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來也分享了他的貼文2月8日 19:36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鄭來也 可能很多人很困惑,不是要離苦得樂,離五慾過患?為什麼教人,不要空外境呢???\
陳福豐 跟外境和平相處就好了
陳福豐 不要動外境
法界遊子 以佛性「能覺」故…
以若無「外境」(物)佛性就無法覺故…
以佛性不曾不覺故……(註:除了用強力的定或麻醉或沉睡的被我們錯以為無覺之外)
以佛性本覺故…
所以能知「所覺」之「外境」(物)不曾斷滅。
亦以外境不曾斷滅故,外境(物)本有故,然後,佛性之本覺果然隨時皆覺………
光用這種環環相扣的「理論」就可以知道「心物本有」。
結果,空過頭的人,卻害「法界論」一定要寫那麼多,才有辦法讓人知道什麼是心物本有……
鄭來也 問題沒這麼單,要離苦得樂就是要先識妄識執見非外境問題以空過的人就是這樣來的
法界遊子 是的,本來就和「外境」無關。所以……我們才更要知道真正的「苦因」到底是在哪裡。
而這就必須懂得如何「以苦為師」了。然後再從那裡「拜師學藝」的找到「滅苦」的方法。
鄭來也 看到這千佛集,我都會背書了,都知遊子要說什麼~
法界遊子 所以,簡單吧!^^
鄭來也 應該吧?但腦筋打結的人我不知道~
法界遊子 哈哈哈~~~,遊子會被罵成豬頭啦!
鄭來也
法界遊子 光一個「心物本有」,想要過他們那一關,哪有那麼容易。
陳福豐 那種沉溺於執作性不好破啦!
法界遊子 相對的,他們要過遊子這一關也不是那麼容易。^^
法界遊子 就算「法界論」全懂了,那個「執作性」也不是那麼容易就破!所以,儘量體囉!
陳福豐 那個要用刻度量啦!
陳福豐 一動外境你就落境著境
法界遊子 和平相處,很好!以彼此本來平等故,皆性真圓融,遍虛空盡法界。
陳福豐 多謝誇獎
陳福豐 動外境也沒什么關係
懂平靜或自然會平靜
陳福豐
法界遊子 所以,該小便的時候就要小,不能不動!
陳福豐
陳福豐 打的唸頭死許你法身活
陳福豐 世俗的唸又不是了
法界遊子 當還有肉身的時候,當該小便的時候,這時候的念頭不能死……
隨順就好,要不然自討苦吃。^^
當然,沒有人會在尿急的時候才去打坐的。^^
陳福豐 哈哈哈哈哈
陳福豐 含蓄的遊子大哥沒說很清楚^^
法界遊子 哈哈哈~~~~
陳福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界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