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菩薩道上的人還要持什麼戒?

如果要一個已經「見空性」的人還去持人天善法的戒行,遊子會覺得 好像是太大材小用了。

不是嗎?有辦法見空性的人應該已經突破了世俗準則的「是非善惡」才對,怎麼還會用「是非善惡」的角度來執「這樣才“是”」的戒呢?

「這樣才是善法」是一種非常有為的束縛,有點不符合見空性的心行,所以這個「要怎樣才是」的「戒行」至少要更接近「解脫原理」才是菩薩道的行誼吧?因而,遊子覺得…見空性之後…就必須向「更細膩的心行」邁進,而不是還在世間法上…取是捨非。

由於「無明業習」的強力反撲 常常會讓「空性見」使不上力,也就是說…頑強的業習並不會因「見空性」而乖乖的被「空」掉。

有時候,反而會因為「沒辦法空掉」而更驚覺業習竟是那麼的「堅實」,此時的行者往往會陷入極大的衝突與矛盾之中,這時候如果錯解「空義」的話,甚至會因此而完全否定了他親身体驗的「空性見」(以為那個經驗是幻覺),並再回頭的…以「實有」「常見」做為他的真理!

無法突破「業習」故!

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悟後起修」到底是怎樣的進路才可以,否則「基礎的心行」若跟不上「空性見」那將會是很麻煩的一件事。

 

六度波羅蜜的第一度「施捨」就是要想盡辦法的捨掉這個「無始劫的業習」…無明厲鬼,但就因為還捨不掉,那麼接下來的「持戒」就是菩薩道很重要的第二「度」了。

施捨的「捨」…其用意就是要捨掉我們的執念,這個「捨執」是和「空性」相應的,然而當我們想捨也捨(空)不掉的時候,那麼就是要用「持戒」的方式…來讓「無明習氣」失去它的著力點。

所以說「持戒」的功德力就是在「施捨而施不上力和捨不掉」時,我們得以因「戒」而讓「業習」無所遁形,也讓我們因『明見」而更知道要怎麼精進。

因而這個戒一定要從「念頭」的根本處下手才可以。而不是還停留在「人天善法」的地方消磨功夫。

 

「見空性」的根本理趣就是要「離苦」,若於見空性處還無法「讓一切苦成“空”」,那就表示我們還被「苦」死死的糾纏住,也就是說:還沒有完全証入空性而離苦。

那麼,以「離苦解脫」的原理來看,所持的戒當然就是要以「能不能離苦」的角度來看了。也就是說:不管是「是」,還是「非」,還是「善」,還是「惡」,只要是其「心」其「行」還不能「離苦」的…都是在『戒』行的範圍之內!

簡單的說:「一切不能離苦的心行」就是菩薩道所該持的「戒」行!

是的,以「離苦」為戒的內容,比以「善行」而以為是的內容,更能契入「具生我執」的根本處。進而我們可以從根本處明見「苦因」!甚至驚覺自己的業習……竟然 一直以「慣性」的方式…讓我們用「逍遙自在的覺受」誤以為是解脫……,而且還以「任性隨緣」的詭辯來掩護「具生我執」而錯失了無明起念的覺察…。

以「苦」為戒故,能明見「苦因」。以明見業習的慣性故,我們也才更有能力「施捨執念」,也才更有能力 為更純熟的見空性 累積一點點不可思議的福德。

這就是「法界論」的…以苦為師!

所以,菩薩道上的行者…持這個「不能離苦」戒是有必要的。因為這樣才能念茲在茲的的抓到「苦因」的源頭。進而發現…那個「執善為是」的無明起處,與驚覺…「把慣性當自在」的自性錯見……。同時也更能鎖定「菩薩畏因」的真正內容而努力,也才不會偏離「離苦」解脫的心行 ,也才能法爾如是的「度一切苦厄」……。

所以,若還從「人天善法」的戒行下手,有可能更增益其執,或看不到更重要 更微細 的離苦心行,這樣反而更背離了「解脫的原理」。

「不能離苦」必然不能解脫,所以「以苦為戒」(以苦為師)而明見細行塵惑,就是離苦而得以波羅蜜(到彼岸)的第二度,然後………

然後,我們也將與第一度相應的 懂得如何「施捨」具生執念,也才更知道…接下來的「堅忍波羅蜜」和「精進波羅蜜」到底會是怎樣的一種進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界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