種的??
法界遊子 才三、四棵而已,但用來報春…已經很足夠了。
鄭來也
法界遊子 ● 心佛眾生 三無差別
◎我們自己的這一顆心,和已經成佛者的心,或其他一切眾生的心,其「體→性→用→相」都沒有差別。
鄭來也
法界遊子
◎一切「心」的「體、性」,都是一樣的。
◎然後,一切「心」的任何「用、相」,其實也都有一樣的「法則」。不會因「佛」、因「眾生」而有差別待遇。
法界遊子 ●一切「心」的「體、性」,都是一樣的。
註:這裡的「一樣」是單純針對一切「心的真如界」而說的,但若以「你、我、他」的「心」而言,其各自「自心」的「體、性」,當然是不一樣。
所以,這裡面的「一樣」與「不一樣」,其語義內容,不能依文解義,一定要依「實相」說法,並加以親証,才可以。
法界遊子 就如說:你的心、我的心、和他的心…,同樣都是心。但彼此的心,卻不是同一個(遊子註:當「心」是一個統稱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說:你的心、我的心、他的心…都是同一個「心」。)
法界遊子 ◎簡單的說:以「體、性」無差別故,其每一個心的「用、相」自然就無差別。
◎也是說:任何一個心,種什麼因,就必然得什麼果!絕不會因佛、眾生,或你、我、他的差別…,然後就違背了「法住法位」的法則…竟而有了不一樣的結果。
◎職是之故,一切「心」,皆以「如是因、如是果」而得以「種如是眾生因,而得各眾生果」,也得以「種如是佛因,而得如是諸佛果」,美哉!
法界遊子 ◎亦以你、我、他…故,以「你不是我、我不是他、他也不是你…」故,彼此渾然有別。
◎亦以「有別」故,彼此「因果」絕不混淆,也才不會亂了各自「體性用相」的純然!然後也才能確保各自「法住法位」的「體性用相」是怎樣的…絕不會有差別!
◎以「有差別」故,才有「無差別」的論說。也才有「不一不異」的妙法。
◎以本來就是不一的「差別」故,我們才有辦法如實了解「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真正義理,也才不會在「不異」處…錯解「三世一切佛」是怎樣的「共同一法身」。
◎「心」的「體、性」雖不異,唯以各人皆有各人的「妙用」故,於是我們皆依各自「如是因、如是果」的方式,成就了大家現在所擁有的「自相」。
◎也可以因每個人皆具有一切「法」的「妙用」,進而「法界一體」,並証入「三世一切佛 共同一法身」的「共相」妙境。

Kiat Wah 千年萬劫古今同
無明妄識掩歸路
因果路上今覺醒
難得自性歸如來
一心佛性念彌它
遊子兄,早安吉祥!
法界遊子 Kiat Wah 兄,早安!^^
葉子匯 午安愉快
邱奕鎮 法界遊子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在跟本土,你就不明白,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法界遊子 奕鎮兄,遊子不太了解你的明白。
你是問遊子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在根本上,你就不明白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是這樣沒錯吧?
請奕鎮兄直接說明你的明白即可,然後讓有緣見者,或可得個受用。感恩!
總之,請不必太在意遊子的喃喃自語!是盼!^^
邱奕鎮 法界遊子
心就是佛,佛者如來是也,如來就是法界,法界就是眾生界,如來者,故名眾生,故知法界。
法界遊子 奕鎮兄是說諸「遊子」就是「法界」,故名「法界遊子」嗎?讚!如是!^^
法界遊子 因而,若從「心的體性用相」來說,「心、佛、眾生」,其「心」的「體、性」當然都是一樣的。
然而,「佛心」與「眾生心」之所以不同,其差別就是這個「心」…在依他起「用」之時,以不同的「心用」故,竟而有了不同的「心相」。
眾生以「妄識執見」故,此妄識執見之心用…就有了「遍計所執之心相」產生。
佛以「空覺」故,此空覺之心用…就能顯現出「清淨無染之心相」。於是……
法界遊子 上面是從「唯心」的「心用」與「心相」…來論「佛」與「眾生」的差別。
但若從「心物相應」的角度來論……
因為有「物」被相應的關係,於是「佛與眾生」就有了更不一樣的差別。
同樣以「不同的心用」故,眾生的妄識執見,就會用妄識執見與「外境」相應,於是以「識色相緣」的方式…成就了生生滅滅的「五蘊身」。
佛則以「空覺」的清淨見,以無「妄能妄所」的心物無間方式…成就了不生不滅的「如來法身」。
法界遊子 因此,若我們能從「心物相應」的角度來看這個心物相應的「用」與「相」,我們將會發覺更廣義的「無別」是什麼意思。
這個「無別」就是:「心物」有怎樣的相應(用)…就會有如響斯應的『法』相…出現。
這就是「法住法位」的意思。
也正是《楞嚴經》裡面所說的「一切根塵陰處界 皆如來藏」的真實義!

法界遊子 註:以「心就是心 物就是物」故,以「心物本有」故,《楞嚴經》說「識大、見大」,「地大、水大、火大、風大」等六大,皆如來藏。
以「心物不相在而空覺」故,亦以「空覺」故,非心非物,因此,《楞嚴經》說空大如來藏。
以「心物相應就是法」故,此「法」從來法爾如是,以「法住法位」故,《楞嚴經》說「一切根塵陰處界 皆如來藏」。
以能所雙泯故,以「空覺」而心物無間故,此無間而「即心即物」的有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就是共一「大圓覺海」的如來藏。

法界遊子 以「如來藏」故,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妙哉!
註:「三」就是「不一」,「無」就是「不異」,以「不一不異」故,「渠今正是我 我今不是渠」!
而此唯「我」獨尊之義……,「法界大圓」能知,妙矣哉!妙矣哉!
法界遊子 ●「渠今正是我 我今不是渠」
◎這句話用白話來解釋就是:一切眾生都是佛(我),但是佛(我)卻不再是眾生。
法界遊子 ◎也可以這樣解讀:一切「心之外的外境」都可以是「我」,但是「我」卻不是「此心之外的那個外境」。
法界遊子 能如實了知這個道理,將有能力如實了知「三世一切佛 共同一法身」是怎樣的不一不異,絕不會在一與異之中…強說什麼只有同,或只有不同。以「三世一切佛」故,以「共同一法身」故,以「法身就是心物相應而無間」故,以「渠今正是我 我今不是渠」故,以「你我之〝體〞有別,而其〝性〞無異」故。
杜根祈 心 佛 眾生三無差別,是在先天的說法。由後天修入先天是要很久的功行才能作到,在後天人類行為是分別心固執難改,體性用相也要有方便法切入。
法界遊子 然也,所以,「體→性→用→相」的這種理路,既是原理,也是進路。
既然「體、性」在先天上…本來就如是無別。
而「相」又是依「用」而法爾如是的被定位(也就是法住法位,或言如是因、如是果)。
那麼,一切修行方法,其重點當然就是在如何「用」了。
也就是說,我們要如何「修行」,這就得靠我們自己如何好好的「心用」了。
而這個「如何用」,在前幾天的貼文中,已經略有說明。

Kiat Wah 覺醒菩提本無樹
心如明鏡何須台
萬緣放下無一物
心物不應無塵埃
杜根祈 菩提無樹如何栽
鏡台不拭如何白
六祖先天靈來載
凡人勤練再生台
法界遊子 .
心物本有不必栽
無邊虛空是舞台
相應成法處處在
法若圓成皆無礙
杜根祈 不栽無台風飄搖
宿世流浪六道來
法界遊子 .
本有不栽是如來
無台之台觀自在
宿世流浪得妙義
命運註定圓覺海
邱奕鎮 杜根祈
不會菩堤不見樹
到了根祈栽大煙
杜絕六祖老來顛
夢幻來世杜根祈
杜根祈 "文盲六祖題壁詩
分明載靈起文思
壇經轉來僅八識
千年跟隨輪迴出
邱奕鎮 社根祈
六祖圓寂仙女來
來接文盲不識字
現界五層大自在
汝等不識方中鏡
愛心蓮
杜根祈
六祖隱遁十五年 低心下氣勤培德
正智得開出世間 開宗立脈大宗師
那像汝等有一點神通就唯恐世人不知?鐵定往下沈淪。
Kiat Wah 雖言惠能不識字
頓悟先天本自有
自性彌陀天天在
真如佛心藏心中
邱奕鎮 說的好聽不見性
即性返聞無聲音
知與未來初於中
不空無知無不知
.
法界遊子 艾草又長出來了……,可以先泡個艾草熱水澡。^^
圖像裡可能有植物、戶外和大自然
法界遊子 水是有點太熱……,量一下血壓……
155/137,p:115,天啊!血壓計是不是壞了?
再量一次……
92/56,p:112……
哈,血壓計沒壞,而是在警告說…真的要好好保重身體才可以……。^^
鄭來也 我媽160 80幾都沒在叫了
法界遊子 真是老當益壯!^^
鄭來也 ,p:115,???
鄭來也 賣脖嗎??
法界遊子 那是心跳。
鄭來也 那心跟比較高,太表比較虛吧??要給一生調理一下
法界遊子 血壓計比較虛啦,真不給面子,所以要調整一下裡面的數字才可以……
哈,開玩笑的!
所以,看醫生,沒有用啦!要給醫生看,才是正道。^^
鄭來也 脈脖太高,可能血氣太虛不穩,或平血,
法界遊子 醫生說,泡澡之後,血管會擴張而放鬆,所以血壓 92/56 算是正常,只要不暈倒長睡就好。^^
鄭來也 低壓太高了
鄭來也 155/137
鄭來也 我要買爸媽的便當了!
法界遊子 哈,沒辦法,血壓計碰到遊子這種身體也會秀逗的。
自從出院之後,遊子就沒有福氣吃晚餐了……。因此,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卻又是很有福氣的…省下了很多的麻煩……^^
晚安!
鄭來也
李一如 早安吉祥如意。
.
法界遊子 從「心就是心 物就是物 心物相應是名法界」這句話,我們將可以更深入的看到…更細膩的「法」則:
「心物相應則成境,心境相應則成事,心事相應則成理,心理相應則成法,心法相應則成萬法,萬法與萬法相應則成不可思議法界。」
法界遊子 以「心物相應則成境,心境相應則成事,心事相應則成理,心理相應則成法,心法相應則成萬法,萬法與萬法相應則成不可思議法界。」故,以「心、物、境、事、理、法、萬法、法界」之次第歷然故,那麼想要看懂「華嚴宗所立的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的「理體、事相」應該可以在「心物相應」的法則中…盡收眼底的。
法界遊子 唯,以「理體、事相」故,以傳統「體→相→用」的理路故,我們也要知道,其論法內容…和法界論「體→性→用→相」的論述角度…是不太一樣的。尤其是那個「用」的語義…更是有著很明顯的不同……
法界遊子 不管如何,遊子相信,只要能了解「法界論 體性用相」的理路,未來的學人將可以很迅捷的深入佛法大義,不會在「理體」中被「理」所抽象而變得虛無縹緲,然後可以在「相用」中,能因「不生不滅的本有」而展現出一切法爾如是的功德力。
法界遊子 註:「體相用」的「用」是指…「相」的功能效用。
「體性用相」的「用」則是指…此「體性」因能「依他」而起了相應的作用…然後才形成了相。
也就是說,「體性用相」的「用」,其重點是在「相應作用」而不是指「功能效用」。
法界遊子 然後,「相」當然亦有「相」的體性用相,也就是說「相」也有更細膩的「相體→相性→相用→相相」的內容,於是這時候「相用」的語義…概略就相當於「體→相→用」那種理路的「相用」了。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4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界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