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討論會~
《由於眾生最初一念妄動而起無明業相,無明力轉本有智光為能見相,轉靈明的真空為晦昧頑空,名境界相。能見相以境界相為所見,在昏暗的頑空之中,結暗境而成地水火風四大的色法。因四大而變起山河大地。四大的色法又與心法和合而成有形相有思想的眾生》
這段話,似乎就是在說…山河大地就是「如來藏」所生……?
●《色心諸緣唯心所現。云何所現。世尊明告。妙性本明。良由不覺。迷為頑空。頑空與無明和合。結暗為色。有器世間。》
《 用此攀緣為心。則決定惑為色身之內。而安知色身外洎山河大地咸是妙明心中所現物耶。 》 ⋯⋯

更多

 

鄭來也 四大和合有大的隨綠不變~不變隨緣~也就是四大有物的本有性~還有合和性~那虛空也是本有性~也就是心和物相應的那個物的本有~
1月10日 19:15 · 

鄭來也 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如來藏本來就是有的~不因為把色分解空了,如來藏才會出現~所以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遍法界~
1月10日 19:19 · 

鄭來也 這樣看來心是心~物是物~不可說如來藏生萬有~只能說妄識生出山河大地~如來藏性具萬有的的山河大地一真法界~當然妄識也是如來藏所變現~所謂真假一元論~
1月10日 19:53 · 

鄭來也 雖然四大是因緣和合但他的体性也就是法性不變~所以物質不是我們如來藏所生出~
1月10日 20:10 · 

鄭來也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這個是指因緣生~自然生~六識所生~不是如來藏生萬有~如來藏只能性具萬有~
1月10日 20:14 · 

鄭來也 所以有人主張如來藏能生萬法~還是要看他怎麼生的才可以~不可混搖在一起~
1月10日 20:16 ·

法界遊子 略看了一下楞嚴大意……是有點讓遊子驚奇……
怪不得很多佛學人士會說「如來藏能生萬有」,原來是有所本的。
也就是說,光從楞嚴經的「表面意思」來看,確實會讓人認為「山河大地的確就是從如來藏所生的」,於是……………
沒辦法,楞嚴經確實是這麼寫的……,所以我們不能說別人這樣解經有什麼錯……。
還好,遊子有「法界論」,所以才懂得用另外一種角度來看楞嚴經,要不然鐵定會和大家一樣,被楞嚴經所迷糊而有了同樣的錯解……
今天忙,且等明天有空再說……
註:今天有十幾年未見面的朋友突然來訪,哈哈,他竟然說,千字佛如果要開畫展…記得一定要找他……。天佑遊子,看來開畫展的因緣有可能會成熟哦?只是目前還不知道這位朋友的能力到哪裡就是,以後再說囉,反正時間還很長,不急。^^。
昨天 1:11 · 

鄭來也 哈哈哈~正覺不是我的對手了~原來如此~勘破~
昨天 1:12 · 

鄭來也 有人說楞嚴經是偽經~我的看法是好的檢起來~壞的擺一邊~是真是假沒那麼重要~
那天在網路看大乘起信論的白雲講解的視訊講說~那個千佛山~的白雲禪師說~
大乘起信論有人說偽經~我們先不管真假~
真假並不是很重要~這經帶給你什麼生活啟示~及解脫痛苦才是重點~
後面是我說的~我要的法界實相~才不管誰說佛說什麼~況且一耳傅耳,多少會失真~好的檢起來,懷移的放一邊~跟各佛經比對~找出真正的實相來~這才是我的法界實相的佛經~而不是書中的佛經~因為每人都有法界實相的佛經~自己才是法界主角~
昨天 3:02 · 

法界遊子 是的,看任何經典首先就是要看和自己相契機的,然後再一門深入,這樣就可以一理通萬理通……。
所以先不管是不是偽經,就如 來也兄所說:「 好的檢起來~壞的擺一邊~是真是假沒那麼重要~ 」
另外「 ~自己才是法界主角~ 」這也已經說明了,我們應該要怎樣去讀佛經……
遊子很少看佛經,昨天算是最認真的一次了…好好的看了一下「楞嚴經巻三」後半段……。
昨天 18:34 ·

法界遊子 是很想很想寫一篇長篇大論來演譯一下「楞嚴經巻三」裡面所說的「如來藏」,但…真的時間不夠用,只能等春節過後 有時間再說吧!
現在只能用很簡略的方式把重點說出來……
昨天 18:46 · 

鄭來也 唉唷~遊子如果講解的楞嚴經一定有很獨特的見解跟別人可能很不一樣@@!!
昨天 18:54 · 

鄭來也 所謂滴~邪人說正法~正法變成邪~正人說邪法~邪法變成正~
昨天 18:55 · 

鄭來也 那正人說正法會變怎樣@@!!
昨天 18:56 · 

法界遊子 「楞嚴經巻三」在演說「七大」的重點就在這七句話裡面:
● 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遍法界。
● 汝猶不知如來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淨本然,周遍法界。
● 汝尚不知,如來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淨本然,周遍法界。
● 汝宛不知如來藏中,性風真空,性空真風,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 當知現前地水火風,均名五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阿難。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來藏。當觀虛空,為出為入,為非出入。汝全不知如來藏中,性覺真空,性空真覺,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 若見聞知,性圓周遍,本不動搖。當知無邊不動虛空,并其動搖地水火風,均名六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阿難。汝性沉淪,不悟汝之見聞覺知,本如來藏。汝當觀此見聞覺知,為生為滅,為同為異。為非生滅,為非同異。汝曾不知如來藏中,性見覺明,覺精明見,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 當知了別見聞覺知,圓滿湛然,性非從所。兼彼虛空地水火風,均名七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阿難。汝心麤浮,不悟見聞,發明了知,本如來藏。汝應觀此六處識心,為同為異,為空為有,為非同異,為非空有。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識明知,覺明真識,妙覺湛然,遍周法界。
.
在這「七大」(地、火、水、風、空、見聞覺知、識)的七句話裡面都有一個「共同的義理」在,那就是:皆如來藏。
也就是說:「地」的當下就是如來藏,「火」的當下就是如來藏,「水」的當下就是如來藏,「風」的當下就是如來藏,「空」的當下就是如來藏,「見聞覺知」的當下就是如來藏,「識」的當下就是如來藏,而這個『當下』是和「因緣」完全扯不上關係的。但是我們卻一直把這「七大」當做是因緣來看……
簡單的說,若還把這「七大」當做「因緣」來看,那麼就和阿難一樣的「不知如來藏」了,也就是說,我們都錯過了「如來藏」清淨本然 周遍法界的不可思議!
.
昨天 20:46 · 

法界遊子 由於「地、火、水、風、空」的關係,我們也確實可以說「世界國土 山河大地」皆如來藏……。
義理是這樣演譯…絕對沒有錯,但就是在「沒有錯」的這裡,竟讓很多學者錯解了「如來藏」的語意!於是把「世界國土 山河大地」都解為「就是如來藏所生」……。(註:這是從「一切根塵陰處界,皆如來藏。」的角度來解說的。)
但「真相」是這樣嗎?
.
說到這裡,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不懂法界論的人 至此若還不能把這個糾結的問題找出來,情有可原,但懂得法界論的人,若還看不出癥結所在,那就該打屁股了!^^
先忙去,有空再回來……
昨天 19:35 · 
 

#########################( 於2021.10.30.補充說明 )
Snmr Miri
●由於「地、火、水、風、空」的關係,我們也確實可以說「世界國土 山河大地」皆如來藏……。
義理是這樣演譯…絕對沒有錯,但就是在「沒有錯」的這裡,竟讓很多學者錯解了「如來藏」的語意!於是把「世界國土 山河大地」都解為「就是如來藏所生」……。
(註:這是從「一切根塵陰處界,皆如來藏。」的角度來解說的。)
但「真相」是這樣嗎?
.
◎這句話的語意不明,潤飾如下:
◎由於「地、火、水、風、空」的關係,我們也確實可以說「世界國土 山河大地」皆如來藏……。
《楞嚴經卷三》有關「如來藏」的義理是這樣演譯…絕對沒有錯。但就是在「沒有錯」的這裡,竟讓很多學者「如阿難的執於因緣」而錯解了「如來藏」的語意!於是,把「世界國土 山河大地」本來「就是如來藏」的本義,都再畫蛇添足的用「因緣法」來解釋為「就是如來藏所生」……。
◎註:「就是如來藏」,這才是《楞嚴經卷三》的真正語義。若還擔心別人錯解「因緣」的再用「因緣法」來解釋「一切根塵陰處界 皆是如來藏所生」。那就會錯解「一切根塵陰處界 皆如來藏」的本義,無法直搗「如來藏」的本懷。(然後,就又落入「因緣法」之中。)
◎所以,佛陀是很慎重的在闡明「如來藏」義,但並不是在否定「因緣」法。當時,之所以會「否定因緣」,那是為了要阿難能「換個角度」來洞見「皆如來藏 周遍法界 本不生滅」才這麼說的。

Snmr Miri
註:很畫蛇添足的解為「皆是如來藏所生」,從「因緣法」的角度來看,當然沒有錯。但,我們也要知道《楞嚴經卷三》的本義…並不在此。
#########################

鄭來也 讚讚讚讚~這比蕭老大高一等級~立你為九地菩薩~
昨天 20:35 · 

法界遊子 終於找到這裡來了,不是才一天而已嗎?怎麼這一帖就沉到這麼下面來了?
5小時 · 

法界遊子 由於還很忙,所以還是儘量略說重點就好……
不過…時間不夠用也很好啦!這樣可以讓來也兄多一點時間參究和發揮,遊子才不會自顧自的 唱獨角戲……
5小時 · 

法界遊子 再把昨天的那七句話濃縮一下:
● 性色真空,性空真色,
● 性火真空,性空真火,
● 性水真空,性空真水,
● 性風真空,性空真風,
● 性覺真空,性空真覺,
● 性見覺明,覺精明見,
● 性識明知,覺明真識,
然後再加上前面 阿難尊者白佛言:「 如來常說和合因緣,一切世間種種變化,皆因四大和合發明。云何如來,因緣略然,二俱排擯。我今不知,斯義所屬。 」裡面的『云何如來,因緣略然,二俱排擯。』
我們可以知道經文裡面所談的「七大」根本無關「因緣」,而是完完全全的「當下即是」,這和「因緣」完全扯不上關係……
既然和因緣扯不上關係,那麼如果有人把「楞嚴巻三」的「如來藏」解成「能生七大」或「能生山河大地」那就是一種錯解了……。
因為「能生」就是一種因緣的作用與現象……。
於是,我們可以簡單的說,「楞嚴巻三」所說的「如來藏」就是在說「法住法位的那個 法…性」,而不是在講「心的那個本如」也不是在講「物的那個本有」。
所以此「如來藏」就是指法「性」的意思,而不是指「第八識的那個如來藏」。
此「如來藏」非彼「如來藏」啊!這裡面的語意若搞錯了,那麼楞嚴經就會變成「如來藏能生山河大地」的梵我真常論了……
要知道,這裡的「如來藏」就只是「性」的意思,也就是「体性用相」的那個「性」,根本沒有牽扯到「能生」(体)或「作用」(用)或「相應後」(相)的功能,,它就只是「 清淨本然 周遍法界 」如是如是的…具有這種「性」而已!
這種「性」在「七大」的當下,都是如是如是的「 清淨本然 周遍法界」,然後 「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
4小時 · (遊子註:這是從「如來藏性」的角度來解釋的,但事實上,這裡的「七大」講的就是:心大、空大、物大,本有。)

鄭來也 物的那個本有界不是法性嗎~
4小時 · 

法界遊子 是的,「心有佛性,物有法性」……
所以在語辭的運用上,我們要很明確的知道其語意才可以。
佛性,法性,當在說「性用」的時候,我們要確知它在表明什麼。
但是,當「佛性」就是指「如來藏」的時候,或…「法性」就是指「本有(能量)」的時候,我們也要有辦法分清楚才可以,否則馮京就變馬涼了……
4小時 

鄭來也 法性跟能量不等吧~
4小時 ·

法界遊子 ● 法性跟能量不等吧~
◎ 所以以後用「法界論」的理論來看「佛經」將會非常清楚佛經的語意,不會模稜兩可。
因而,楞嚴經巻三裡所說的「如來藏」就是在說任何「東西」裡面都有它們的「法性」,而這個「法性」在法界的任何一個地方都是一樣的,不會在阿彌陀佛的世界就變了,也不會在阿鼻地獄就不一樣了……,也不會在過去或未來就變了,這個永恆不變就在指這個「法性」,以恆常故……不在因緣裡面。
簡單的說:緣起論者的「不生不滅」就是在說這個「法性」。
4小時 · 

鄭來也 所以心和物才有一真法界吧~所以磚說(自心)如來藏的人還是沒辦法達佛位~要心物相應~才能遍法界~
4小時 · 

法界遊子 心本來就是心,物本來就是物。因而「有宗」所論的「(自心)如來藏」其實就是法界論裡的「本如」,而這個「本如」當然是如實的「存在」的……。
而這個如實的「存在」,事實上也包含了「楞嚴經巻三」裡的這個「如來藏」(法性)……,因為「体性用相」一如。因為「法住法位」故。
只是很多人在「体」與「性」的語意上…搞混了……
於是用這個如來藏批評(攻擊)那個如來藏,另一派的人也用那個如來藏來批評(攻擊)這個如來藏,真是打混仗哩!牛頭不對馬嘴……
「事」相和「理」相…竟然可以毫無交集的吵了幾千年……,天啊!幾千年來,有宗和空宗,竟然在「体」和「性」裡面打了幾千年的糊塗仗!
要知道,只要把「体」否定掉了,那就是頑空。只要把「性」否定掉了,那他怎麼會看得懂「体」呢?只要錯解了「楞嚴經巻三」的如來藏,那麼兩方面的人馬又怎麼能看懂楞嚴經呢?好奇怪?
結果到最後…竟把楞嚴經解成了「梵我真常」,或解成了「偽經」,真是有點冤枉……。
是的,若把「楞嚴經巻三的如來藏」解成「第八識的如來藏」,那麼…有宗的人就會變成梵我真常,而空宗的人就會說楞嚴經就是偽經!
(遊子註:但也不能因為把「如來藏」解為「如來藏性」…然後就否定了「本如」(心)和「本有」(物)(如來藏有),果是如此,那也將錯解楞嚴經。)4小時 ·

鄭來也 哇啊~太完美了~可以當十地菩薩了~
3小時 · 

法界遊子 ● 所以專說(自心)如來藏的人還是沒辦法達佛位~要心物相應~才能遍法界
◎ 哈哈,「法界論」將很有可能成為「濃縮版的佛經」……。
◎ 遊子的意思是說,以後的人,只要能看懂「法界論」,那麼他就必然看得懂佛經!反過來說,於佛經能宗通說通而不相矛盾者,必能看懂「法界論」!^^
◎ 開玩笑的啦,就像你那個酒弟一樣……。
◎ 遊子的意思是說,功力夠的人一定有辦法圓說他自己的「法界論」!而他的「法界論」只和他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關,和遊子無關!
3小時 ·

法界遊子 記得以前和涵廣兄對論的時候,他對遊子的「法界論」很感冒,直接批評遊子的「本如」是完全錯解了「如來藏」的語意,然後要遊子好好看佛經……,那時 遊子給涵廣兄的答覆 還特別把他所說的「如來藏性」的「性」用紅色標註起來……,意思是提醒涵廣兄不能用「性」來否定「体」……
哈哈,陳年往事,今日思之竟覺宛爾,而涵廣兄的博學多聞,雖然無法統合,但還是令人佩服就是……。
所以,以後還會碰到很多這樣的涵廣兄來成就遊子,這是沒辦法的事…,感恩囉!^^
3小時 ·

鄭來也 所以我以前說過一句話很有道理~心的如來藏~和物的如來藏~楞嚴經也這麼說~
3小時 · 

鄭來也
沈寶堂 有許多人在學了佛法之後累積了不少錯誤的邪見及習氣

反而比不學佛時還要糟糕

這件事也是我長久以來想糾正佛教徒的錯誤觀念

其中大家有一個很嚴重的錯誤觀念就是:[錯誤的以為自性是指五陰生命'意識或是精神或是阿賴耶識]

其實自性既不是肉體 也不是精神 不是阿賴耶識

而是指萬法'萬象的[本質'法則]

像五大元素地水火風空 或者是石頭'體'銅'塑膠'原子'分子等沒有生命及精神的物質
也有其自性,這個自性就叫[法性]

在有情眾生則叫佛性或法身佛

其實都是同指一件事:就是[本質及法則]

這個本質既不是五陰生命 也不是精神及物質,而是與無常及緣起法則一樣,都是屬於*[法則]

所以佛經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6分鐘 · 讚

鄭來也 佛性有作用~跟法性是不一樣滴~若沒佛性 ~情與無情是無法同圓種智 的~
剛剛 · 讚

2小時 · 

鄭來也 沈寶堂 那是你的想法 宇宙剛出生時地球上沒有人類與眾生存在 沒有佛性 只有法性2分鐘 · 收回讚 · 1
鄭來也 哈哈哈~如來藏今古不變~怎會有這會有這個問題~無限被有限抓走囉~^^剛剛 · 讚
2小時 ·

鄭來也 沈寶堂 楞嚴經本來就說過法性與佛性是指相同的一件事 要不然怎麼會有能所之分時的虛空相存在 佛陀說地水火風空識見七大都是[如來藏自性] 難道你還不懂???1 分鐘 · 讚
沈寶堂 法性就是法身佛啦 要不然諸佛為何有[法性身]???剛剛 · 讚
2小時 · 

鄭來也 沈寶堂 法性就是法身佛啦 要不然諸佛為何有[法性身]???5分鐘 · 讚
鄭來也 法性與佛性是指相同的一件事 ~當然不是同一件事~若同一件你就是無情的石頭裏~若是同一件事~我打石頭~你應該要痛才對啊~^^剛剛 · 讚
2小時 ·

鄭來也 沈寶堂 楞嚴經有說過有情能化成土木金石喔 你真以為有痛覺才叫眾生喔 哈.......... 虛空神有沒有痛覺???2分鐘 · 讚
鄭來也 所以經義不是這樣的囉~請 看法界遊子講的~就能了解現代人錯解楞嚴經的奧義~
2小時 · 

鄭來也 沈寶堂 有情能轉為無情 所以法性與佛性同一自性 楞嚴經:八万四千枯槁乱想,无想羯南,流转国土,[如精化土木,神化金石,华表生精,望夫成石]之类充满世界”
2小時 · 

法界遊子 其實這個「自性」還是要看個人怎麼解,若只是解釋成「法性」那也不周延……
六祖惠能的「何其自性能生萬法」,以「能生萬法」故,這個「自性」很明顯的就是在指「心的這個本如(如來藏)」。
要知道,一切的「法」,都是和「心」相應才有「法」的存在。即:所謂的「“法”性」就是要透過「心」的認知 才可以說有這個「法性」,要不然「物」的「性」也只是如是如是而已,它怎麼會知道它自己的「性」「清淨本然 周遍法界」?而「法性」自己又怎麼會去起一切作用呢?
也就是說,「法性」本身其實與「因緣」毫無牽扯的,就如「楞嚴經巻三」所說的「無法雜合」「非和非合」,所以「法性」又怎麼「能生萬法」或「萬有」呢?要知道……有因有緣,方成世間。
簡單的說:萬物眾生皆具有「自性」(法性),但這個「自性」是無法被証入的。我們只能『証入』「本如」的這個「自」性,然後才能了知「法性」的這個自「性」,並全然『了知』法界一切「法住法位」的自「性」本非因緣……。(註:有關這個「了知」且等下一帖再說)
因而 能証入的…其實就是那個…真如本性(本如)。然後,以「体性用相」一如故,「本如」自然能相應於…清淨本然,周遍法界……。
所以…「自性」其實也是有「本如」的意思在裡面,若只解釋為「法性」,那這種偏頗的看法…也會自討苦吃!
……
不可思議啊!
就是有這個「能覺知的法性」,然後整個「法界」才是「活」的……。
等這時候,再來回看「十番顯見」裡的這句話:「上云色心諸緣唯心所現。云何所現。世尊明告。妙性本明。良由不覺。迷為頑空。頑空與無明和合。結暗為色。有器世間。 」
所以物的器世間,就是由「心」所相應而來啊………。因而我們可知:「結暗為色」就是指「相應」的意思,而不是說「心能生萬“有”」或「心能“生”山河大地」。
1 小時 ·

鄭來也 沈寶堂 楞嚴經說:地水火風空識見都是[如來藏性] 地水火風空是無情 識與見是有情 這就證明有情的佛性與無情的法性都是同一性了3分鐘 · 讚
沈寶堂 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五陰是指有情 一切浮塵是指無情 有情與無情都是同一性:[不動周圓妙真如性]2分鐘 · 讚
鄭來也 肉体也法性啊~又不是心喔~ 所以人身是法界心物相應論的濃縮板~還有外在的物質界及現象界~剛剛 · 讚
1 小時 · 

法界遊子 寶堂兄把「佛性」當成了「法性」了……
那難怪他只懂得「楞嚴經巻三」的「如來藏」,而不懂其它語意的「如來藏」……。
是的,的確有很多佛學人士把「佛性」解釋成「法性」,因而他們也一直認為「山河大地」必也可以成「佛」!
…………
哈哈,如果「佛」是「覺者」的話,那麼遊子真的不知道「山河大地」會怎麼「覺」……?

其實,有關「佛性」或「如來藏」或……,很多的梵文本義都含有各種不同的義理,以致於大家所看到的角度都不一樣……。
要先把定義交集一下,這樣才不會雞同鴨講吧?
「法界論」比較不受佛經的影響,因而法界論裡面的「專有名詞」將會跳脫「梵文」的框架,而可以讓語意更明確吧?應該是,我想。(註:看來用「本如」一詞來解說「真如本性」比用「如來藏」這三個字好多了,至少不會混淆。^^)(註:正覺同修會,把經論的「如來藏」都強解為就是「自心如來藏」,於是他們「如來藏」一詞就有了很大的誤解…)
1 小時 ·

鄭來也 沈寶堂 看來你們還是讀不通楞嚴經 不管是 [想澄成國土 知覺乃眾生] 不都是同一真如自性所變的 所以法性即是佛性 佛性即是法性
剛剛 · 讚
1 小時 · 

鄭來也 沈寶堂 法界遊子你再看一下:楞嚴經: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
剛剛 · 讚
1 小時 · 

法界遊子 ● 所以經義不是這樣的囉~請 看法界遊子講的~就能了解現代人錯解楞嚴經的奧義~
◎來也兄,你現在也和寶堂兄同步對話嗎?有意思哦!還是你厲害可以一心二用。
◎沒有時間了,要工作去,且等明天有空再說囉……。^^
1 小時 · 

鄭來也 上班閒閒的不知幹麻~就找人打哈拉~打發時間啦**!!
1 小時 · 

法界遊子 「 其性真為妙覺明體」、「 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 」、「 不動周圓妙真如性 」…,其實從「楞嚴巻三」來看(註:有關楞嚴經遊子只看巻三後半段那一點點而已,其它的都還沒看,拍謝!)就可以知道「妙覺明体」、「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還有「巻三」的什麼「 妙覺湛然 」…這些語詞,其所形容的的都是那個「法性」沒錯,所以我們是不能把這裡的這些用詞 當做是「能覺的本如」來看待……(遊子註:我們不能因為「妙覺」、「如來」、「妙明」、「真如」,然後就說…這些語詞就是「心体(第八識)的如來藏」。其實這些描述都只是在說「法性」的那個「性」而已。)
只是「巻三」末後的:「 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蒙佛如來,微妙開示,身心蕩然,得無罣礙。是諸大眾,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見十方空,如觀手中所持葉物。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圓,含裏十方。反觀父母,所生之身,猶彼十方,虛空之中,吹一微塵,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漚,起滅無從。了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
這句話裡面所說的「獲本妙心 常住不滅」,才是「能覺的那個本如」啊!
至於「心遍十方。見十方空,如觀手中所持葉物。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這句話…則又是另一層次的語義了,另論!^^
54分鐘 · 

法界遊子 工作去了,886!
51分鐘 · 
遊子註:末後幾帖,來也兄尚有轉貼寶堂兄的一些留言,因為雜亂無章,所以刪掉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界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