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以目前的狀態來看,我想大概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佛學老參們一直在這個「關鍵處」打迷糊仗吧?
因為:一般人都喜歡用分解的方式來說「空」,所以他們認為任何一種「物質」只要解析到最後就是「沒有」、就是「空」……
然而,「心」相對於「物」而言,其實也是「空」,只是此空非彼空就是了,然而…這兩個完全不同性質的「空」義…竟然在『同樣』是「空」的地方…被他們偷天換日了……。
是的,不明就裡的人,會「空空」的把這「兩個混在一起的空」…認為就是「能起一切作用」的根本處,於是:「心」就能「空中生有」的生出一切「萬有」來了。
是「能起一切作用」,沒錯啦!只是,他們竟用這種「心物相混」的思路來特別強調:那個「空」能生「萬有」,所以是「真空妙有」。
哈哈,此空非彼空,此有非彼有。但卻變成了…此「真空妙有」是彼「真空妙有」的…以為是不可思議的勝境,真是笑掉內行人的大牙!
然而,這種吊詭的說法,在目前的佛教界卻是大行其道!甚至還拿「量子力學」的科學研究來証明他們的看法是對的。
嗯,用「量子力學」來証明「佛法」一點也不迷信,其實真的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因為「佛法」本來就是一種「智信」,讚嘆!所以,到目前為止,從「法界論」的角度來看,至少「力求真相的科學」真的可以証明:「心物相混」的結果…他們確實是錯解了佛法,同時也錯解了「量子力學」!
法界遊子 「物」,再怎麼分解,分解到最後就是「能量」,而不是「空」。
而這個「能量」,從「法界論」來看,其實就是「有」,一點也不空。
因而所謂的「物空」,其定義,我們可以更明確的知道 就是指:
1、泛指肉眼看不到。
2、沒有「物質實体」的那種狀態。
3、就是指「物質本身可以被分解」的意思,也就是指「因緣和合」的意思,而不是指分解到最後的那個「沒有」。
所以,我們可以很確定的說,這個分解到最後的「空」…從本以來就是「不空」,從本以來就是「有」。
因而我們可以說:以「彼有故此有」故,所謂「物質界」的「緣起緣滅」…從來就是在「有」中的一種變化。
根本就不是什麼「空中生有」……。
也就是說:「物」界,從來就是以「物的体性用相」來呈現「緣起緣滅」的一切現象,「物」從來就沒有「空」過!
「物」就算在「完全能量」的時候,也不會變成「虛空」的那種「什麼都沒有」,唯以「肉眼難見而混沌難明」故,我們稱「這種完全的能量」(波)為「真空妙有」。
但這種「真空妙有」絕對不是「心」!
讚 · 回覆 · 4 · 4月3日 12:05 · 已編輯
法界遊子 「心」本來就以「心的狀態」存在著,只是相對於「物態的有」而言…,「心」就是一種「真空妙有」的狀態了。
而這種「真空妙有」,其實也能展現出「真空妙有」的「訊息波」(念力)來。
這個「心的信息波」和「物的能量波」,以都是「波」故,極其相似,只是一個屬「心」,一個屬「物」,如此而已。
此兩種「波」可以相應而相融,不會相混而相礙,就如燈燈相攝一般…
這也就是「云何忽生山河大地」的根本原因,也是「心能轉物」(以意導氣)的根本原理所在。
唯以「心物相應再相應」、「重重緣起復重重緣起」故,於是我們一般人很難在複雜的現象界中 洞見這種最初始而簡單的緣起現象……。
讚 · 回覆 · 2 · 4月3日 14:32
法界遊子 註:這種初始的緣起現象,其實隨時都在發生,不必推到宇宙的混沌之初。因為內行人只要一起念,就能確認!
「法界醫功」就是依這種原理,進而應用在第一種心物相應的「五蘊身」上面,如此既可養身,又可實際觀察「心物相應」的奧祕。
同時也將這種原理應用在第二種「心物相應」的「覺知」上面,如此則可以洞見「心物的本來面目」,並突破識色相緣的我執,進而突破萬法皆空的法執,然後去除「我法二執」的開悟解脫……
最後,再統合這三種「心物相應」的所有理趣…順著「法界大圓」而進入「法界一体」的「一真法界」……
讚 · 回覆 · 2 · 4月3日 14:46
法界遊子 ●這個「心的信息波」和「物的能量波」,以都是「波」故,極其相似……
◎不可否認的,是有很多高人在這兩種「波」上也搞混了,就像上面所說的那兩個「空」…被很多佛學老參搞混一樣……
◎以相混故,於是:《心→信息波→(相應)→能量波→物質》就被簡化成了《心→波→物質》。
◎然後,他們就很理直氣壯的說「心能生物」!
◎失之毫釐 …差之千里啊!
◎以「失之毫釐 差之千里」故,於是從這個「信息、能量」的曖昧處……就衍生出很多各種「心能生物」的學說門派出來,唯離不開「梵我真常」就是。
◎………(略)
讚 · 回覆 · 2 · 4月3日 15:01
法界遊子 「無明」的念力是很不可思議的,從「忽生山河大地」的原理中,我們就可以略知一二。
然後,我們可以從「信息波」和「能量波」的相應處可以知道:
妄想,就會相應出負能量。
善念,就會相應出正能量。
專注,就會相應出滴水穿石的能量。
空念(清淨無染),心的信息波和物的能量波就不再有糾葛,然後各自純然。(註:這就是無為)
然後,以「空念」故,「心」不再被「物」所縛,於是「無量光 無量壽」。
以「無為法」故,再來就是:法爾如是的,無所住而生其心……
於是,以「無量光 無量壽」之心量…相應於「無量光 無量壽」之物量………,不可思議、不可思議!
最後,以「一真法界」而如是如是故………,我們稱之為涅槃!
讚 · 回覆 · 2 · 4月3日 15:23
法界遊子 ●以「空念」故,「心」不再被「物」所縛,於是「無量光 無量壽」。
◎這句話,其實就是「心能轉物 即同如來」的語義。
◎由此可知:在這句話上面所說的種種情況,其實也正是「心能轉物」的另一個層次的語意。只是那還是在「有為法」的層面而已。
◎而在下面所說的話,更是「心能轉物」,因為可以更進一步的把「物」轉成了「與一切有情同圓種智」!妙哉!
◎其實,只要能了解這「心能轉物」的三個層次,我們也可以知道「心物相應」在「法界醫功」裡面會具有怎樣的內容!^^
讚 · 回覆 · 2 · 4月3日 15:33
鄭來也 簡單來說就是不見一法即如來
收回讚 · 回覆 · 2 · 4月3日 16:54
張玲琴 謝謝你 新週愉悦......查看更多
收回讚 · 回覆 · 1 · 4月3日 11:04
………(略)
Feiguang Lee 絲絲入扣
收回讚 · 回覆 · 1 · 4月3日 12:02
法界遊子 以「絲絲入扣」故,一個頑皮小孩與一個禿老頭,髮鬚竟能絲絲相扣!然後得以此相即彼相!醉矣!妙哉!^^
讚 · 回覆 · 4月3日 12:18
Feiguang Lee 遊子法音,蕴藉无限!
收回讚 · 回覆 · 1 · 4月3日 13:18
蔡純美 我了解,「空」不是物空,不是碎為微塵的空
而是心念空,不起萬物的「空」,物仍在!
對嗎?望 師父導引!
謝謝⋯⋯
收回讚 · 回覆 · 1 · 4月3日 19:11
法界遊子 遊子的喃喃自語,切莫當真!相信妳自己的 才比較重要!^^
讚 · 回覆 · 4月3日 22:36
蔡純美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收回讚 · 回覆 · 1 · 昨天 9:56
毛雅智 午安假日愉快喔!
收回讚 · 回覆 · 1 · 4月3日 12:39
江慧君 您==粉有創意耶~
收回讚 · 回覆 · 1 · 4月3日 13:13
法界遊子 謝謝慧君的讚美!
變化萬端的「千字佛」可以是識智辨聰的創意。
至於「心物相應」的文…則可以是「本來就是如此」的實相。^^
讚 · 回覆 · 1 · 4月3日 13:58 · 已編輯
黃志岳 午安
收回讚 · 回覆 · 1 · 4月3日 13:16
………(略)
黃正修 將正法用科學的因式分解是個錯誤!^^
收回讚 · 回覆 · 1 · 23小時
法界遊子 科學的分解還是有科學的道理,而這個道理並沒有離開「佛法」。
只是,當錯解了科學的理之後,再把這個「錯解」應用在「佛法」上,那很自然的就錯解佛法了。
讚 · 回覆 · 1 · 23小時
黃正修 其實佛法是緣起的因緣法!
科學也是一樣是緣起的因緣組合!
無因無緣不成果!^^
收回讚 · 回覆 · 1 · 22小時
法界遊子 然也!
但,佛法不是只說緣起法而已。^^
讚 · 回覆 · 22小時
黃正修 緣起是基本組合因子!
師兄有其他見解,後學洗耳恭聽!^^
收回讚 · 回覆 · 1 · 22小時
曾宗正
收回讚 · 回覆 · 1 · 17小時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