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法界遊子  3月12日上午8:33 · 
法爾如是的"心物相應"……不可思議、不可思議!
以"法爾如是"故,心物相應所成之法、所成之法界……,其"相應"就是法界一體的根本理趣,也是一切法得以不一不異的奧密所在。
圖像裡可能有植物、樹、天空、花、戶外和大自然
圖像裡可能有植物、花、樹、戶外和大自然
未提供相片說明。

法界遊子 唯有洞見<心物本有>,才能洞見…"法"界…是怎樣的一元(法界一體)。
法界遊子 也才能洞見"不一不異"是怎樣的非一非異!
妙哉!
法界遊子 職是之故,《法界論》說: 心、物,就是虛空中的兩大主角,然後,心物相應的演了一齣法界大戲!
陳永寬 週二早安愉快
法界遊子 以「心物相應」故,要如實印証是不是「心」「物」相應,那唯一的方法就是…心物不相應。
也就是說,我們如果想要如實了知「心就是心 物就是物 心物本有」,那最好的方式就是要用「心物不相應」的強力方式來確定「心物相應」是不是真的就是那麼的法爾如是? 否則,我們只能在法爾如是相應中…一直隨順法爾如是之流…而無法用「解脫」的方式來明見「法」是怎樣的「如是」!
以強力的「心物不相應」故,我們才能確實了知…「心物本有」,而且還可以順便了知「法空」、「無我」是怎樣的一種況味,也才能了知「法爾如是」之理,然後…用另一種「無為」而「不糾纏」的方式…法爾如是…於法爾如是的法界之中……。
法界遊子 要「心物不相應」,就要有成熟的「禪定」功夫。
《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就是一套很完整的禪定進路。
法界遊子 《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 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法界遊子 由於這個「禪定進路」(邁向「空大如來藏」的道次第)相當重要,因此將前幾天的「詳解」…再次轉貼如下:
●初於聞中……這個「聞」就是指「心」與「外境」「相應」時的那個「覺知」。
●入流……就是指此「心」入「正道之流」(入逆生死流)。
●亡所……就是指這個「與外境相應之心」已捨棄「外境之所」,也就是已能捨棄對「外境」之一切欲念、糾結。
●所入既寂……就是此「心」不被「外境」所擾而入靜。
●動靜二相 了然不生……入正定。
●如是漸增……要更上一層樓。不能流戀於「靜」「定」之中。
●聞所聞盡……入正觀。「盡」就是指要「全然的」展現「聞性」。
●盡聞不住……入正覺。「盡聞」就是「全然的覺」的意思,「不住」就是「不執」,如來如去。
●覺所覺空……見空性,以泯除「能覺」「所覺」故,於是有了「空」的覺受。
●空覺極圓……泯「能所」而空,此「覺」將更明澈,於是,此「空覺」得以圓融無礙。
●空所空滅……當此「空覺」泯除「能空」「所空」之後,此「覺」將歸之於全然的「空大」而「性覺真空 性空真覺」,於是…破除「所既妄立 生汝妄能」最初始的那個「妄為明覺」。
●生滅既滅……就是指一切「能所」全然雙泯,不再「所既妄立 生汝妄能」,也不再「妄為明覺」。
●寂滅……以無「能所」故,不再起「生滅」,以不再「生滅」故,當下寂滅。這個「寂滅」就是指「心」的本然狀態。而這種「本來面目」,必須証入「空大如來藏」才能「現前」。
●現前……既然有辦法「現前」,那麼這個「能現前的寂滅」,顯然不是只有指「空大如來藏」,而是更有深意的指向……(略)

法界遊子 這種「禪定」的進路,就是一種「逆生死流」,同時也是一種「唯識無境」(唯心)的進路……
這種「逆流」的進路,沒有「很堅強的意志力」或「很綿密的修行功夫」是很難証入「空大如來藏」的。
還好的是,「離苦得樂」就是我們的本能,為了「離苦」故,我們終將會走向這一條路來。
之所以會「必然」,那是因為…從某個角度來說,「逆生死流」可能比「世間的無常苦」…快樂多了。
所以,越懂得「如何以苦為警惕之師」的人,或越懂得「離苦得樂」的人,他就越有能力、甚至是越能輕鬆的走向「逆生死流」的這一條解脫之路。
法界遊子 在禪定的過程中,以「脫蘊」故,必然會有越來越不被「五蘊身」束縛的「神通」出現。
至於這些「神通」是否純正,其關鍵點就是在…自己的「妄識執見」(業識)…到底還有多少……

黃志岳 午餐愉快
法界遊子 事實上,就是有很多的修行者,在前世就已經有修過禪定的功夫,所以在今世在某種因緣的啟動下,很容易就顯現出「相應的神通」來,於是……(略)
不管如何,返聞自性而淨化妄識執見的修行功夫…是功不唐捐的。因而不是有「神通」的人就是「非凡人」,有時可能會因「錯解神通」反而更落入「妄識執見」之中,這就非常冤枉了。
真有智慧的真修行人,會在「妄識神通」的當下,藉用「空大如來藏」來返觀「自己所相應的神通」,並如實洞見自己的「妄識執見」……(略)
這樣,也才不會違背當初修禪定就是為了走向「空大如來藏」的初衷……(略)
法界遊子 淨化「妄識執見」,就是「禪定」的基本功。因此,基本功若練不好,那麼練拳不練功,到老終究是一場空,甚至最後還會被自己的妄識神通所耍弄而不自知……。
讚 · 回覆 · 3天

法界遊子 以「離苦得樂」故,這裡面的「離苦進路」至少就有了三種不一樣的「禪定」層次:
1、就是以真正離苦的解脫為目標,因此其進路必然就是要以「空大如來藏」為準則。
2、就是完全以「離苦」為重點,於是這種進路就會以「厭離心」來「逃避」心之外的一切糾纏,然後唯心於自境之中。
3、就是以「得樂」的方式來「離苦」,通常這種方式就比較會去追求禪定的境界,並耽溺其中。有的甚至會創造出他所慾求的妄識神通出來。
法界遊子 除了上面三種不一樣的層次之外,當然,還有人把「禪定」當成是「功夫」來練的,然後就很努力的「欲得驚人藝 須下苦功夫」了……(略)
另外,也有所謂「法門傳承」的問題,例如像以師傳徒的那種技藝傳授,然而這種「教法」通常是會用很嚴格的方式來「訓練」徒弟,甚至是以「不仁道」的方式「磨其心志 餓其體膚」…,再從艱苦極限中逼出一個「不是人所能達到的境界」來……。
又,以「傳承」故,若以N次元空間的因緣來看,則又有了所謂的「天命」任務之說……(略)
當然,也有人是因為好奇、或是為了靜心、或是為了開發潛能……然後就走進了「禪定」這條路來……
當然,也有些老師父是為了混一口飯吃,然後就很「商業頭腦」的推銷了他的「方術」,於是就有些學人們…就這樣「莫名其妙」的與「禪定」這門功夫…結了一個「種在八識田中」的不解之緣……
法界遊子 但,不管如何,「禪定」的過程,雖然就是一種「堅強意志定力」的修習,但,我們也必須事先好好返觀一下自己「為什麼要禪定」才可以。
簡單的說,「我為什麼要禪定」裡的這個「為什麼」其實就是自己的動機,而這個「動機」以後必然會很有關係的…完全發酵,甚至影響到自己可能會遇到的…「禪定現象」!
動機越強烈,禪定的效果就會越強烈,而其效應也可能很容易就與「各種神通」相應……
但,如果動機越單純的話,其禪定時所遭遇到的「現象」,也可能就會越單純而平常無事……。
因此,禪定,能不能在「法如是中精進」,那就得看個人的因緣了。(註:不懂「法如是」的人,那麼依靠一個「明師」,我想應該是有必要的。)
其實,如果我們返聞自性的功夫越到家的話……,那麼修習禪定的時候,我們將更有能力拿捏到「堅決而單純」的分寸,至少更有能力可以因「禪的靜定」而覺察出自己更深入的「動機」,包括「更深入的妄識執見」、「習而不察的潛意識」、「先入為主而以為是的觀念」、「被聖言量暗示而跟著認為如此」或「更深層的妄為明覺」……。
所以,「返聞自性」這件事,絕對是在「禪定」之前,我們自己事先就要熟練的…一件很重要很重要的功課!

法界遊子 若把「禪定」所顯現出來、或被自己敏銳覺察的…「心物相應的現象」…當做是「超人一等的神通」而自詡的話,那麼,以「得少為足」故,以不離「妄識」故,那麼「空大如來藏」的妙境,可能會因…返聞自性的功夫還不到家…竟而變成遙不可及或說食數飽的「妄想之夢」了………。
這種人,通常會誇大「靜、定、忘、無」的境界,然後在自己的妄識中說「空境」還以為就是「空大如來藏」……。
法界遊子 其實,如果我們「返聞自性」的功夫深厚的話,我們將會發現自己修習禪定時的那個「根本動機」其實就是一種「妄識執見」,更別說「脫蘊」過程中…還在「蘊界」時…所產生的那種效應(神通)現象了。(註:神通,可以說就是「心物相應」的一種現象。)
然後,以能洞見故,以功不唐捐故,以法爾如是故,修習禪定的過程,從道次第的角度來說,其實就是一種「以妄止妄」、而且還是借力使力的漸次盤旋……,這不是一蹴可幾的。
唯,以「知其所以然」故,有智慧的實修者,必將有能力更安心而順其因緣的、漸次的…依自己的能耐…更上一層樓,並法爾如是的…趨向「空大如來藏」。

法界遊子 而這個「法爾如是」的進路…《楞嚴經》之「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已經說得非常清楚,真是令人讚嘆!妙哉!
讚 · 回覆 · 34分鐘

法界遊子 「禪定」,為的就是要「斷」,也就是要「心物不相應」的証入「唯識無境」,然後,再以絕對的「空大」…來敏銳的洞見「心物相應」是怎樣的不可思議!
法界遊子 註:為了要如實的証入「空大如來藏」,在修習禪定的過程中,我們真的要好好體會《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裡面所說的道次第才好。
至少要好好深入、再深入的體會經文中所說…有關「能所雙泯」的進路:
(能)入…流亡所,所入即寂。→(能)聞、所聞,盡。→(能)覺、所覺,空。→(能)空、所空,滅。→最後,「能」「所」雙泯,寂滅。
法界遊子 這「洞見」(空然覺照)就是一種清澈無染的、如實無誤的、清清楚楚的、必然能見的…,甚至是一種「由空而突然有」、「由暗而突然見光」、「一觸而通體即發」的那種強烈覺受…,我們稱這種乍然的覺受為「開悟」或「明心見性」。
法界遊子 以「心就是心 物就是物」故,以「心物不相在」故,此「能覺之心」竟能因「空大」而完全洞見「心物相應」是怎樣的不可思議,妙哉!妙哉!
而更不可思議的是,這個「心物相應」竟也是那麼的法爾如是,如是到本來就是如此的平常……,甚至可以平常到不必另加一念來加以論述之……。

法界遊子 註:這個「相應」真的非常不可思議。也可以這麼說,一切「法界」的祕密,都在這個「相應」裡面!因此,只要我們能了解這個「相應」的內容,那麼……(略)
之所以會「相應」,而且必然會法爾如是的相應,這也正說明了「心」和「物」彼此之間的關係就是那樣「沒有你就沒有我」,沒有我就沒有一切」的「法界一體」,甚至會「一體」到…讓很多人竟「心物相混」的分不清什麼是「心」什麼是「物」。
法界遊子 「心物相應」就是那麼的不可思議,也是那麼的法爾如是!
於是,開悟後的空然覺照,將可以進一步從「法爾如是」的地方…看到:無明就是無無明!
然後,和佛陀一樣的驚嘆:噫!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知慧德性!
如是!

讚 · 回覆 · 14分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界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