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接:依他起性,妙哉!…(4)
法界遊子 《圖六》,以「心大、空大、物大」皆「大」故,周遍法界,無內無外,渾然一體。於是…心物無間!

圖六.png


法界遊子 心物無間,就是「凡世間諸所有物 皆菩提妙明元心」,就是「有情無情 同圓種智」,就是「無情無情 共如來藏」,就是「即心即物的如來法身」……
鄭來也 無情無情 共如來藏」????
法界遊子 七大如來藏,以如來藏故,以皆「大」故,以皆周遍法界故,所以說「共一如來藏」……
就如「三世一切佛 共同一法身」一樣,不一不異故!
鄭來也
法界遊子
以「空大」故,然後…我們就能略知《心經》為什麼會說「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註:若想要全知「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的義理,那恐怕還得把後面圖示的道次第全部走完才有辦法……
法界遊子 只是,這個《圖六》,以……故,若還不能即身成佛,那就還得悟後起修……
但,不管如何,至少,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說,這個「心」已經繞了一個「明心見性」的「圓」,也能知道什麼是「無明實性即佛性」……
然後,接下來,就是要百尺竿頭的…用這個清淨的自性「圓」…以「無為法(法爾如是)」的方式…再繞一個「究竟涅槃」的「法界大圓」!
法界遊子 以「即空即心即物」而渾然一體故,偏向「空大」的人…就會誤以為「法界」就是「非心非物」,然後一直強調「空而無相」。因此忽略了「即心即物」就是怎樣的「實相」。
又,以「即心即物」故,由境界推理的人,可能就會誤以為「心就是物」而「相混」成一個「如來藏」。也有人可能會比較偏向「物」的以為「物可以生心」或「物也具有佛性」。另外,也有人可能會很偏向「心」的以為「心可生物」,然後就唯自心才是如來藏了。

不管如何,持這四種看法的人,都必須再一次的於「行深般若」中…如實「空然覺照」的…確認「心物相應」是怎樣的「法爾如是」,然後洞見真正的「法界實相」。
法界遊子 事實上,到了《圖六》,如果我們還沒有能力看到「空大」的內蘊…原來就是由「虛空」所轉喻而來,並如實澈見「即空、即心、即物」的義理,那麼上面所說的四種看法,可能就會變成了那個人很強烈的定見,也將沒有能力進一步洞見「無明」的始處,於是就會創造出專屬於「個人知見的法門」來,然後……(略)
因而接下來從《圖七》的已經洞見「無明實性即佛性」…進到《圖八》《圖九》「心物相應」中…法爾如是的「行深般若」,真的是「行百里半九十」而能否「覺行圓滿」的…非常重要的最後「十」里路。

圖七.png

法界遊子 《圖八》,唯有在「心物相應的法界中」以法爾如是的方式來「行深般若」…我們才有辦法洞見「無明」是怎樣的因「洞見」而得以「無無明」。
以「洞見」故,以「正等正覺」故,我們才有辦法如佛般的了知「無明即是無無明」……
因為,沒有「無明」就沒有「無無明」可証,就沒有人有能力達到「無無明盡…」
「無明」之功德,早在未破無明之前一直就很不可思議了,而這種不可思議,真是妙哉!難怪有人會說…「這種佛性」…本來就是「佛」!

圖八.png

法界遊子 要了解「無明」的不可思議,那就要「破無明」!
就如前面所說的,要想知道「心物相應」是怎樣的法爾如是,那麼就要証入「心物不相應(空大)」之中,我們才有辦法「眼見(空然覺照)」…法爾如是…是怎樣的法爾如是!
註:「破無明」之後,我們也才有辦法洞見「妄為明覺」是怎樣的法爾如是,然後……
法界遊子 然後,就能洞見「法界大圓」的義理…是怎樣的妙哉!
法界遊子 以「法爾如是」故,我們將知道…佛為什麼「有能力」可以涅槃於法爾如是而不動法界半分毫!
法界遊子 反過來說,「佛」就是有能力「不動法界半分毫」,也可以說就是完全沒有能力「動法界半分毫」,因此……才得以涅槃!
法界遊子 有能力「不動法界半分毫」,這是「法界大圓」已証得的後得智。
沒有能力「動法界半分毫」,這是「法爾如是」的根本智。
而當我們了解到,「法界大圓」也是「法爾如是」的時候…將不得不証入涅槃!
天啊!原來這種「不得不的法爾如是」就是「究竟涅槃」?
法界遊子 《圖九》,所以「行深般若」是很重要的。
為的就是要:破一分無明 証一分佛智!

圖九.png

法界遊子 「行深般若」,其實就是「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的菩薩道,這都必須在「心物相應的法界」中進行的。
然後,於法爾如是的「心物相應」中…深深體悟「法界一體」的況味。
於是,以「菩薩清涼月 常遊畢竟空」的「空大」之心行,「破一分無明 証一分佛智」的証入「法界體性智」,最後成就「即心即物」的如來法身。

法界遊子 有關「三世一切佛 共同一法身」的問題,到底是「一」?還是「異」?這裡,順便用「法界論」的角度來說明一下。
以「三世一切佛」故,以心心隔歷分明故,諸佛其實皆有「各自的法身」。又,以「〝物大〞周遍法界」故,諸佛之法身以「即心即物」而「唯一法界」故,本來就可以「共同一法身」。
因此「法身」就如「燈燈相攝」一樣,不一不異。所以諸佛法身,是一?是異?於「法界論」無礙。
法界遊子 這個「不一不異」也可以用大家可明見的「連體嬰」來比喻。
由於兩個心識共用一個身體,因而這個「連體嬰的五蘊身」到底是一個?還是兩個?
以「心」相異故,以「物」一體故,我們實在可以說…這個「心物相應的五蘊身」…就是「不一不異」。
其實這種「不一不異」的道理,若用「法界論」的「心就是心 物就是物」的角度來看,是很一目瞭然的,因此不會在「一」還是「異」中…爭論不休!
法界遊子 然後………

圖十.png

讚 · 回覆 · 5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界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