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法」就是心的一種認知(2)

詹永和 大種中無色

色中無大種

彼心恆不住

無量難思議

不能知自心

而由心故畫

 

遊子,此心物從何所生?

收回讚 · 回覆 · 2 · 1月25日 17:41

 

鄭來也 楞伽經說的是遍計無明獅的佛的內自證境,而相對心物就是遊子說的就這麼簡單!這樣懂嗎??^^

收回讚 · 回覆 · 1 · 1月25日 18:28 · 已編輯

 

詹永和 遊子已經成佛了?

讚 · 回覆 · 1月25日 18:30

 

鄭來也 遊子只是說事實真相,但還沒成佛,才繞圈圈

收回讚 · 回覆 · 1 · 1月25日 18:31

 

詹永和 那麼是__鄭兄您成佛了?

讚 · 回覆 · 1月25日 18:32

 

鄭來也 我雖未成佛,但懂得一佛跟十佛沒有隔離障礙,所以才有後得智問題

收回讚 · 回覆 · 1 · 1月25日 18:33

 

鄭來也 沒成 佛並不代表你沒佛性

收回讚 · 回覆 · 1 · 1月25日 18:34

 

詹永和 所以我說:心物從虛妄生!

鄭兄以為如何?

收回讚 · 回覆 · 1 · 1月25日 18:35

 

鄭來也 心物有兩種意思^^你說的也對^^但不知遊子的是指另一個東西,所以你們永遠沒有交集^^

收回讚 · 回覆 · 1 · 1月25日 18:36

 

詹永和 我不認為心物有何差異!

只因虛妄起異相__是故眾生皆有佛性?有情無情同圓種智!

讚 · 回覆 · 1月25日 18:40

 

鄭來也 你意思是說我這邊有一個杯子也是你的化身嗎??@@!!

收回讚 · 回覆 · 1 · 1月25日 18:43

 

詹永和 如果我不存在,那麼…你和你的杯子有何不同?

收回讚 · 回覆 · 2 · 1月25日 18:44

 

鄭來也 你就說如果了??可見你的思路不真^&^,哈哈哈!識心做主

收回讚 · 回覆 · 1 · 1月25日 18:45

 

詹永和 我確實是不存在的!

哈哈哈~

收回讚 · 回覆 · 1 · 1月25日 18:46

 

鄭來也 你不存嗎?你怎會應我,自相毛噸,自我吹眠

收回讚 · 回覆 · 1 · 1月25日 18:47 · 已編輯

 

詹永和 是鄭兄你自己的識心在做主,難道不是嗎?

讚 · 回覆 · 1 · 1月25日 18:49

 

鄭來也 自己去發現吧?沒有誰能渡誰~

收回讚 · 回覆 · 3 · 1月25日 18:50

 

詹永和 有,諸佛可以;但不渡無緣之人!

讚 · 回覆 · 1 · 1月25日 18:53

 

Fookchoy Lee 蝗虫只知有三季

收回讚 · 回覆 · 1 · 1月25日 22:02

 

詹永和 夏蟲不可語冰?

收回讚 · 回覆 · 1 · 1月25日 22:04

 

Fookchoy Lee 要为难你了

讚 · 回覆 · 1月25日 22:06

 

詹永和 蝗蟲只知有三季?

讚 · 回覆 · 1月25日 22:07

 

Fookchoy Lee 辛苦你了

讚 · 回覆 · 1月25日 22:08

 

詹永和 重要在朋友之間的關係互動,沒什麼大不了的?

遊子、來也兄、Lee友,你們說對嗎?

願大伙,鳳凰年大吉大利、百尺竿頭,更上層樓!

收回讚 · 回覆 · 1 · 1月25日 22:12

 

Fookchoy Lee 大家新年快乐,平安大吉,还有友大財

收回讚 · 回覆 · 2 · 1月25日 22:14

何志文 棉花店著火

讚 · 回覆 · 1月25日 23:56

Fookchoy Lee ()

讚 · 回覆 · 1月26日 9:11

Fookchoy Lee 很大火啊!

讚 · 回覆 · 1月26日 9:17

………(略)

 

法界遊子 確實是夏蟲不可語冰。

讚 · 回覆 · 1 · 1月26日 10:37

 

法界遊子 覺,非心非物。

能覺、所覺,法爾如是。

以能覺、所覺故,心物朗然,如是如是!

讚 · 回覆 · 1 · 1月26日 10:41

 

法界遊子 ●以種種原因故,由於人們對「萬法唯心」、「諸法無我」的錯解,竟讓很多人落入「頑有」和「頑空」之中……還渾然不覺。

◎是的,以種種原因故,由於人們對「萬法唯心」、「唯心所造」、「唯識」、「唯覺」……「諸法無我」、「緣起性空」、「能所雙泯」、「當体即空」……依文解義的錯解和自我催眠的体悟,竟讓很多人落入「頑有」和「頑空」之中……還渾然不覺。

讚 · 回覆 · 1 · 1月26日 10:50

 

法界遊子 職是之故,「法界論」,未來將不得不是佛教界的一顆震撼彈!

讚 · 回覆 · 1 · 1月26日 10:53

 

法界遊子 所以看懂「法界論」的人,也將不得不是遊子的知音,感恩!^^

讚 · 回覆 · 1 · 1月26日 10:54

 

詹永和 依幻說覺

亦名為幻

若說有覺

猶未離幻

說無覺者

亦復如是

是故幻滅

名為不動

 

虛空性故常不動故

如來藏中無起滅故

讚 · 回覆 · 1月26日 10:55

 

張玲琴 謝謝您  祝福您......查看更多

讚 · 回覆 · 1月26日 10:57

 

法界遊子 如是如是,唯…「不得不說」,如此而已!

「不得不」其實就是一種「本然的存在」,就如現在的永和兄的存在…卻說「自己不存在」一樣!

讚 · 回覆 · 2 · 1月26日 11:57 · 已編輯

 

詹永和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 種種顛倒!

猶如迷人四方易處

妄認四大為自身相

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譬如病目 見空中華及第二月?

讚 · 回覆 · 1月26日 11:05

 

法界遊子 從顛倒中顛倒過來還是顛倒。

本來如是的東西,沒有什麼幻不幻、倒不倒、空不空,只在懂不懂!

一直要把「本來如是」的東西「非心非物」掉,那是多此一舉的錯覺……。

讚 · 回覆 · 1月26日 11:07

 

法界遊子 ●妄認四大為自身相

◎重點是在「妄認」,不是「自身相」,也不是「四大為自身相」、也不是「認四大為自身相」,也不是「妄認四大為自身相」。

◎錯解其義,便是心外求法!

讚 · 回覆 · 1月26日 11:10 · 已編輯

 

詹永和 空實無花

病者妄執

非唯惑此虛空自性

亦復迷彼實花生處!

由此妄有輪轉生死 故名無明?

讚 · 回覆 · 1月26日 11:11

 

法界遊子 四大自身相,本來如如,若心外求法的以為「四大」就是妄執,那麼就會落入「空實無花 病者妄執」的妄執之中!

讚 · 回覆 · 1月26日 11:13 · 已編輯

 

法界遊子 所以,這時候的「四大」不管是「幻」空,還是「實」有,其實都是妄執,以心外求法故!

讚 · 回覆 · 1月26日 11:16

 

詹永和 如來因地修圓覺者…

知是空花

即無輪轉

亦無身心受彼生死

非作無故本性如是!

讚 · 回覆 · 1月26日 11:14

 

法界遊子 能理解永和兄「知是空花」的看法就是!^^

讚 · 回覆 · 1月26日 11:17

 

詹永和 彼知覺者猶如虛空

知虛空者即空花相

亦不可說無知覺性

有無俱遣淨覺隨順

讚 · 回覆 · 1月26日 11:17

 

法界遊子 那就請『隨順』本來如是的「法界」囉!^^

讚 · 回覆 · 1月26日 11:21

 

詹永和 一切諸如來

從於本因地

皆以智慧覺

了達於無明

知彼如空花

即能免流轉

又如夢中人

醒時不可得?

覺者如虛空

平等不動轉

覺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

讚 · 回覆 · 1 · 1月26日 11:26

 

法界遊子 知彼「如」空花、覺者「如」虛空……

所以「 一切諸如來 從於『本因』地 皆以智慧覺 了達於無明」

讚!還是「如」來 正確!^^

所以依文解義而錯解實諦的人,就會在「空花」和「虛空」中錯用功,竟強以為「外境」就是「空花」,然後就錯失了「知」應該要怎樣的「覺」才是自『內』証的「空然正覺」了!

讚 · 回覆 · 1 · 1月26日 11:41

 

詹永和 這就是你說的聖言量?

佛說__大方廣圓覺經!

讚 · 回覆 · 1 · 1月26日 11:43

 

法界遊子 哈哈哈,佛演一音,眾生隨類 各得其解!^^

讚 · 回覆 · 2 · 1月26日 11:44

 

法界遊子 ^^

讚 · 回覆 · 1月26日 11:29

 

詹永和 眾幻滅無處

成道亦無得

本性圓滿故?

菩薩於此中

能發菩提心

末世諸眾生

修此免邪見!

讚 · 回覆 · 1 · 1月26日 11:32

 

法界遊子 眾幻滅無處 成道亦無得 本性圓滿故。菩薩於此中 能發菩提心 末世諸眾生 修此免邪見!

讚!(註:遊子把永和兄的「?」號改成了「。」號)

然後…

「菩薩於此中」為什麼還能法爾如是的「能發菩提心」……?

妙哉!妙哉!而『此中』之理趣「法界論」知之甚詳!

再說囉!謝謝永和兄賜教!要忙去了!^^

讚 · 回覆 · 1 · 1月26日 11:54 · 已編輯

 

鄭來也 圓覺經很讚!所以吳耀師佛也把他當作第一把交椅,

讚 · 回覆 · 1 · 1月26日 12:15 · 已編輯

 

鄭來也 這圓覺本來就在說有,怎會說假如如果沒有!識心作主!哈哈哈,

讚 · 回覆 · 1月26日 12:23 · 已編輯

 

鄭來也 然們他掉入這種幻圓,來否定圓覺!然後又說我本來就不存在!

讚 · 回覆 · 1月26日 12:25 · 已編輯

 

鄭來也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花從空而有。幻花雖

滅空性不壞。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

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善男子。一切菩薩

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

。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

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善男子。知幻即離。

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

幻。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賢汝當知  一切諸眾生 

 無始幻無明  皆從諸如來 

 圓覺心建立  猶如虛空花 

 依空而有相  空花若復滅 

 虛空本不動  幻從諸覺生 

 幻滅覺圓滿  覺心不動故 

 若彼諸菩薩  及末世眾生 

 常應遠離幻  諸幻悉皆離 

P. 3

 如木中生火  木盡火還滅 

 覺則無漸次  方便亦如是

讚 · 回覆 · 1月26日 12:26

 

鄭來也 http://buddhism.lib.ntu.edu.tw/....../sutra9/T17n0842.pdf

讚 · 回覆 · 1月26日 12:29

 

下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界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