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遊子 在了解自己之前,總是會被不了解我們的人…用「不了解」的方式來成就……
讚 · 回覆 · 6 · 2月8日 9:57
法界遊子 因而,也可以更深入的說:無法了解(或体諒)「別人對自己的不了解」,那就是還不了解自己的人…。
讚 · 回覆 · 5 · 2月8日 10:25 · 已編輯
魏德賢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圖像裡可能有文字
收回讚 · 回覆 · 5 · 2月8日 10:02
……(略)
Kiat Wah 用别人心观自心
用自心观别人心
明晰了解彼此心
用自性读法界心
早安吉祥!
收回讚 · 回覆 · 3 · 2月8日 11:13
………(略)
何志文 法界有什麼好論的唧唧喳喳叫不停的心事
讚 · 回覆 · 1 · 2月8日 12:50
法界遊子 轉貼:
何志文 哈 法界論你的歸頭 啦
昨天 10:21
讚 · 回覆 · 1 · 2月8日 12:57
法界遊子 這個「歸頭」將是志文兄今生無法參透的「心」事!
由於遊子的能力有限,只能言盡於此,願佛菩薩保佑你!
讚 · 回覆 · 1 · 2月8日 12:59
何志文 法界遊子什麼時候才會知道叩首?
那將是你無法了解我心事的主因!
讚 · 回覆 · 1 · 2月8日 13:07
法界遊子 ^^
讚 · 回覆 · 1 · 2月8日 13:10
李妙潔 南無阿彌陀佛
收回讚 · 回覆 · 2 · 2月8日 13:22
洪千壹
收回讚 · 回覆 · 2 · 2月8日 15:11
陳川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查看更多
收回讚 · 回覆 · 2 · 2月8日 15:29
陳月澐 午安 吉祥
收回讚 · 回覆 · 2 · 2月8日 15:45
李董 午後吉祥如意。
收回讚 · 回覆 · 2 · 2月8日 16:12
劉唯心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收回讚 · 回覆 · 3 · 2月8日 18:04
艾羽 現代行者,一句阿彌陀佛,即能回答法界論,可我怎麼學不會,
收回讚 · 回覆 · 2 · 2月8日 18:55
法界遊子 其實「阿彌陀佛」也可以是法界實相的總持名。
因而,只要我們要辦法把法界的一切實相都統攝在一句「阿彌陀佛」的佛號裡,那麼…雖然就只有一句「阿彌陀佛」…真的是可以代表法界的一切!
於是:一句佛號的功德內蘊…就有如與佛陀心心相印的「拈花微笑」一樣,不只通透於心,還可以震撼整個法界!
我們也可以用另一個角度來說,一個行者的當下,是可以用一句「阿彌陀佛」來呈現自己的所有証量,然後回應於整個法界……。
說白一點就是:自己是怎樣功力或証量的人,那麼在自己當下所唸出來的一句「阿彌陀佛」,其實就已經很如實的反應出自己的功力(証量)來……。
嗯,希望遊子以後有能力…就只唸一句阿彌陀佛就好!
阿彌陀佛!^^
讚 · 回覆 · 1 · 2月8日 23:15
Sunkist Ming 👍👍👍_()_ _()_ _()_
收回讚 · 回覆 · 1 · 昨天 11:03
艾羽 那要如何分辨,行者念的阿彌陀佛,已至何種次第,
收回讚 · 回覆 · 1 · 22小時
Sunkist Ming
圖像裡可能有植物、花和大自然
收回讚 · 回覆 · 1 · 22小時
法界遊子 ●那要如何分辨,行者念的阿彌陀佛,已至何種次第,
◎就只能靠直覺囉!然後把「自性見」拿掉!^^
讚 · 回覆 · 1 · 16小時
法界遊子 其實,要「如何分辨別人怎麼唸佛」,其重點還是在「自己」,因而只要我們有「自性見」,那麼不管別人是怎樣的唸佛,我們都還是會以自己的自性見去臧否別人的一舉一動,因而在「自性見」的作怪下,要去分辨別人「用什麼層次在唸佛」是有困難的。因而,一般人也只能用「相信」去相信一個比較有修行的人可能比較有「老實唸佛」的功力……。當我們對某個淨土宗師父非常有信心的時候,我們可能就會認為他的聲聲佛號就是能與佛感應道交……
讚 · 回覆 · 16小時
法界遊子 所以,還是返觀自己怎麼唸佛比較實在。
或者是…把自己的「自性見」拿掉,自然能心心相印的一目瞭然!
讚 · 回覆 · 16小時
法界遊子 如果我們還沒有辦法把法界的一切實相都統攝在一句「阿彌陀佛」的佛號裡的時候,我們也可以用「即心即佛即一切」的方式來相信「佛號」就是「法界實相的總持名」,然後就藉用「法界實相」和「阿彌陀佛的功德力」來薰染自己的「自性見」,並讓自己的心念漸漸融入「無量光 無量壽」的妙境裡,這樣,我們就會有不一樣的唸佛心境……
當然,我們也可以用「信仰」的方式來唸佛,然後就藉著「阿彌陀佛的願」來帶動我們的誠心與一心不亂,並達到「無相唸佛或老實唸佛」的境界………(略)
讚 · 回覆 · 1 · 15小時
法界遊子 遊子個人則是把「佛號」統攝於「法界論」裡面,因而「唸佛」也可以是一個有其「道次第」的法門。
而這個道次第…其實就是一個「法界大圓」……
亦以「法界大圓」故,能知「不唸而唸」就是怎樣的一種妙境,亦能知「唸而相應」又是怎樣的一種理趣……。
唯這種個人心得…不足為外人道也,故略過!
讚 · 回覆 · 1 · 15小時
林榮敏 南無阿彌陀佛
收回讚 · 回覆 · 2 · 2月8日 19:31
劉傳源 南無阿彌陀佛
收回讚 · 回覆 · 2 · 2月8日 20:26
………(略)
杜根祈 歸頭 = 叩首 = 稽首 = 五體投地 = 不二 = 歸一
收回讚 · 回覆 · 3 · 2月8日 23:22
簡如意 阿彌陀佛
感恩分享
讚 · 回覆 · 1 · 2月8日 23:39
法界遊子 謝謝根祈兄的妙解,讓遊子增長知識了。^^
剛剛好奇,搜尋了一下「歸頭」,原來還真有歸頭ㄟ……。註:當歸分歸頭、歸身、和歸尾。
昨天,當志文兄留言「歸頭」的時候,不好意思,遊子比較小人的把它看成了是龜頭,於是才有今天這幅「千字佛」的畫產生……
但總不能讓這幅圖的意境太流於粗俗吧?因而藉著「歸頭」…歸…頭……回歸源頭…的語意,順便寫了一個「向自己下功夫」才是「洞見法界實相」的真正下手處 來送給志文兄……
當然,遊子還有另一個用意啦!因為「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而且這個痕跡…以後還必然會有很強大的蝴蝶效應來發生……。於是,為了這個必然會發酵的「酵」應,遊子先把這個效應的源頭留在這個FB的檔案裡……。
就看志文兄能不能体會囉!^^
讚 · 回覆 · 2 · 2月8日 23:54
Sunkist Ming
收回讚 · 回覆 · 1 · 昨天 11:07
下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