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本來就活在「法界」的「法爾如是」之中。
但,想要確認「法爾如是」,就要先有能力「自內証」才可以。
以「自內証」故,也才能如實看到「物」(外境)的体性用相,然後我們也才有能力再藉由「物界」的「實相」…再度返觀這個「心」…到底是怎樣的「妙明真心」。(註:藉用「物的体性用相」更深入了解「心的体性用相」,然後確認「妙明真心」的「心体」(体性)…果然是怎樣的「無無明」。)
以心物的「体性用相」一如故,此「心」能以「無無明」的方式「無無明盡」的…與一切外境相融無間而「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就是「如來法身」。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法界遊子 所謂的「自內証」,就是「心」要從「法界」的「心物相應」中先行「解脫」出來,不再「識色相緣」的…被「物」(外境)所糾纏……

然後,才有辦法…旁觀者清。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5 · 8月9日 9:36 · 已編輯

 

法界遊子 以「識」「色」不再相緣故,「心就是心 物就是物」,「心物不相應」就是「萬法皆空」。

以「萬法皆空」故,能明見一切「妄相」的成因。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3 · 8月9日 9:42

 

法界遊 以「明見」故,「妄識」成空。

於是了知:無明實性即佛性。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3 · 8月9日 9:43

 

法界遊子 再來就是要「破一切無明 証一分佛智」。

也就是:

以「自內証」故,也才能如實看到「物」(外境)的体性用相,然後我們也才有能力再藉由「物界」的「實相」…再度返觀這個「心」…到底是怎樣的「妙明真心」(無無明)。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3 · 8月9日 9:46

 

法界遊子 ●再藉由「物界」的「實相」…再度返觀這個「心」

◎這就是菩薩道「無緣大慈 同体大悲」的進路。

◎然後…得以「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3 · 8月9日 9:51

 

法界遊子 最後「心物合一」的覺行圓滿……

註:以心物的「体性用相」一如故,此「心」能以「無無明」的方式「無無明盡」的…與一切外境相融無間而「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就是「如來法身」。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3 · 8月9日 9:55

 

法界遊子 亦以「無無明」故,能了知此心在「無明」之時,是如何用「心物相應」的方式成就整個「法界」。

於是洞見整個「法界大圓」的實相……。

起點與終點,無異!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3 · 8月9日 10:01

 

法界遊子 起點就是終點……

從「智慧」的角度來看,就只在「覺」與「不覺」的差別而已。

從「自內証」的角度來看,其差別就在「解脫」與「輪迴」而已。

但若從「法界大圓」的法度來看……就只是:法爾如是!

然後……

然後,三世一切諸佛,才得以於「當下」…「同登華藏玄門 共入毗盧性海」。(註:未來佛,就是指現在的一切有情眾生。)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3 · 8月9日 10:09

 

法界遊子 諸佛不妄語,亦不欺遊子,妙哉!讚嘆!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3 · 8月9日 10:11

 

柳浵浵 早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1 · 8月9日 9:32

 

張秀枝 體性用 。。。相 !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3 · 8月9日 9:58

 

法界遊子 然也!

有体,必有体之性。

有性,則能起其用。

有用…起作用之後,必成其相。

因而,智者必有能力從「相」反推而洞見:其用、其性、其体!

然後了知:若無「体」,那麼一切「現相」都只是龜毛兔角。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5 · 8月9日 10:18

 

林國裕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多寶如來

嗡 嘛 呢 貝 咪 吽......查看更多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3 · 8月9日 10:18

 

張秀枝 所以 您 腳呼吸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4 · 8月9日 10:21

 

法界遊子 從「能量學」的角度來看,腳…當然也在呼吸。^^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2 · 8月9日 10:36

 

張秀枝 知識 !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2 · 8月9日 10:38

 

法界遊子 知識不礙實相。「實相」能了知一切「知識」的原理。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3 · 8月9日 10:40

 

張秀枝 開心就好 !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3 · 8月9日 10:41

 

法界遊子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2 · 8月9日 10:42

 

張秀枝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1 · 8月9日 10:44

 

張秀枝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1 · 8月9日 10:45

 

法界遊子 其實,只要能確認「心不是物」或「心就是心 物就是物」,那麼就能確定「心」「物」可以是各自存在…而彼此不相礙的「獨立個体」。

然後,「心」也才有辦法証入「識色不相緣」而得解脫。

就如:「我」不是「你」也不是「他」故,於是我們都具有專屬於個人的「体」。而這個「体」不必是什麼「形体」,就只是你我「相異」故,因果「不相混」故,就必然有「專屬於自己」的「体」。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5 · 8月9日 10:35

 

張秀枝 各屬各的自然 !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4 · 8月9日 10:39

 

法界遊子 就是各屬各的自然,卻又可以「相應而如一」,此中之妙,妙哉!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5 · 8月9日 10:42

 

張秀枝 應 也是應自己意識

與自己親證的部份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4 · 8月9日 10:43

 

法界遊子 「法爾如是」就是如是如是的「相應」之法。然後:

從「智慧」的角度來看,就只在「覺」與「不覺」的差別而已。

從「自內証」的角度來看,其差別就在「解脫」與「輪迴」而已。

但若從「法界大圓」的法度來看……就只是:法爾如是!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4 · 8月9日 10:47

 

張秀枝 法界大圓

依然有其大圓高低位階

而異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4 · 8月9日 10:52

 

法界遊子 由點看圓,自然有高低。

由圓看點,了知高低之義而法法平等。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4 · 8月9日 10:56

 

法界遊子 以「心」「物」可以相離故,「心」能以不被糾結而旁觀的角度,如實的洞見「物」的体性用相。然後了知「相」可以因「不起用」而「空」。進而完全了知:能讓此作用的因緣改變了,那麼「相」就跟著改變。然後了知「相」具有怎樣的「空性」。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3 · 8月9日 11:25

 

法界遊子 註:這裡的「空性」和「空」是完全不一樣的語義,若搞混了,就會錯解空義。

只要不搞混,我們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有人會用「空性」的角度來論「物相」之「本質」…就是「空性」。所以其「相」之當下之「体」性…就是「空」,然後說此「物之本質」為「空」。

也有人用「心物不相應」的「空」來論「物」之「本体」是怎樣的「本有」。

簡單的說:此体非彼体。所以這兩個「体」的定義其實是完全不一樣的。

然而,頑空的人 就會用「彼物相之本質」來破此「物之本体」。天啊!一個是「物相之理述」一個是「實相之体的本然」,竟然可以在他們的邏輯上破得那麼有學問?真是奇哉?

所以,只要搞懂上面那兩種不同內容義的論述,其人必不會落入「頑空」的誤區。然後可以洞見「物」的体→性→用→相…是怎樣的法爾如是。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4 · 8月9日 11:46

 

法界遊子 自內証之後,就是要藉用「物的体性用相」來返觀「自心的体性用相」,然後…也才有辦法確認「妙明真心」是怎樣「体性用相」的「体」。

否則,光用「物空」的角度就想要了解「心」,說真的還千重山萬重水啊!

要不然,已經解脫的菩薩行者,就不用再「行深般若」來「破一分無明 証一分佛智」了。……(略)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4 · 8月9日 13:00 · 已編輯

 

法界遊子 了知「心」的体性用相之後,再回觀外境之「物」的体性用相,就可以一目瞭然。

然後確認:為什麼「物」界…從本以來就是涅槃!

是的,原來「物」就是用它的「涅槃相」來讓「心」可以返觀到:「心」從來就在「涅般相」中在体驗「涅槃」……。

然後了知一切「心」(有情眾生)果然皆在「涅槃相」之中……。

然後了知:貪瞋痴就是涅槃!

………(略)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4 · 8月9日 13:01 · 已編輯

 

法界遊子 以「心之体性用相」和「物之体性用相」其理趣完全可以一如故,「心物相應」才可以彼此無間的「法界一体」。

然後以「如來法身」故:有情無情同圓種智!

……(略)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4 · 8月9日 12:11

 

法界遊子 ………(略)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1 · 8月9日 12:12

 

翁素貞 遊子 感恩分享深入好文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2 · 8月9日 13:09

 

翁素貞 萬德莊嚴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2 · 8月9日 13:09

 

法界遊子 其實,這幾天所說的「法界大圓」,說真的,不太容易懂……

更何況這也只是遊子的一種戲論而已,不必太在意。且當做茶餘飯後的玩笑話來看就好。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2 · 8月9日 13:20

 

下接:法界大圓…遊子式的戲論(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界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