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只要能確定「法」就是「心物相應」(或言「心與外境相應」),那麼…我們就可以知道「法身」的內容,甚至更進一步的知道「如來法身」是怎樣的一種境界。
「如來法身」就是以「清淨無染的心」與一切「心之外的外境」(物)相應無間,就如「五蘊身那般融為一体」的境界。唯以「無量光 無量壽」故,能遍一切處皆是「如來法身」,而不是只有「五蘊身」那種「個体的點」而已。
唯,此「身」若從「物界」的角度來看,那就是可以言之有物而可被我們所明見的「物身」了。因而我們會說:「溪聲盡是廣長舌 青青翠竹無非法身」。
而此「物」(宇宙)(一切外境),無論是幾個異次元或有多少個維度空間,它就可以無量無邊的統歸於「物」,也就是「一」。而每一個覺悟的清淨本心 卻也有無量無邊的「無量」,也就是「無限」……
以「物量」一、「心數」無限故,《大方廣佛華嚴經》說:「十方三世佛 共同一法身」。
當然,在「共同一法身」之中,其最重要的內容還是在…「物」(外境)就是「無量無邊的一」,所以才有「共同一法身」的「共同」可言……,然後我們也才更知道:十方三世佛的「心」…果然是怎樣的「不一不異」!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法界遊子 十方三世佛的「心」…是怎樣的「不一不異」?
從「体性用相」的角度來說:每一個「体」都是獨自的個体,所以是「異」。而每個「不同個体」的「性」能…卻都是一模一樣的毫無差別,這就是「一」。

讚 · 回覆 · 1 · 4月12日 9:15 · 已編輯

鄭來也 ?????6. 佛教 : 凡聖同共一法身(性德)
諸佛同共一法身(修德)
魔教 : 佛佛各自一法身(修德)
人人各自一法身(性修不分)。
故有無量法身。
7. 佛教 : 唯是一如無二如
魔教 : 人人一真如,故有無量真如。
8. 佛教 : 唯是一如來藏
魔教 : 人人一如來藏
故如來藏有無量個。
9. 佛教 : 中道無自性
魔教 : 第一因自性實有
10. 佛教 : 一切法空是諸佛正法
魔教 : 一切法空是斷滅空
11. 佛教 : 一切法自性空是正見
魔教 : 一切法自性空是斷滅見
12. 佛教 : 真心是離念靈知
魔教 : 離念靈知是意識緣起法
13. 佛教 : 六字大明咒是觀音菩薩心咒

讚 · 回覆 · 4月12日 9:38

鄭來也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658062937829188&set=a.1444796415822509.1073741826.100008764931002&type=3&theater

讚 · 回覆 · 4月12日 9:39

鄭來也 有心真如和物真如的相應法,才不會這樣混在一起各說各話打架吧???

收回讚 · 回覆 · 2 · 4月12日 9:41

法界遊子 哈哈哈~~~~~

讚 · 回覆 · 1 · 4月12日 9:49

法界遊子 其實,這個「共同一法身」已經考倒了很多高人……
有的甚至會因這個「同一」…而出現至高無上的「母光」境界,然後說…我們這些「子光」就是一定要回到那個「共同一法身」的「母光」裡去…才算是跳出三界的回到了無極的家鄉……。
於是,有人就錯解的以為…我們這些「子光」就是由「母光」那裡所生出來的……
其實,只要能了解「法界論」的原理,那麼就能了知「共同一法身」的真實義,然後也必然能理解「母光」的語義是什麼。這樣就不會落入信仰的框架裡面去,也才不會對那種異次元聖境 充滿了一廂情願的孺慕………。

讚 · 回覆 · 1 · 4月12日 14:00 · 已編輯

法界遊子 另外,一直把「物」虛幻掉的人,最後也必然會錯解這個「共同一法身」的真實義。
因為只剩下「唯心」的結果,必然會把「唯心」的「自內証」當做就是「法身」……,以「唯識無境」故。
如此一來,他們的「遍一切處」就會變成在「唯覺」裡面的一種感受而已,而不是「整個法界」了。
然後…當他們用這種「心情」在說「外境」(法界)的時候……其「自相矛盾的詭論」卻又是那麼的彰顯而「不自覺」……
.
而把「心体」也空掉的人,最後更只剩下「唯性」了……
也就是說,他們很可能會把「性能」的「性」拿來當做就是「性体」來理解,最後以「体、性」混淆故,那個「如來法身」就會變成「虛無飄渺」的一種「性質」了,於是所謂的「如來法身」就只能在「理」中被「理解」而無法在「事」中被實証。
最後,以「此性質非彼性体」故,他們也只能在「性能」、「性質」、「性体」…的語義中…含糊其詞。
於是,在這種「性質」的理路下,將「無『實』体可被敘述」。
而如此「無實」的覺受…則更坐實了他們的「空」見……,最後,以「虛無飄渺」故,他們也只能振振有詞的強說…連他自己可能都不太懂的…不可思議聖境!

讚 · 回覆 · 1 · 4月12日 13:59 · 已編輯

鄭來也 所以敦珠法王有一篇大中觀超越唯識論
大般若經......查看更多

收回讚 · 回覆 · 1 · 4月12日 11:12

鄭來也 敦珠法王有一篇大中觀超越唯識論

收回讚 · 回覆 · 1 · 4月12日 11:40

鄭來也

收回讚 · 回覆 · 1 · 4月12日 12:54

法界遊子 ●「無相中觀」是由緣生而說無相,「有相中觀」則是由識境自顯現而說有相……
◎讚!
◎遊子不懂「大中觀」也不懂「瑜伽行中觀」,但這句話遊子看得懂,因為「法界論」也是這麼說。^^

讚 · 回覆 · 1 · 4月12日 13:44

鄭來也

收回讚 · 回覆 · 1 · 4月12日 13:45

 

張玲琴 謝謝你早安美好愉快

收回讚 · 回覆 · 2 · 4月12日 9:10

………(略)

 

法界遊子 註:以「心就是心 物就是物」故,在「法界論」中…「物」之本義…其實就是單指很純然的「物界」,而所謂的「外境」則是通指一切「心之外」的「心物境事理法……」。
所以,「物」並不等於就是「外境」。唯,在這方面的義理 真的很難用簡單的文字語義就能說清楚,於是就只能用()這個方式來加註並提醒而已……。
因而當遊子碰到這種難以說明的狀況時通常會用…「外境」(物)、或「物」(外境)…來加以說明,但這並不意味…「物」就是「外境」的意思。而只是在強調:在「外境」的語意之中,切莫疏忽了「物」是怎樣的根本。同時也在強調,在對「物」的理解中,也莫忘了因「心物相應而衍伸出來的「境事理法」……

讚 · 回覆 · 2 · 4月12日 9:43

林曉菁 創意十足!美作讚賞!

收回讚 · 回覆 · 2 · 4月12日 9:47

法界遊子 謝謝讚賞唷!^^

讚 · 回覆 · 4月12日 10:08

………(略)

楊仁斌 線條之美,境由心生,佩服

收回讚 · 回覆 · 2 · 4月13日 4:48

法界遊子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而懂的欣賞的人,其心更美!^^

讚 · 回覆 · 4月13日 12:19

 

李靈 感恩

收回讚 · 回覆 · 2 · 4月13日 11:4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界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