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無「無明」就無「明」,「無無明」就是「明」。
經過「無明」的激盪而有了「明」之後…只要少了一分「無明」就多了一分「明」……。等 到了「無明盡」的時候,那就是「般若明覺」。 (註:到「無」「無明盡」的時候,那就是「行深般若」了。而到「無無明」「盡」的時候就是……進入了「一真法界」。)
所以,別忘了…若想要「無所住」,那麼「有所住」就是必然的過程……。我們必須從「有所住」的地方看破、洞見…才可以。
每一個有情眾生…都不得不的『爭』相走這一條路……
而我們都躬逢其盛的在「有情的器世間」相逢……,然後以互相傷害和互相扶持的方式來……成就「世間覺」。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