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鄭來也分享了 1 則貼文。3月20日上午7:15 · 
法界遊子 圖示中,為什麼會寫「依他起物」?
這個「依他起物」的語義是什麼?要說清楚啦,要不然會引起很多人的誤解……
註:「依他起相」的意思如果是指「依他」而起的相。那麼「依他起物」是不是就是指…「依他」而起的「物」?……所以,來也兄,不能「只顧自己懂」然後就隨意減減說,也要考慮到別人是不是能看得懂才可以……。
鄭來也 不然怎麼說???依他起相當然是指無分別影相,依他起物,就是色類物質的意思
法界遊子 「依他起物」的字義…怎麼會只是指「色類物質」呢?若人家依你的文意質問說:這個「物」又是怎樣「依他」而起的呢?你會怎麼回答?
哈哈哈~~~,就這樣囉!^^
鄭來也 指心的依他起的物不會喔
戴政宗 鄭來也善知識
你學佛入門深入道也!
鄭來也 沒道最深,遊子的即因即果是我夢昧以求的大寶藏
鄭來也 唯識有三自性,懂了就知三無性即知心物本圓成實性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鄭來也 3月19日上午11:24
來也講古自by爽by文學4779
法界如來藏

.
法界遊子
●「依他起物」改成七大如來藏的本圓成實性好了,因為物本自性涅槃故。(註:這是圖示上的文字)
◎其實,在整個圖示中「依他起物」的語義,只要不會亂了別人「正確」解讀,那是沒問題的。
◎但,以一般人在不懂或根本不承認「心物本有」的情況下,說真的想要從「依他起物」的文字中…突破「依他起」的文字障…是很有困難的。
◎尤其是,「圓成實性」、「依他起性」、「遍計所執性」,就是專屬於「唯識」的理論,因此……(略)
◎「法界論」,以「體性用相」故,除了「心」之外,「物」當然也有自己的「體性用相」,而在這個「性」裡面,其實也有所謂的「圓成實性」、「依他起性」、「無遍計所執性」(以無覺故,所以其性本自圓成實而涅槃)。
◎有事,晚一點,再回來繼續說……
鄭來也 沒錯!以前也有講過
法界遊子 ●以「物」無覺故,所以其性本自圓成實而涅槃。
◎這個問題得先略微解釋一下,這樣我們才更能了解什麼是有情眾生和無情眾生。
◎「物」會以自身的「物性」而成就其「物理現象」,而這種「現象」,因為有「生長」與「死亡」的緣故,於是成就了所謂的…「生命」。
◎以植物有「生命」故,一般人就會以為植物必然就有「生命之覺」,如向光性、向地性、向濕性……,因此有人會認為若此「植物」沒有「覺」就沒有這些「向性」……。
◎也有人認為「水」能感應「善惡念」,所以「水」也是有生命的,或認為「水」也具有「生命的覺知」……
◎因此,很重要的是,若我們能懂得「心就是心 物就是物」,那麼我們就會懂得「植物的生命」…其實就只是一種「物性的相應原理」而已,而這種物性的「覺」(向性、背性)和「心」的「覺」(辨別)…其語義內容是相差十萬八千里的。
◎簡單的說,「心的覺」才是真正的具有「分辨之覺」,而「物性的那種覺」充其量只能算是「物」在「物理環境」中的一種「適應」現象而已。即便是「水」能用「結晶」的方式反應出「善惡」的心念,那也正說明了「訊息」(心)與「能量」(物)的那種不可思議的相應關係…(略)
◎以「植物」有「成住壞空」的生滅(生命)現象故,以「心能覺」故,因此,當我們在不懂得「心就是心 物就是物」的情況之下,我們很容易在「物質性的生命」和「心的能分辨之覺」這兩者之間…產生了極度的錯亂認知,甚至有人會把「生命」當成就是「覺知」之「體」,於是……(略)

鄭來也 物質性的生命???物植性生命??
法界遊子 還以為是打錯字了……。
註:「物質性的生命」,其第一種涵義就是指「植物」,第二種涵義就是指「生物」,其第三種涵義就是指「物種」。
另外,還有比較廣義的涵義,例如礦物…從成住壞空的角度來看,因為也有「生」「滅」,所以礦物也算是有「生命」。又,我們的「五蘊身」就是「識色相緣」故,我們這個「肉身」其實就是一種「物質性的生命」。
然後,接下來,遊子就是要用這個「識色相緣的五蘊身」…來說明此覺非彼覺……
鄭來也
法界遊子
我們這個「五蘊身」本來就是一種「識色相緣」的結合體。
「色身」之「物質性生命」本來就具有「物質性」的「向性」與「背性」,而這正好可以和「心識」那種「有覺知的分辨性」相應,於是此「識」就有了…我們稱之為「離苦得樂」的那種選擇……
由於「識色相緣」而一體故,我們總會認為那種「觸受的覺知」就是「色身」本身,然後還一廂情願的把這種「色身的覺受」投射在任何有「生命」的物種上……
因此,有人會把這個「分辨性的覺知」…應用在其它「物質性的生命現象」上。
於是,分不清楚「心就是心 物就是物」的人…就會用「覺」的這個字眼…來強化「植物」也有「生命之覺」的功能……,甚至會把植物「擬人化」的說…植物也有分辨的能力、也會有痛苦和快樂的覺受……,甚至有人還據此邏輯…以為「植物」(包括水或其它的礦物)以「有覺知」故,只要經過千萬劫的修練(吸收日月精華)…它們和人一樣,以後當然也會成佛……。
其實,這裡面的理趣是什麼?其實相是什麼?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真的是一清二楚,一點也不含糊……。只是當我們把這個「識色相緣的五蘊身」錯以為就是「能覺」之體的時候,那麼在「心物相混」的情況下,就連研究科學的「江本勝博士」也會被自己所研究的「生命的答案 水知道」所迷糊了……。

鄭來也
法界遊子
如果「物」也「能覺」的話,那將會發生一件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將沒有一個「有情眾生」可以成佛……。
至於原因是什麼,請詳看「法界論」第××頁!(註:忘記了,自己去找囉!)
鄭來也
法界遊子
簡單的說,「物」若不是「本自涅槃」,那麼在「心物相應」的情況下,「心」將沒有「法爾如是的法則」可以藉物顯現,也將沒有辦法用「心物相應」後的「法爾如是法則」來返觀自性。
也就是說,「物」若能自己作主(能覺)的話,那麼在「識色相緣」的情況下,將會變成「兩個覺」,於是此「心」將會和「自己能作主的物」搞得不知誰是誰。最後,這種暈頭轉向的「覺」,根本就無法「如實返見」自性。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這個「心」再怎麼聰明…也無法確認自己是否已經回到了「清淨本性」……。以無法確定故,以無「本自涅槃的物」可對照故,那麼……此「心」就沒有任何能力可以成佛而涅槃了!
另外,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心」「物」必然是「本有」的,而且必然是「法爾如是」相應的。
因為,在法界中,若無「物」,那麼「心」的「能覺」將無法起作用,將一直處在「混沌」的狀態之中…而恆是「無覺」……,所以說,法界若只是「唯心」而「無物」,那麼…法界一切眾生,將因缺少「心物相應」的激盪,而將沒有任何一個有情眾生可以成佛。
註:接下來就是要講這個很重要的…法爾如是的「相應」,也就是…「心」和「物」的依他起性。
(遊子註:例如,鏡子的鏡面若能顯出自己想像的「相」來,那麼我們就沒有辦法藉由鏡子來看清楚自己是怎樣的真面目了。)
鄭來也
法界遊子
其實,「法界」若只是「唯心」而「無物」的話,那麼……
那麼…連「妄為明覺」的那個「無明」都不會有,更不用說什麼「眼翳」了。
鄭來也 無明沒有不是很好嗎??就成佛了不是嗎??張又林大德不是常常這樣講解
鄭來也 所以更做實了,物必殺之技
鄭來也 自己誘拐良家婦女怪起人家了,惡人先告狀,卻慾加之罪?何患之有??一直要給物本自性涅安安立罪名,好來消滅??
法界遊子 ●慾加之罪?何患之有??
◎是「欲加之罪 何患無辭」啦!或「欲加之罪 其無辭乎」…
◎要不然,至少是「欲加之罪 何患之無」……
◎至於「何患之有」…,遊子真的看不懂來也兄的語義。
鄭來也 就是自己的遍計執性怪起物有罪就是了
讚 · 回覆 · 1週 · 已編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界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