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陳紹寬 亂中有序,是悟,是智慧昇華!
     · 回覆 · 8月22日 19:54
  •  
    吳綉琴
    吳綉琴的相片。
     · 回覆 · 8月22日 22:27
    •  
      法界遊子 我在遊子就在!歡迎光臨!
      好厲害!4190位網友追蹤!五体投地了……。
       · 8月22日 22:51
  •  
    法界遊子 紹寬兄,無限生機的「亂」,一定要突破「二元對立」才有辦法看得懂和深入体會,但由於一般人的慣性思惟… 都會一直停留在二元對立中,所以遊子到現在還不太敢說「亂」的妙義……。只能偶爾藉用「亂畫」來給自己「回味」和「暗爽」一下而已。
    但說真的,如果要突破二元對立的當下,一定會面臨一切「亂」的根本作用點,也就是陰陽的根本處,唯…因為……所以…現在只能隨順世人的「善」念,先點到為止就好………。
    或者…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說:

    其實遊子也不知道,然後就留給大家自行腦力激盪去囉!^^
     · 回覆 · 2 · 8月22日 23:15 · 已編輯
    •  
      陳紹寬 未證之前,二元對立很正常,因為外面都只說善惡,對超越此二元說法,一無所知,除非很努力追求真理者,願意聽不同說法,否則再多描述也難奏效!
      收回讚 · 1 · 8月23日 0:47
    •  
      法界遊子 紹寬兄早安,所以…還是要識趣一點的藏拙,然後比較符合天機……。^^
       · 1 · 8月23日 9:33
    •  
      陳紹寬 釋迦牟尼佛都教我們;因才施教,並不是有教無類!
      收回讚 · 1 · 8月23日 11:08

  •  
    Tsou Jimmy · 王強華的朋友
    這是符令!
     · 回覆 · 8月23日 11:56
  •  
    法界遊子 嗡!嘛呢唄咪唵!急急如律令,群魔散退!
     · 回覆 · 1 · 8月23日 12:09

  •  
    法界遊子 
    《奧妙的回饋》

    曾經有人研究「水與念力的關係」。

    大意是說:如果我們長期善意的面對一杯水的話,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這杯水分子有非常美麗的結晶,而且可以保存很久。相反的,如果我們心存不善的面對這杯水,我們將會看到支離破碎而不完美的結晶,而且很快的這杯水就壞掉了。
    很有意思,這是念力的不可思議呢?還是水具有感應的生命能力?

    我們進一步的想一想:
    身体外的一杯水,是如此的與念力互相感應,那我們身体內的這杯水呢?
    人的身体佔有百分之七十的水份,百分之七十耶,相當驚人。
    如果「水與念力」的研究是真的,那麼,如果我們隨時都有一顆善念的心,我們至少有百分之七十的身体全部沉浸在美麗的結晶之中,想想多幸福啊!
    自己本就可以「善」用的資源,怎可無知的讓苦毒、惡念來浸泡自己呢?

    我們再進一步的想一想:
    一個不踰矩的人會去傷害別人嗎?別人需要為了自我防衛而劍拔弩張的攻擊這樣的人嗎?他會故意給自己製造對自己不利的環境嗎?
    我們是不是喜歡和這樣的人做朋友呢?有這樣的朋友,是不是一種福氣?
    如果是的話,那麼,這種人是不是已經給自己創造了一個良善的生活因緣?
    如果「怎樣的自己」就是自己生活際遇的根本原因,那麼我們可以說:原來「生活際遇」也是自己創造的,就像水被我們感應一樣!

    我們再海闊天空的想一想:
    既然際遇是自己創造的,那麼未來是不是也是際遇之一呢?
    如果未來也可以創造,是不是更意味著這一段很長的人生,必有很多人受到我的影響才可能創造未來?而被我影響的人,是不是也在我的創造(感應)範圍之內? 
    從「現在」之後的任何一個未來的一切,都是「現在的我」所創造的。
    「現在」,是不是就是「過去的未來」?這是不是也意味著「現在的我」也是被「過去的我」所創造出來的?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我是怎樣的我,而以絲毫不爽的果報回饋給我自己。
    太偉大了!如果這也是可以相信的話,那麼只要對自己下功夫,我們所得到的豈只是一杯水的美麗結晶而已?我們得到的感應竟是整個不可思議的法界!

    不管上面所談的是不是事實,就回到自私的角度,我們能對自己不好嗎?我們能不好好的「善」待自己嗎?但,通常我們是無知的,「守規矩」都不見得能讓自己成為一個好人了,我們又怎麼知道要如何「善」待自己呢?
    那就体驗一下「紅豆黑豆」的淬煉吧!藉著覺性的美,才會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走在怎樣的路上啊!
     · 回覆 · 昨天 10:15

  •  
    法界遊子 
    《經過紅豆黑豆淬煉之後的包容與謙卑》

    一個真正修心養性的人,要原諒自己是很不容易的,但是當他真的原諒自己的時候,也同時原諒了他之外的所有一切!

    要原諒別人,顯然簡單多了。

    下過千辛萬苦的修養功夫才發現自己的亂,那麼還沒下功夫的人,他怎麼會知道自己的亂呢?
    對別人的無知、過錯,你不得不心有戚戚焉的接納,就像接納從前的自己一樣。
    你不得不接受你之外的一切,包括罪惡,否則你將無法接受「過去的自己」。
    無法接受「過去的自己」,自己就永遠活在痛苦之中。
    所以只要能原諒自己,那麼,憑什麼我們不能包容同樣是亂人的別人呢?
    這時候,如果還指責別人,等於是在指責過去的自己啊!

    又,一個真正原諒自己的人能看到自己的起心動念是如露亦如電,難道他就不會看到別人的起心動念也是如夢幻泡影嗎?
    因為最強的敵人就是自己,最真實的就是自己,自己都戰勝自己了,自己都可以是夢幻泡影了,何況其它!

    也緣著清清楚楚的知道為什麼,再也不敢自以為是,這樣能不謙卑嗎?
    面對覺性的美,猛然驚覺到原來我們本來就一直被「覺性的美」關愛著,從來不曾捨離。這種如母護子的生生世世之情,能不令人感動嗎?
    會感動的人也必然會謙卑。因為一直被照顧的人,有什麼可以引以自豪的呢?
    一個謙卑的人,將有更廣大的胸襟去接納別人。

    同時,也因為經過漫長的人生歷練之後,才稍微懂得一些人生事理,。那麼,憑什麼來要求比自己更年輕的人(包括自己的小孩),要他們和現在的自己一樣懂事呢?如果他們做得到,那表示他們都比我們更早成熟而練達,那我們是該感到慚愧呢?還是該佩服他們?這種態度的自然反應,正是包容與謙卑的精神啊!

    所以,包容與謙卑並不是為了增強自己的能耐而另外學習的一門功夫,它是一種自然從心中流露出來的德。
    .
     · 回覆 · 57分鐘

  •  
    法界遊子 「自然流露」就是我們的「本有」,「另外學習」就是本有之外的一門「功夫」。
    重視外在的功夫而忽略本有,就好像把腳棄之不用,卻去安裝不屬於自己的輪子。
    所以,如果「包容與謙卑」成了我們做人必須要修習的一門功課時,那就表示我們已經離開「本有」很遠很遠了…。

    只可惜,我們不只離開「本有」很遠很遠,甚至於被功利的思維所物化,竟讓我們把包容與謙卑當成是矯飾的一門功夫,甚至是晉爵加祿的手段了。
     · 回覆 · 55分鐘 · 已編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法界遊子 的頭像
    法界遊子

    iamwhoiam999的部落格

    法界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