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明不加明的問題???
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性覺妙明,本覺明妙。)
感覺上面那句是講純粹智的性用境吧?但也好像又有兩種解釋??
覺非所明,因明立所。
這句應該是說識智雙運得關係智的性用和識的性用雙運關係??
搞不清楚是不是這樣??我看有各家解釋??都不一樣??
汝常不聞如來宣說,性覺妙明,本覺明妙。
佛言:汝稱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覺?為覺不明,稱為明覺?
“富樓那言:若此不明名為覺者,則無所明。
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
“性覺必明,妄為明覺。”
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
“無同异中,熾然成异。
覺非所明,
解釋?
性覺妙明,本覺明妙。
解釋>>
指智的性用,有覺明同步,不是覺和明可分開,或燈與光分開的意思,不然就
不叫照而常寂,寂而常照的智的性用。叫無明。
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
解釋>>
(若無所明)>>>若這個智性用燈不會發光,則無明覺,。
(有所非覺)>>>,而他發光所看的用相,識的性用識境非性
覺妙明,本覺明妙之智的性用境,
(無所非明)>>>又若無法產生事的性用的識境的作用就也稱不上什麼明的燈光了。
無明又非覺湛明性。
解釋>>
這句話是關賤??
為什麼性覺必明,妄為明覺,所以他的用意,就是指我們無始以來就是以無明的佛性存在的佛性的明覺,
所以才會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而不是指有作用就是犯了加明的過錯,那天看張又林是這樣解釋的?我的看法不是這樣??參考就好~~~~
性覺必明,妄為明覺。
解釋>>
所以是說我們無始就無明要反清復明的意思,所以會妄為明覺,
並不是說性覺必明,妄為明覺。然後以為必明就會起妄明,
這是天大的笑話,必明有照而常寂,不一定是妄明,也可是覺明,
就是妄覺,才變妄為明覺。
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
11,說六塵緣影的那個識境無明獅識境,不是無相真如貓智境的明相。就是說無相真如貓的智境本來應該是顯現無相真如貓的一真法界,卻因為妄為((明)))的(性覺妙明,本覺明妙)產生的立所的遍計無明獅的性用十法界,
因明立所,並不是說起了妙用就有罪,那天看張又林說用好像不能讓他起來是加明的意思,
我覺的不是那種意思,所既妄立,生汝妄能。”就是變成無獅境了。
那要怎麼反清復明,這時當然不能用加明讓他變成無相真如貓,起作用還是有起作用的妙用,
不是把一切能起眼見佛性的作用變成滅絕師太的意思,那要怎麼玩???
”
法界遊子 讚!讚!讚!
鄭來也
法界遊子 這要懂「法界論」體性用相的人,才有辦法這樣解釋。
或者要懂得「無明實性即佛性」的人,才有辦法這樣解釋。
或者是要懂得「心之能所」和「心物相應後之能所」的人,才有辦法這樣解釋。
或者是,要懂「云何忽生大地是怎樣有為法」的人,才有辦法這樣解釋。
或者是,要懂得「智識雙運」的人,才有辦法這樣解釋。
或者是,要懂得「心的性用和事的性用」的人,才有辦法這樣解釋。
或者是,要懂得「無相真如貓就是有相真如貓」的人,才有辦法這樣解釋。
然後…,才有辦法知道「有為的能所之法」於「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的原理,原來就是怎麼一回事。
鄭來也
法界遊子 ●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
◎所以,這句話,佛陀其實只是很法爾如是的在說明「本覺」怎樣的一種狀態。
◎然而,某種人卻一直認為「無明就是一切煩惱的罪魁禍首」,竟而看不到「無明其實就是一切後得智的根本始因」,於是這種被刻意(善意)扭曲的「無明」…就莫名其妙的變成了「過街老鼠」了。
◎以「過街老鼠」故,這種人就會用「加明」的方式來解釋說…這個「加明」就是「妄」、就是「妄明」、就是「無明」(識智辨聰、妄識執見、聰明反被聰明誤的那個聰明)。
◎是的,他們以為只要「不加妄明」,然後就不會有後續的「世界相續」、「眾生相續」、「業果相續」……
◎渾然不知這些「相續」都是「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法住法位、法爾如是…)。
◎然後,以對「無明」的錯解故,於是就又落入了另一種很「正覺」(自以為是)的坑裡面去……。甚至會以為他自己已經很「明覺」的沒有「無明」了……。
◎所以,一直在說「加明」的人,其實是他自己正是在這個「加明」上…頭上安頭…然後以為只要「不加明」就可以「正等正覺」了。
◎「正等正覺」和「性覺妙明,本覺明妙」,其語意還相差十萬八千里啊,所以「不加明」的人,真的有可能會回到「無明」的狀態,而不是百尺竿頭的邁向「無無明」。
◎因而……
鄭來也
法界遊子 ●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
◎「若無所明」。是指此「覺體」若沒有「所明」的話……。也就是說:此時的「覺體」若沒有起「覺用」,那就沒有「覺相」可言。)。
◎「則無明覺」。那麼這個「覺體」就只處在「覺性」的狀態之中,以沒有起其「覺用」故……
◎「有所非覺」。當起了「覺用」之後就有了「覺相」,而這個「覺相」(所覺之相)並不是「覺體」本身。
◎「無所非明」。但是,如果沒有「覺相」的話,那這個「覺體」就不具有「性」「用」了。
◎其實這段話就是在說明:「覺體」具有「覺性」,「覺性」能起「覺用」,以「覺用」故,必能成就「覺相」。
◎也可以反過來,簡單的說:若沒有「覺相」、「覺用」,那就沒有「覺性」、「覺體」可言了……。(即:若無所明,則無明覺。)
◎但是「覺相」、「覺用」,並不是「覺性」,也不是「覺體」。(即:有所非覺)。
◎唯以「體性用相」一如故,所以佛陀才又接著說:「無所非明」。
待續……
鄭來也 讚讚讚!very good
法界遊子 楞嚴經真的不容易看懂,所以很多人在解釋嚴經的時候,就只能用「嘴巴含著石頭講話」的方式…糊里糊塗的帶過……。
甚至會錯解「云何忽生山河大地」的經文,於是那一整段的經文就變成了「佛教的創世紀」了。
鄭來也 蕭式哲學佛教的創世紀
法界遊子 所以,這種人的「妄念」好厲害,竟能生出「山河大地」來!
當然,還有另一種人也是「半斤八兩」,也可能更嚴重啦,因為竟然可以「心生萬有」……
而他們的說法,都有所本。因為他們都理直氣壯的依據了《楞嚴經》的「云何忽生山河大地」的經文……
鄭來也 特映媒体首映會蕭式哲學佛教的創世紀開播~~ 此為 平實導師曠世鉅作,全套15 輯的《楞嚴經講記》,將如來甚深廣大無上祕密藏鉅細靡遺完整解說。《楞嚴經》以如來藏妙諦統攝一切階位菩薩入如來妙莊嚴海!此講記實為深入《楞嚴經》之唯一指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E6mBxv4iBk
鄭來也 有啊!我就是看了蕭大的楞嚴經講記才公開毀謗的啊~哈哈哈~🤣🤣🤣🤣
~其實是蕭在毀謗歪解佛說,我只是歸圓而已
遠 惑 趣 道
Kuaber King 膽敢在網路上公開誹謗者有二:
一、未親自閱覽《楞嚴經講記》共15輯之任何乃至一小撮內容,是不知天高地厚,唯[人云亦云]行事一向用“想當然耳"的(屬「我」性極強者)。
二、無思惟力,不願、也不習慣遇事時客觀冷靜「思量、分析、推理」,向來只憑信自己之主觀想法者;亦是以「我」之想法為唯一中心依憑,絲毫不動搖者。
相反的,一個心智成熟之人,必會躬親深加了解(譬如:上著作內容),並能於「聞」(閱覽)之同時,帶入「思」(比度思量、推理分析、換位思考…)而深入思惟做為決斷參考。
試想:能詮釋寫得出如此深廣經論者,豈是泛泛之輩?
彼絕對不會如是[比量思維]的。乃非常明顯的事。不是嗎?
法界遊子 希望正覺們以後也能屈尊就卑的看看「法界論」,是盼!^^
鄭來也 二、無思惟力,不願、也不習慣遇事時客觀冷靜「思量、分析、推理」,???啊!你相信你自己能生物質萬有喔??為什麼都不理性一點,叫你們正覺現場虛空用你的如來藏生四大集合極微,生出一個物質香蕉讓我吃都做不到,已經講了很多個月了,都無法證明,所以事實勝於雄辯,講了那麼多的天方夜談的道理,被一個生香蕉打敗了
鄭來也 好啦!不要講那麼高難度,只要你能用意念從空中生出泥土我就相信,但前提之下。不是障眼法或魔術,相信正覺沒有一個人做得到,連蕭大三地也沒辦法,還一直騙眾生,講那麼多的如何生出物質萬有的大道理有何用,這種小請求就沒辦法了,還相信其他的嗎??不知是誰沒理性能力啊??也就是蕭式那種創世巨作,只能當科幻小說看看而已,不能像法界論的楞嚴講座,才是真正的實修實証實果實法界
鄭來也 生出泥土只是已經算降級了,難度不高。已經不是自心如來藏生微極四大地水火風,已經不是叫你生物質萬有,我已經降一層次,只是叫你集合虛空中的地大泥土而已啊
鄭來也 Kuaber King 末法時期,真能[捫心自問]者幾稀矣!
您第一個來對號入座,亦是最無能「安忍」者。
可以請教:看過上
鄭來也 到底要誰捫心自問??自己能不能生出物質萬有香蕉啊???
鄭來也
鄭來也 跟你們正覺人士說,你們蕭大就是憤世忌俗,才會搞這一套,看蕭書中那種憤憤不平的情緖都在裏面啊,怎叫法界實相法門啦!他只過借佛說來提升他私人的凡夫地位而已,當然也把自己想成是佛的旨意,何樂而不為啊,但追求實相者,還要再更勇敢一點,不要死在那裏面取暖
吳瓊芬 看似繆論卻很貼切實感得入
乍看走論實為靜之化語
亦如引偏敘述卻有引證話譯
鄭來也
法界遊子 ●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
◎【續】,接下來就是要解釋「無明又非覺湛明性」這句話。
◎「無明又非覺湛明性」其實有兩種意思,現在就先以「經文」本身的語意脈絡來說,那就是:
若這個「覺體」沒有「能明」這個「性、用」的話,那就又不能稱之為「覺湛明性」了。(意指:就不是「具有覺湛明性」的那個「覺體」了。)
◎也就是說,這個「覺體」必然具有「覺湛明性」的這個「能明」之「覺性」與「覺用」!(然後才算是真正的「性覺妙明,本覺明妙」。)
待續……
法界遊子 「無明又非覺湛明性」,這句話,一般人大概都會在「有明」和「無明」中,強解其「有」「無」之「妄」,然後就在「覺非所明 因明立所」中…跳躍其「所既妄立 生汝妄能」的語意……,於是,就把妄加上去的「明」變成了罪魁禍首的「妄明」了。
註:若把「覺非所明 因明立所」這句話解釋成…「覺」不是我們「所妄明的那個覺」,那是因為「妄明」去立了一個「所」來被「覺」所「妄覺」的緣故……
這樣,雖然也可以解釋得通,但事實上…這樣的解釋,卻已經把整段經文都分屍了……。而這種用「己意強解經文」的方式…正是遊子所說的「含著石頭」在講話,然後語無倫次…。
再註:之所以會說「所既妄立 生汝妄能」,那是因為「能所」的關係,那是因為在「無同異中 熾然成異」的關係……所以才假名之為「妄」(也就是所謂的「有為法」)。
吳瓊芬 覺體本識妙釋承種吧
吳瓊芬 我很灰色哦不解中
鄭來也 我很白,你會慢慢了解
法界遊子 ●【續】,接下來就是要解釋「無明又非覺湛明性」這句話。
◎「無明又非覺湛明性」其實有兩種意思,接下來就用另一種我們比較熟悉的「無明」來演繹,但我們也要知道,這並不是原經文的脈絡語意,就只是一種延伸語意的解讀而已。
◎「無明又非覺湛明性」,「無明」當然就是「非覺湛明性」。
◎但是,如果我們已經知道「無明實性即佛性」的話,那麼我們就不會用上面那種簡單的方式來解釋。
◎因為「覺湛明性」就是「佛性」!
◎既然「覺湛明性就是佛性」,而「無明實性又是佛性」,那麼我們怎麼可以說:「無明又非覺湛明性」(無明又非佛性)?這樣豈不是自相矛盾了?
◎所以「無明又非覺湛明性」的「無明」若是另有所指,那麼這句話裡的「覺湛明性」必然也是另有所指了。
◎而這個另有所指,就是…「覺湛明性」指的就是「後得智」,也就是指「去妄返真」之後的那個「後得智」(大圓鏡智)。
◎於是「無明又非覺湛明性」這句話就變成了:「無明」雖然也是佛性,但卻還不是那個「去妄返真的覺湛明性」。
◎所以,我們不能那麼單純的只解釋為…「無明」當然就是「非覺湛明性」…這樣就好。
◎因為這種簡單的解釋,會讓我們因為「覺湛明性」而去否定「無明」,然後「無明」就會變成「過街老鼠」。
◎要知道,會把「無明」當成是「過街老鼠」的人,想要証得「無明實性即佛性」就會很難。同樣的,想用這種方式來看懂《楞嚴經》,那就只能用「佛學知識」來瞎猜了……。
鄭來也
法界遊子 由此,我們知道「無明又非覺湛明性」,有兩種語義。
1、就是說…若沒有「明」的「作用」,那就不是「覺湛明性」了。(註:也就是…「覺體」若沒有「明」的「性用」,那就不是「覺湛明性」的「覺體」了。)
2 、就是指另一個更深入層次的演繹:「無明實性」雖然是「佛性」,但卻還不是「去妄返真」的那個「覺湛明性」。
是的,就是要這樣看,我們才有辦法看到「佛法」的真實義。也才有辦法把「法界大圓」繞起來。
否則,若只用…「無明」不是「覺湛明性」…來解的話,那麼我們將很容易錯失「無明」的語意,同時也很容易錯失「覺湛明性」的不可思議妙用……。
然後,想要了解「無明實性即佛性」和「覺湛明性是怎樣的法爾如是」,那可能就比登天還難了!以兩者彼此對立而無法融合圓通故!
.
當然,如果有人執意要把「無明又非覺湛明性」這句話解釋成「無明又不是覺湛明性」,那遊子也不反對就是,因為這樣的解釋,真的是…簡單又明瞭!^^
鄭來也
法界遊子 我們都知道…「燈」有「燈光」可以「照亮」一切「外境」……
但,這樣,我們真的就已經知道了嗎?
別傻了!
因為這就是「無明」!
待續……
鄭來也
法界遊子 哈,「法界論」就是要我們如實了解這樣的「無明」,然後我們才有能力進一步…真正的頓見…什麼是「無無明」。
否則就只能用「空」的方式來把「無明」空掉,然後說…那就是「無無明」!
鄭來也
法界遊子 接下來的待續……,就留下來當「公案」好了,因為今天已經說得夠多了。^^
法界遊子 為什麼《「燈」有「燈光」可以「照亮」一切「外境」》的這種「覺湛明性」,竟然是一種「無明」?
耐人尋味啊!
「法界論」就要出版了,上面應該會有說明才是?
不知道耶,不好意思,因為遊子已經忘了那本書的內容…到底說了些什麼?
鄭來也
鄭來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