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來也講古自by爽by文學3650
教你們簡單的文殊如來藏不二門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解釋>>
若以識智雙運境來說,
若沒有雜染的二取妄識執見,
色就是指識境由智鏡的鏡面所顯現,
因智境本自性空,所以色的識境也本自性空
若你的智境的七識性用不純潔,
識境就會變成能所的對立的似顯現,
若七識平等智識境雙運不二無間。
不二之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這樣的一元
也就是心物相礙解除而不相在,心物体性回歸本位体性,此法界實相從來都在,不曾忘失

 
法界遊子 來也兄的解釋越來越入味了。
法界遊子 但為什麼要用「教你們簡單的文殊如來藏不二門」這句話呢?
這樣「教」眾生只是在自找麻煩呀!
鄭來也 哈哈哈!這是我的業力問題!
鄭來也 就是學來的,我認為是教的意思
法界遊子 在自己的小地方可以這樣業力,在別人的地盤,那就會把別人的業力也拖進來,然後更增長別人的魔性,除非他是你的學生,然後會處處揣摩上師的「玄妙」語意……
但,這種「業力」實在也不關遊子的事就是了。^^
鄭來也 對對對!跟遊子無關!學人家的東西,當然會感覺是教人家啊!如果是自己的東西,就知別人也是有,就少教人了
法界遊子 ●因智境本自性空,所以色的識境也本自性空
→→因智境本自性空,所以緣色(外境)而起的識境也本自性空
鄭來也
鄭來也 剛剛還想解釋這句話的毛噸性不順,結果遊子先幫我答出來,有神通的樣子???
鄭來也 因為我發現物的問題沒被明顯拿出來,會被人搞不清楚
法界遊子 然也,然也,就是如此,
如何能把「物」給突顯出來,其實這也是遊子困擾之處。
尤其是在「物」與「外境」之間的語意,實在有點麻煩……
因而有時遊子也會把「外境」真接說成是「物」,為的就是要提醒「物」的重要性。但「物」和「外境」實在又不是全然相同的語意,因而有時候又會在「物」的後面加一個「外境」來輔助……
所以,在「法界論」裡的這個「心物相應而成境,心物相應而成事,心事相應而成理,心理相應而成法……」就很重要了,這樣我們才不會在「法」、「理」、「事」、「境」中…錯失了「物」義。
鄭來也 無邊莊嚴會經 ~~~~~~~唯由心故,彼一切法與心相應。凡所有法,與心相應非互相知,亦不可見,何況諸法非心相應?以第一義思惟觀察,無有少物可相應者及不相應。何以故?無有少法與少法相應及不相應。~~~~~~~~~~~~~這裏有強調外物非心生
法界遊子 是的,從經典處應該可以找到很多「心物本有」的証據。
只是遊子不讀經典,所以在與人對論上就會「吃了很大的虧」。哈哈~~~
但,妙也妙在這裡呀,遊子還真怕看得太多的經論會影響到自己這種很「純真」的思路……哈哈~~~
法界遊子 其實還有更重要的事,但只能點滴在心頭了。^^
鄭來也 接下來的經文就是我講的識智雙運境 ~~~~~~一切諸法所有自性即是本性,若是本性彼無自性。汝今當知,若以言說得一切法本性自性,無有是處。於諸法中無有少法名為諸法本性自性,一切諸法本性皆空,一切諸法自性無性。若空無性,彼則一相所謂無相,以無相故彼得清淨。若空無性,彼即不可以相表示;如空無性不可以相表示,乃至一切諸法亦復如是。是空無性非染非淨,然是一切諸法本性。若是一切諸法本性,非由染淨之
法界遊子 讚!這段經文如果能配合來也兄所說的「識智雙運境」那就更清楚了。
又,如果再加上「心物(境)相應就是法」(不相應就是「法空」),那就又更清楚了。
又,如果再加上「法界論體性用相」的理論,那就又更清楚了……
也就是說,用「法界論」的角度將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什麼是「本性彼無自性」,而不會只取其「無自性」然後把「本性」給否定掉。以其「法性」還是在故。這樣,就不會在「一切諸法自性無性」中打結,而變成腦筋急轉彎的在玩文字遊戲!
鄭來也 所以法界論不得不看啊
法界遊子 是的,一定要看,但以種種原因故,說真的也只能有緣而契機的人…才能相應了,因為很多人一看到「心物本有」就立刻倒彈!哈哈~~~
慢慢來,正好可以當做自己進路的一種磨練。^^
鄭來也 沒錯!因為心物本有的排赤,以為不空不清涼,因為錯解了實相義,顛倒見
鄭來也 不然那個浮瘋兄常說得悶不爽就是他以為自創的意識型能的爽空才爽,就是這樣來的,
法界遊子 不會啊!福豐兄對心物的看法其實很直接了當。
來也兄所認為的那種「爽空」…應該是屬於福豐兄個人心境上的感受,譬如有人會說「虛空粉碎」或「心如虛空」,但這都是一種心境的描述,我們不能把這種「感受」當成「實相」來論……。
鄭來也
鄭來也 鄭來也 所以德山快涅盤的前三年,竟被他的徒弟點醒,因為他的徒弟去學法界論,後來才知,後得智,才是真正要走的路,從此覺醒,在客堂講法,從此改變做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界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