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体性用相」的角度來看,「心」是有「体」也有「相」的。而「覺」就是「心之性」與「心之用」。
又,如果我們能很清楚的知道昨天所說的「性、用」是怎樣的「自覺」與「覺他」,那麼我們就能知道「心內求法」就是怎樣的「唯自心是求」。
於是我們就能確認:「唯識無境」的「無境」原來是怎樣的「無境」,而不會牽拖「外境」的有或無。
註:「無境」就是指「無雜染心相」的意思。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法界遊子 ●「唯識無境」的「無境」原來是怎樣的「無境」,而不會牽拖「外境」的有或無。

◎然後,就可以確認所謂的「他空」(外境空),就是指「緣起緣滅的無常」,而不是指被妄識所妄生出來的妄境。

讚 · 回覆 · 4 · 1月15日 9:33

 

法界遊子 如果有人認為「外境」是由「妄識所妄生出來的妄境」,那麼他必然會認為:一切「外境」就是由「心」所生,於是就會得出「物是由心所生」的結論來。

這種人 其唯一能自我解套的方法就是:強認為「一切外境」都是「幻」,所以以為「物」從本以來就是空幻無實,然後自然會強認為:我們都一直活在自己妄識的「幻境」之中。

此幻非彼幻啊!相差十萬八千里!

此「緣起緣滅」之因緣生,非彼「空幻無實」之無生啊!相差十萬八千里!

緣起緣滅,從來就是那樣的「法住法位」。

而「空幻無實」的無生,其本意並不是指「外境」,實在就是針對「無雜染的心相」而言,也就是指那個:從來就是「無生」的「本識」…,所以才說「唯識無境」。

註:「唯識」的「無境」,其真正的意思:對外而言就是無…被識所『執』之境,於是對內自然就無「自幻」之境可言了。

讚 · 回覆 · 2 · 1月15日 11:35 · 已編輯

 

法界遊子 「無所執之境」……

這樣,我們是要破「執」?還是破「境」?

失之毫釐 差之千里啊!

讚 · 回覆 · 2 · 1月15日 9:58

 

法界遊子 ●我們都一直「活在自己妄識的幻境」之中。

◎當然,我們不能說這句話就是全然的錯。

◎但,也因為眾生可以隨類各得其解,於是我們在「一念之差」中…就天地懸隔了!

◎其實,這句話是對還是錯,在「法界論」中,如觀掌中珍!

讚 · 回覆 · 2 · 1月15日 10:05

 

法界遊子 把「外境」當成是「幻」的人……就不必「覺他」了……

事實上,這種人也無法「覺他」,以幻故。

也就是說,沒有一個眾生可以「被覺」,以幻故。

因而我們也可以這樣說:如果有眾生可以「被他的慈悲所渡化而覺」的話,那麼這個「能被覺的眾生」再怎樣也不是「幻」。以此眾生亦「能」覺故。

於是……(略)

讚 · 回覆 · 3 · 1月15日 10:22

 

法界遊子 把「外境」當成是「幻」的人,以不能「覺他」故,就只能在自己「自覺」的「小天地」裡面自嗨。

然後落入與「法界實相」相矛盾的言行裡面去。

這種矛盾,若因「唯我之識」的我見…而無法從矛盾的言行中自覺的話,那麼習慣成自然的結果,必然會因「法界一切法都是由我自己的心所妄生」…而「唯我獨尊」的無法融入毗盧性海之中。

甚至會錯以為「自己就是毗盧性海」,而一切眾生心就是由他所生的,於是就變成了法界唯一的……起源,就像上帝或老母娘一樣……。

然後…又忘了自己當初是怎樣洞見「妄生的法」,竟又拚命的想把眾生渡回自己的本懷(故鄉、本源)…………。

然後……,卻又要人家…相信上帝(老母娘)就能得救的神話!

…………略。

讚 · 回覆 · 3 · 1月15日 10:48 · 已編輯

 

劉麗珠 好友早安,假日愉快~幸福安康,溫馨甜蜜^_^

收回讚 · 回覆 · 2 · 1月15日 9:40

………(略)

Kiat Wah 心物不应无烦恼

物心交往是非多

本是淨心如止水

投下石物起妄波

真心无識无涟漪

心是心物就是物

简单难测难了解???

收回讚 · 回覆 · 2 · 1月15日 14:20

 

張家輝

收回讚 · 回覆 · 2 · 1月15日 14:21

………(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界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