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心」「物」都用它們的方式「空然而遍一切處」。
心物相應而一体的「如來法身」……就是全然統合了「心」「物」的特性而「空然遍一切處」。
接下來,就是要從「五蘊身」的角度來解說…「五蘊身」是如何用「五蘊身的方式」來「空然而遍一切處」。
.
註:只要我們懂得這裡面的道理,我們就能確認「五蘊身」在「法界」中就是怎樣的「海味一滴」。
然後,我們就可以運用這「海味一滴」所蘊含的功德力…來証入「如來法身」。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法界遊子 「五蘊身」就是「識色相緣」的「心物結合体」。

所以「五蘊身」當然也具備了「心」「物」的特性!

只是………

讚 · 回覆 · 1 · 8月22日 10:00 · 已編輯

 

法界遊子 嗯,今天心情好,可以先放下再說!^^

說真的,遊子還真不太想把這麼明見的事實,很輕易的就說出來……^^

讚 · 回覆 · 1 · 8月22日 10:48

 

李一如 早安吉祥如意。

讚 · 回覆 · 1 · 8月22日 9:55

張益源 構圖思維高

讚 · 回覆 · 2 · 8月22日 9:57

法界遊子 哈哈,這是18禁,不能亂看!^^

讚 · 回覆 · 1 · 8月22日 9:58

法界遊子 所以要用「構圖思維高」的角度來欣賞,這樣就對了,謝謝益源兄!^^

讚 · 回覆 · 2 · 8月22日 9:59

盧英池 妙~

讚 · 回覆 · 1 · 8月22日 10:34

李錦棠 這幅圖不是表達有口難言?是我看不懂了

讚 · 回覆 · 8月22日 10:48

法界遊子 有口難言,讚!^^

讚 · 回覆 · 8月22日 10:50

法界遊子 這幅圖,以後一定會再重畫一次,因為總覺得可以再更有意境些……。^^

讚 · 回覆 · 2 · 8月22日 10:54

蔡秀鳳 阿彌陀佛感恩

讚 · 回覆 · 2 · 8月22日 17:14

…………(略)

 

法界遊子 很重要,所以再轉貼一次:^^

法界遊子: 一切「物質」在虛空中,無論它是怎樣的大,只要從無限遠的地方來看,它就是「微塵」。但不論大小,以「物質」故,皆因「有」而有質礙。

而「虛空」,在越遠的地方,它卻是越大。

也就是說,當我們站在「無限遠」的地方來看「虛空」,我們「看」到的卻是「無限大」。但不論遠近,以「虛空」故,皆因「空」而無礙。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2 · 8月20日 10:37

法界遊子: 「心」介於「物質」與「虛空」之間,於是我們可以參考「物質」與「虛空」的特性…來了解「心」的本質,然後知道:

當「心」有執的時候,「心」就會如「物質般」的「有」…但還是以「心」的方式…而雜染有礙。

當「心」無執的時候,「心」就可以如「虛空般」的「空」…但還是以「心」的方式…而清涼自在。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2 · 8月20日 10:38

法界遊子: 但「心」絕不是「物質」,也不是「虛空」!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2 · 8月20日 10:43

讚 · 回覆 · 2 · 8月23日 14:58

 

法界遊子 從「當下」來論,「物質」從來就沒有比較大或比較小,「虛空」也從來沒有比較大或比較小,所以,不管是什麼東西,其『本身』的「大」「小」…從來當下就是如此了。而…無法「當下如此」(當下即是)的,就是因為我們從不同角度來看 才會有或大或小的問題存在。由此可知,之所以會…「空然」或「遍一切處」,其理亦復如是。

所以,「心」的實相…也從來就是如此的「當下」,絕不會因什麼什麼而變得比較大或變得比較小。只是當我們從某個角度來看某個人的時候,可能會說這個人「粗心大意」、那個人「龜毛小氣」……。但這樣的形容詞,其實都無礙「心」本來之「能起一切作用」……。

唯以「本有」故,以「當下本來如是」故,於是我們可以突破自己角度(我執)的看法進而明見:「當下」果然就是怎樣的「即是」。也就是說:在「當下」能…即見「法住法位」之實相……。

至於其它的各種論述,無論是「空」還是「有」,其實就是為了要論這個「本來實相」。唯,我們無法於「當下即是」故,或「在光裡看不到光」故,或「習而不察」故,不得已,只好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演譯,然後用另一種思惟模式來幫助我們了解(洞見)什麼是「實相」……。

就如一直被我們認為是第一義諦的「空義」,亦復如是。然而,人們卻錯解了「勝義諦」的「勝義」,反倒以為「空」才是實相,於是以為這個也空,那個也空,最後就引狼入室的被反客為主了。所以,佛法講「究竟空」,到最後一定要回到「法住法位」、「法爾如是」、「當下即是」的…『本來涅槃』…才可以。

然後…「法界大圓」之整個「大圓」,果然能於自己立場中的「點」……當下即見!

讚 · 回覆 · 2 · 昨天 8:38 · 已編輯

 

法界遊子 「當下即是」就是:於當下立見法界實相。

換句話說就是:「法界實相」於「當下」就已經很完全的如實展現了,就看我們有沒有能力…於「當下」…如實洞見爾。

讚 · 回覆 · 昨天 8:42

 

法界遊子 ●唯以「本有」故,以「當下本來如是」故,於是我們可以突破自己角度(我執)的看法進而明見:「當下」果然就是怎樣的「即是」。也就是說:在「當下」能…即見「法住法位」之實相……

◎就是因為我們個人的執見…我們才用自己的執見…只看到了…執見所能看到的角度,然後就錯失了「整体的實相」。

◎換句話說,是我們用自己的染見…污染了「法界實相」,然後…我們就只能看到「污染的染相」,而那個「污染的染相」也正如實的反應出了「當下的自己是怎樣的自己」。

◎也因為實相從來就是實相,然後我們才有辦法從「染相」的反震盪中…如實看到自己的「染見」(執見)。

◎簡單的說:不管是「雜染相」還是「清淨相」,除了我們自己的問題之外,「法界實相」從來沒有欺騙過我們……。

◎是的,以…故,「法界實相」…雖然一直「因我們雜染執見」而錯解了它的「真實面貌」…卻也從不欺我們的一直在等著我們「清淨了自己的雜染執見」之後…可以彼此「空然而遍一切處」的相印!

◎然後…不一不異!

讚 · 回覆 · 1 · 8月23日 17:28

 

鄭來也

讚 · 回覆 · 8月23日 21:05

 

法界遊子 以「實相」本來實相故,無論我們是如何的「雜染妄識」,或是怎樣的神通蓋世,還是可以創造天地萬物……,皆不動「法界實相」半分毫!

讚 · 回覆 · 1 · 8月23日 18:07

 

法界遊子 若把「外境」(物)看成是虛幻的人,他就無法看到「本來就是實相」的那個「法界實相」。

因為,他們會認為那些「外境」都是「唯識所變的假相」或是「唯心所生的幻相」。然後強認為…只有「心」裡面的那個「覺」才是實相。

其實,認為「唯覺」才是實相的人,是糊塗的,他們忘了:這樣的「唯覺」…一點意義也沒有。因為……這種「覺」只能覺「一切皆空」,無法「覺」(明見)到外境是怎樣的「法爾如是」。

然後,就冤哉枉也的…也錯解了「空義」。

「唯覺」就是要好好的正覺…什麼才是真正的「實相」,所以「唯有覺了之後」才能真正的洞見「實相」。但若把「能所雙泯」的那種「唯覺」當做是「法界實相」,那麼,錯把「自內証當做法界實相」的人,就只能「焦芽敗種」的寂滅而無法「圓覺」了。

讚 · 回覆 · 8月23日 23:30

 

李錦棠 遊子兄的長氣,小弟要花點心思,慢慢 咀嚼。

讚 · 回覆 · 1 · 8月23日 23:42

 

法界遊子 謝謝錦棠兄。

以上的「長氣」,重點只在:

《認為「唯覺」才是實相的人,是糊塗的,他們忘了:這樣的「唯覺」…一點意義也沒有。因為……》

因為…這是「唯心實相」不是「法界實相」。

如果這樣的語意看懂了,那麼其它的 就只是遊子依這個重點所續論下去的一種喃喃自語而已。

讚 · 回覆 · 1 · 昨天 12:25 · 已編輯

 

法界遊子 「唯心實相」的人,只會看到「萬法皆空」,不會看到「法界實相」。所以他們會把「萬法皆空」當做是「法界實相」。

讚 · 回覆 · 昨天 8:51

 

李鉅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讚 · 回覆 · 1 · 昨天 10:57

 

李錦棠 楞嚴經講:知覚乃眾生,知是覺的障礙。空生大覺中,即心遍一切處。

讚 · 回覆 · 2 · 昨天 11:57

 

法界遊子 ^^

讚 · 回覆 · 昨天 12:15

 

法界遊子 ●空生大覺中…

◎虛「空」能生「大覺」嗎?顯然不是!

◎「外境」能生「大覺」嗎?顯然也不是!

◎「大覺」能空掉一切外境而令「他空」嗎?好像也不是?

◎「大覺」能証入「虛空」之中而「自空」嗎?好像也不是?

◎那…這時候,如果「外境」還是如如實實的存在,那麼這個「空」會是什麼空呢?或是怎樣的空呢?耐人尋味啊!

◎所以,在「大覺」中所生出來的這個「空」的覺受,顯然就是由自己「心」中所產生的…一種自我覺受。

◎而這個「覺受」…是要「大覺」空掉一切牽扯的外境…才是「空」?

◎還是要空掉牽扯裡面的那個「妄識執見」…才是「大覺」???

◎其實,這種「自我空然覺受」的…空(清淨無染)…,就是一種自內証!

◎這跟「外境」的空不空,還是「虛空」的空,根本就沒有關係。

◎以「沒有關係」故,「心就是心」。然後……,以「空生大覺中」故,「心遍一切處」,讚!

◎於是,此「心」於「大覺」中,果然能「空然而遍一切處」,妙哉!

◎職是之故,了知:「知覺」就是「妄識執見」,就是「覺」的障礙。然後果然:「知是覺的障礙」,若我們一直「以知為覺」,那當然就是眾生了。

◎簡單的說:我們要「空」掉的,其實就是那個一直讓眾生淪為眾生的「妄識執見」(知覺),等那個「覺的障礙」…空掉了之後…,自然就能「空生大覺中」!

讚 · 回覆 · 1 · 23小時 · 已編輯

 

法界遊子 以空掉「妄識執見」故,能「大覺」而有「空然」的勝境覺受,而這正是脫落身心罣礙的一種「証量」。

但千萬不要把這種「自內証」的「空然覺受」誤以為就是「外境皆空」,或誤以為「自心就是虛空」……。

以「法界大圓」故,有「自內証」經驗的人,自然會繼續向「法爾如是」的進路走去。唯有「得少為足」或「研究學問」的人…才會在這個「錯亂的空義」裡面辯論不休…竟還執其空而以為是……。

讚 · 回覆 · 1 · 21小時

 

法界遊子 補充:

遊子沒有深入探討「自空」「他空」這兩派的義理,但從兩派皆有近千年的歷史傳承來看,應該各有其殊勝的「真實義」才是。

也就是說,若他們都沒有違背「真實義」的話,那麼很顯然的,「自空」絕不會落入「沒有妙明真心」的頑空裡面,而「他空」也絕不會落入「外境皆空」的頑空裡面。

也就是說:這兩派應該都承認有「妙明真心」,也都承認有「如如外境」才是。

而兩派之所以會爭論不休,其原因應該就在「他空派」誤認為「自空」是否定了「妙明真心」,而「自空派」卻誤認為「他空」是否定了「如如外境」……。

(註:是不是如此,遊子真的不知,因為沒有研究過他們的義理。所以這只能是遊子個人的一種推測與看法。)

 

只是,「自空」「他空」兩派竟然彼此爭論了那麼久?奇哉!怪哉!這表示這兩派裡面的「真實義」出了問題……?

其實,無論是「自空」還是「他空」,這幾百年來的爭論,似乎是沒有必要的,因為只要從「法界論」的「心的体性用相」來看就可以一目瞭然,而知道為什麼!

「他空」「自空」,其實都是在論「唯識」(心),所以…只要我們從「心的体性用相」來看,就可以知道:

「他空」:就是從「体」的角度來論的,以「体」實有故,一切被真心所生出來的「相」(意識)…就都是「空」。而「被生出來的」其實就是「他」的語意,所以說「他空」。

「自空」:就是從「相」的角度來論的,以「相」(意識)皆因緣和合而無自性故,所以「自空」。以「相的自身就是空性」故,所以說「自空」。

由此可知,無論是「他空」還是「自空」,這個「他」和「自」…其實都在說明「相」都是「空(性)」的……。

只是當我們把「他空派」的「他」衍伸到「如如外境」而把「一切外境」也空掉的時候,那就有問題了。同樣的,若把「自空派」的「自」衍伸到…把無緣不起的「妙明真心」也空性(因緣和合)掉,那也是有問題的……

於是,兩派就只好都看到對方可能的毛病而雞同鴨講了…,或者是…皆落入「不同層次的頑空」之中而龜笑鱉無尾……

當然,若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只要兩派都承認「妙明真心」和「如如外境」,也就是都承認「心物本有」的話,那就都沒有問題!

讚 · 回覆 · 1 · 8小時 · 已編輯

 

法界遊子 從「体性用相」的角度來看,我們也可以很清楚的知道:

「論空」的人就是從「相」論入的。而「論有」的人就是從「体」論出的。

但不管如何,他們都是在談同樣的「体性用相」,所以:

「空」、「有」,本來就是同義!

讚 · 回覆 · 1 · 19小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界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