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法界圓覺…(1)

Jackal Lei · 李錦棠的朋友

無法亦是法,中秋節快樂

讚 · 回覆 · 2 · 10月4日 10:42

 

法界遊子 法來法去,能無礙就好。^^

讚 · 回覆 · 3 · 10月4日 11:22

 

Jackal Lei · 李錦棠的朋友

明月不住空,無來無去

讚 · 回覆 · 3 · 10月4日 12:12

 

法界遊子 因空所以不住,因不住所以能空。

讚 · 回覆 · 1 · 10月4日 12:51

 

Louna Fu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讚 · 回覆 · 2 · 10月4日 11:07

 

Eric Lau 可大可小可無

讚 · 回覆 · 2 · 10月4日 12:53

 

法界遊子 就看自己的心量囉!

而可「無」,可能才是最大而無量無邊的,妙哉!

讚 · 回覆 · 3 · 10月4日 13:16

 

法界遊子 ●因空所以不住,因不住所以能空。

◎當我們的眼睛往「虛空」中望去的時候,我們會發覺眼睛根本無法完全聚焦於「虛空中的任何一個點」上。是的,這時候,就算我們「有」一雙能見的眼睛,但說真的,實在是一無「用」處。因為見等於無見,以無法聚焦而顯其用故。而如此狀況就是…一種「空然」的狀態。

◎但是,當虛空中一有東西的時候,我們的視焦可以立刻聚集在那東西上,並清楚的明見。以任何東西只要一出現在我們眼前…皆可立即被查覺故,這種「必然能見」的相應…其實就是「遍一切處」。(註:這遍一切處是那麼的法爾如是,根本不用特別去「起心動念」才說有辦法看到。)

◎但是,如果我們的視線太鍾情於某一物…而只聚焦於此物時,那麼在此物旁邊的東西…就算再大,我們也無法看清它的本來面目,以有所取捨故,這就是「執」見。「執見」的結果,我們就會把「空然遍一切處」束縛於「執見」之中,竟至於無法海闊天空。

◎因而,我們這個眼睛,要讓其依「空然遍一切處」的本能…而「無所住而生其見」才可以。以無所執住故,所見之處將可以如明鏡般的…洞見虛空中之任何「存在而法爾如是」之相!

◎除非是專業的需要,沒有人會把眼睛一直固定在某一物上。但是……,但是我們心中的那個「妄識執見」,卻會那麼專業的把此「業」…當做是輪迴的根本,然後生生世世以此「業」行走江湖(法界)。

從上面「藉眼論心」的論述裡面,我們可以知道三種義理:

1、在虛空中,覺…無所住。

2、覺如虛空,於是:「性覺真空 性空真覺」。(即:空然覺照 或言「覺」就如虛空一般的無染而完全洞見……)

3、能覺(能見)無所住,以無所執住故,其「所覺」能遍一切處。以「無所住」故…則又名為「空」。(註:能覺,是指心之「性」。)

.

於是我們可以知道,除了虛空之外,一切「心物相應之法」…其實都是在「有」的條件下…有來有去的。唯以「破…執見的妄識有」故,我們才以「無所住」的方式來說這個「清淨本然而法爾如是的有來有去」就是一種「無來無去」……,或說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然後…以「甚深空義」的方式…被一切智慧所証悟和了解。(略)

讚 · 回覆 · 4 · 10月4日 16:30 · 已編輯   (遊子註:能知道「性覺真空 性空真覺」(空大)的真實義,就能了知:業識本空 因果不虛。)(也就是說,當「覺」還無法証入「真空」的時候,因果就是如實的存在。)   PS.. 所以這個「真空」真是妙哉!妙哉!之所以會有「法界大圓」…其真正的關鍵…就是在這個「覺」(無明→覺→圓覺)上………

PS: 『當「覺」還無法証入「真空」的時候……』,天啊!真是妙哉!妙哉!

 

法界遊子 ●除了「虛空」之外,一切「心物相應之法」…其實都是在「有」的條件下…有來有去的。

◎只是這個「有」…不管我們是如何想盡辦法的要把它「空來空去」,它還是用「有」的方式「有來有去」,絕不會變成「虛空」。

◎以「有來有去」本來就是「有」故,無論被我們再怎麼「虛幻」,或再怎麼被「空」,必然都是「有」(存在)。

◎以「有從來就是有」故,這樣,我們就可以知道「彼無 故此無」的意思了。

◎也知道「緣起性空」之「性空」的真實義,絕不會被「空」所唬爛。然後,也更知道「緣滅」真的是「性有」,絕不是「空」。

◎因此,我們也將更知道,在「現象界」的一切,果然就是怎樣的「有來有去」。

◎只是…以前我們都是從「性空」的角度去了解「因緣和合」的義理,因而…我們就一直用「空來空去」的理路來解釋「現象界的無常」,於是………

◎但這種「空來空去」,其實相…實在就是一種「有來有去」……

◎以「空」從來「不空」,本來就是「有」故,只是論述的切入角度不同,如此而已。

◎「空來空去」,「有來有去」,本來就可以敘述同樣的「實相」,而且就是要如此的「空」「有」無礙才可以,以無礙而相通故,「空」「有」本來就是「空有同義」。

◎懂得這個道理,就可以明見「法界」本來就是怎樣的「實相」,再也不會落入「頑空」或「頑有」之中。

◎然後,我們可以回過頭來確認:果然「心就是心 物就是物」。

◎於是,在「虛空」中…我們可以明見「心物相應」的法界,可以親証「心物不相應」的諸法皆空,乃至可以圓覺「心物相應而清淨本然」的……「無量光壽的常寂光淨土法界」。

註:用「空」催眠自己,然後用「催眠的空義」來体驗「自以為的空義」,這並不難,因為有太多的「頑空」者,正是在玩這樣的遊戲。但是要從「有來有去」中去体驗什麼是「空義」,那得有真功夫與真智慧才可以。

讚 · 回覆 · 1 · 10月4日 23:22 · 已編輯

 

法界遊子 ●要從「有來有去」中去体驗什麼是「空義」,那得有真功夫與真智慧才可以。

◎其實就是要從這個「有」切進去而無礙…才能知道「空來空去」的真實義啊!

◎然後,也才能知道「性覺真空 性空真覺」…果然是怎樣的「空大」!

◎如此,才不會錯解「非心非物」之「覺」,而可以用「圓覺」的方式 親証「法界實相」。

◎妙哉!讚嘆!

讚 · 回覆 · 1 · 10月4日 17:28

 

法界遊子 「唯覺」的內容,其實是相當令人讚嘆的。

但是若錯解「唯覺」實相義的人,很可能就會拿「性覺真空」之「真空」…來空掉「心」和「物」,或用「非心非物」之覺…來否定「心」和「物」,這實在是很可惜的事,因為…好不容易才才懂得的「空義」或一點點的「覺悟」,竟因一時的不察 而與「法界實相」當面錯過,於是又落入狗咬尾巴的團團轉之中,甚至是落入更不可救葯的法執裡面……

所以,想要「法界大圓」而不團團轉,說真的,並不是那麼容易!

讚 · 回覆 · 10月4日 23:47

 

法界遊子 也可以用其它的角度來理解各種不一樣的「空」義:

1、純用「物」的內容來論述「心」,以「心不是物」故,於是……物有而心空。

2、純用「心」的內容來論述,完全不論其它。以「唯心」故,於是……心有而物空。

但,不管是哪一種說法,其實都已經說明了「心不是物 物不是心」,但是當有人「心物相混」的時候,如果他投入了上面任何一種「空」見時,就會扭曲了原本就很單純的「空義」,於是出現很嚴重的錯見來。

其實,只要能理解「法界論」的「心就是心 物就是物」「心不能生物 物不能生心」,我們真的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各種「空義」的角度和層次,甚至有能力統合之。

讚 · 回覆 · 4 · 10月4日 14:17

 

法界遊子 同樣的,如果我們了解「心物相應就是法」,那麼就不會只在「不相應」的「唯心」狀態…來說「諸法空相」,竟還錯以為「法界本空」才是實相……。

「空然覺照」,豈是「照」假的?

「性覺真空 性空真覺」,豈是「覺」假的?

「心物相應而清淨本然」,豈是「清淨」假的?

「七大」…「地、火、水、風、空、見、識」…性真圓融 皆如來藏 本無生滅」,豈是「如來藏」假的?

讚 · 回覆 · 3 · 10月4日 14:33 · 已編輯

 

法界遊子 .

心→覺(心物相應)→物

心→法空(心物不相應)→物

識大、見大如來藏(心)→性覺真空(空大如來藏,心物相應 清淨本然)→四大如來藏(色、物)

唯心(心就是心)→唯覺(心之性用,非心非物)→唯物(物就是物)

上面之「唯心、唯覺(空大)、唯物」…另外還有一個「唯空」,此四者,若沒有能力完全統合,必會落入各自的框框之中,而在自己的法執裡面「唯來唯去」……。

讚 · 回覆 · 昨天 9:43 · 已編輯

 

法界遊子 以佛法不壞世間法故,以解脫不離世間覺故,以法住法位故,以法爾如是故,以七大皆如來藏故,以心物本有故,以「唯心、唯物、唯覺(空大)、唯空」皆能統合而無礙故,以當下即究竟涅槃故……,「法界論」的「法界大圓」絕不是在「圓」假的!

讚 · 回覆 · 昨天 9:51

 

張靜玉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讚 · 回覆 · 1 · 10月4日 22:21

紀亞庭 謝謝。中秋夜晚幸福歡愉^^

讚 · 回覆 · 1 · 10月4日 23:46

………(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界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