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緣起故,風不知從何而來,是故名「空」;以緣滅故,風不知從何而去,故亦是「空」。」

這是從「風的空性」角度來說的。也就是說風自有其因緣而「來」,亦自有其因緣而「去」。以其來去皆因緣重重復重重故,其來去皆具空性,於是 我們可以感性的說:風…「無」所從來「無」所從去。

聽說有人因這樣的「無所從來 無所從去」而悟道……。

但遊子不認為這樣「無所從來 無所從去」的觀察就是悟道的原因,因為「悟」道…不是在「風」而是在「心」。

所以,遊子覺得這裡面的語意 應該要說得更清楚一點才是……

因為,風本來就是「緣起緣滅」的如此,那麼…這種悟道,其實只是一種「知道」而已,怎麼會有「悟」的感覺呢?所以若要因此証入「見空性」之道…似乎還要更深入另一層的語意才知道「悟」的真正機理到底在哪裡……。

也就是說,若要實際体會「悟道」的滋味,那就要斷了「心」與「風」之間相應的那個執念,並讓「心」與「風」之間的關係……無所從來無所從去……才可以。

所以,「無所從來 無所從去」的「語意重點」應該是在「心」與「風」之間那個「相應的執念」,而不是在「風的緣起緣滅」………

就是要從第七識的執念處去確認「無所從來 無所從去」,這樣才能明確親証「悟道」是什麼滋味!

所以:

風的無所從來無所從去…只是可以被我們觀察「無常」的… 一種現象。

心與風之間的無所從來無所從去…才是我們可以親証「空性」的… 現量經驗。

而…無所從來無所從去的心…就是我們「見空性」之後必然會確認的…不生不滅!

也就是說:

能觀察到「風的無所從來無所從去」,雖然也能讓我們感悟到「我」也是無所從來無所從去,但還不一定就能確知「心是怎樣無所從來無所從去的景況」。

但只要能「親証」而無生法忍於「心」就是「無所從來無所從去」,那就必能洞見「風的無所從來無所從去」是怎樣的一種景況。

 

由此可知,雖然同樣是「無所從來 無所從去」,但其意義卻有三個不同的層次:

1、風的無所從來無所從去,講的實在就是緣起緣滅的空性,而其真正本義就是…有來有去。

2、風和心之間的無所從來無所從去,講的就是「風和心之間的相應」,也就是「心的覺知作用」,而這個作用是:有來(覺)無去(執)。

3、心的無所從來無所從去,講的就是「心」的實相狀態,也就是從本以來就「無來無去」「不生不滅」(無量光 無量壽)的那個「真如本…体」!

而這三個層次正好符合佛法「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的三法印。

了知這些層次之後,我們就不會識神無依的把「無所從來 無所從去」的空靈飄渺覺受…誤以為是解脫!

 

 註:菩薩道的慈悲救度則是一種「有去無來」:法爾如是的做那樣的事(有去),卻完全無條件的不求任何回報(無來)。

所以:「有來有去」→「有來無去」→「無來有去」→「無來無去」,這種「來去」的論述,也正好符合法界論的…「現觀」→「自証」→「利他」→「圓滿」…的道次第。(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法界一体→覺行圓滿(寂靜涅槃)。)

不管如何,以本來如是故,我們都可以用當下的心情…很感性的說:「無所從來 無所從去」,只要不錯認「實相」就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界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