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所雙泯」,一般的解釋大概就是:沒有能取的主體,也沒有被擁有的客體。
這樣的解釋,原則上是沒有錯啦!但是,說真的,我們到底能懂多少?如果沒有實証經驗的人,我想十之八九都會落入文字的誤區裡面去吧?
因為在「能所」的語意之中,我們很容易落入「主体」與「客体」的謬思之中……。
然後就誤認為:沒有主体與客体。
這時候,如果再加上頑空思想的話,那麼「沒有」的語意…就會更被凸顯出來,於是 就更坐實了他們「一切皆空」的空空之見!

法界遊子的相片。
法界遊子的相片。

 

法界遊子 「能所雙泯」的語義真的就是「沒有能取的主體,也沒有被擁有的客體。」嗎?

如果,主体與客体本來就是存在的,那麼我們又會如何來解釋「能所雙泯」的語義呢?

我想,我們應該會更細心一點,然後…才不會那麼草率的… 一下子就把主客体給否定掉吧?

讚 · 回覆 · 4 · 9月7日 9:15

 

法界遊子 遊子的意思是說:我們一定要先承認「主体」「客体」是怎樣『如實的存在』,然後才有能力用怎樣的「証量」來讓主体與客体『在証量中消失』!

而這個「如實存在」其實就是:心就是心 物就是物。

讚 · 回覆 · 4 · 9月7日 9:31

 

法界遊子 如果「主体」與「客体」消失得太快,我們將會藉用被自己否定掉的「沒有心也沒有物」的這種觀念…來証入「能所雙泯」的境界,那麼………。

說真的,這樣是會比較快些啦!只是不夠紮實而已!(註:有「自我催眠」的成效在裡面。)

其實,「不夠紮實」……是一件很嚴重的事!

因為,最後將會以「不夠紮實」的原因,落入「能所雙泯的妄識」之中……。(也就是:將會以「妄識」的「頑空」為「真」,然後………)

這種人到最後將會創造出「能所雙泯的妄識法界」出來自嗨,於是……自己玩他自己虛無飄渺而頑空的把戲!

讚 · 回覆 · 3 · 9月7日 9:56 · 已編輯

 

法界遊子 就在「有」裡面「空」,這才是真功夫!

若是在「自以為空」裡面「空」,那這就是一種「自我催眠」了!

這種「自我催眠」將永遠無法了解什麼是「空有不二」!

只是………

「在有裡面空」……,這好像是很傷腦筋的一件事?

不是嗎?「有」就是「有」,要怎麼「空」?所以這真的是很傷腦筋的一件事,沒錯!

…………

其實,只要有一點點傷腦筋,那麼這個「一點點的傷腦筋」就已經証明這個人還不懂「空義」,因為他的「空」就是要把「有」空掉才可以是「空」……。

然而,這種「否定式的空」…其實就已經是「頑空」的一種徵兆了!

頑空的人,將沒有能力…於當下空有不二…而明見法住法位!

讚 · 回覆 · 4 · 9月7日 10:59 · 已編輯

 

法界遊子 簡單的說:主体和客体本來就是存在的。

如果本來就「不存在」,那麼我們根本沒有必要花那麼大的功夫去「能所雙泯」!

所以說:要在「有」裡面「空」,這才是真功夫!

然後了知:能『泯』的是那個「妄識」,而不是「本來存在」的那個「主体」(心)與「客体」(物)

讚 · 回覆 · 剛剛

 

許宏昌的相片。

收回讚 · 回覆 · 3 · 9月7日 9:33

Yen Nee 南無阿彌陀佛

收回讚 · 回覆 · 2 · 9月7日 9:37

 

Kiat Wah 心是主体,物是客体

心就是心,物就是物

祝早安吉祥!

收回讚 · 回覆 · 3 · 9月7日 9:42

 

Tong LE 心是主人,塵是客人😄

收回讚 · 回覆 · 2 · 9月7日 9:44

 

法界遊子 「塵」是客人,「外境」也是客人,「物」也是客人。

只是這三個客人 不是同一個人就是了。

對「主人」而言,雖然都是「客人」,但只因為客人的「不同身份」故,於是這個「所」…在「能所雙泯」的語義中…就有了不同的內容!

也就是說:「能所雙泯」因著三種不同的「客人」,至少就有了三種不同的語義!

而這些語義都很類似,但卻又是一層又一層的不一樣,所以如果跳過其中的某一層,那麼跳躍思惟的結果就會把「三個客人」錯當成是同一個客人了。然後……若這樣就想了解「能所雙泯」的真正涵義,說真的可能就困難重重了……

讚 · 回覆 · 5 · 9月7日 10:10

 

陳素幸 讚!

收回讚 · 回覆 · 2 · 9月7日 10:17

……(略)

 

法界遊子 ●「能所雙泯」的語義真的就是「沒有能取的主體,也沒有被擁有的客體。」嗎?

◎如果我們一下子就把「能所雙泯」的重點放在「主体」與「客体」上,那麼我們可能就先喪失了一個很重要的根本,更別說往後的進路了……。

◎所以這句話的最初重點並不是在「主体」與「客体上」,而是在「能取」與「所取」的這兩個心理狀態上!

◎「能取」的…是「心」,「所取」的…其實也還是「心」。

◎「能取」就是指「能執的那個執取之性」,「所取」是指「被心所應而產生的那個心理狀態」也就是「所執之相」。

◎「能取」與「所取」的這兩個「性、相」,其實就是「能執」與「所執」,簡單的講…就是指我們的『執念』!

◎只要能斷除「執念」,那麼「能執」與「所執」的「執」就會消失。

◎也就是說:只要能斷「我法二執」,那麼「能取」與「所取」就不見了,於是我們說:「能所雙泯」!

◎這就是「能所雙泯」的第一個層次的語義。

◎如果我們連這個第一個層次的語義都還不懂,那麼接下去更深入的「能所雙泯」的內容…將會是一塌糊塗!

◎所謂的「一塌糊塗」就是:那個人可能會「懂」得什麼是能所雙泯,也「知道」如何解釋,但其本質上 卻是完全的不懂!也就是說:一個只懂得「依文解義」的人,他根本就完全不懂什麼是「能所雙泯,甚至連錯解了 都還不知道,所以說…一塌糊塗!

讚 · 回覆 · 3 · 9月7日 11:31 · 已編輯

 

法界遊子 是「執」消失了,不是「能」「所」消失了。

然後,先了解這一層次的義理之後,我們才有辦法再藉這個還沒有消失的「能、所」再說下一個層次的「能所雙泯」!

「能」怎麼可以消失呢?「能」一消失,我們就什麼都「不能」了。也就是說,只要「能」一消失,就沒有接下去的任何一種進路了……。

「所」又怎麼可以消失呢?只要「所」一消失,那麼「能」就不必有任何作用了,這樣又怎麼有能力運用「一切法」(外境)來「行深般若」呢?

所以,先把「能執」與「所執」的「執」消失再說吧,至於「能」「所」真的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然後才有辦法真正的達到「能所雙泯」。

讚 · 回覆 · 3 · 9月7日 13:56 · 已編輯

 

Tong LE 第一批客人叫法塵

收回讚 · 回覆 · 2 · 9月7日 12:04

Tong LE 第二批客人?不是客人,是店員。

收回讚 · 回覆 · 2 · 9月7日 12:10

 

法界遊子 第三批才是真正的「客人」。(註:第二批客人,介於第一和第三批客人之間。)

所以第一批的六塵緣影,其實還只是「自己」而已。

但,為了找到「自己的本來面目」,所以我們要在「自己的心」裡面…先把「自己所認為」的那個「客塵」(六塵緣影)…當做是「客人」的請出去,然後我們的「妙明真心」才有辦法真正的當家做主!

因而我們必須知道:「能請」的那個「能」是不能消失的。只有「能執影塵而成為有」的那個「能執」…也就是『妄執以為有塵影的那個執取』…可以消失。

註:能性的「能」若消失,以後就根本沒有能力『覺』了,然後就只會變成槁木死灰而已!

讚 · 回覆 · 1 · 9月7日 13:17

 

Tong LE 第一批的六麈緣影,是第二批我執外塵

真正的塵是根本內塵

讚 · 回覆 · 1 小時

 

法界遊子 ●真正的塵是根本內塵

◎所以這個「塵」…我們是可以用「破執」的方式來掃掉的,然後得以「心內無塵」。

以無「法塵」故,我們這個主人(心)…就能如如實實清清楚楚的看到外在客人的真面目…也就是:「萬物」的本來面目。

讚 · 回覆 · 2 · 1 小時

 

李董 午安吉祥。

收回讚 · 回覆 · 2 · 9月7日 12:12

劉唯心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收回讚 · 回覆 · 2 · 9月7日 13:03

王福 南無阿彌陀佛

午安愉快

收回讚 · 回覆 · 2 · 9月7日 13:08

 

下接:在「有」裡面「空」(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界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