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論」,在不久將來的「佛教界」…將不得不是一顆震撼彈!
因為「心就是心 物就是物」的這種看法,將會觸動每一位佛學老參的每一條「空」神經……
然後……
遊子不是說「空」不對唷,而是說……………。^^

法界遊子的相片。
法界遊子的相片。
法界遊子的相片。

 

法界遊子 這是「千佛」字、「百佛」字、「萬佛」字!它們都只各一個字……

那麼……

遊子以前要寫「千字佛」這整個系列的時候,曾就主題上的「千佛字」還是「千字佛」做決擇的時候,看來是選對了,因為:上「千」的佛「字」(有情動態)所表現出來的各種「佛」性,就是「眾生皆有佛性」,而這也就是「千字佛」的語意了。

當初,如果用的是「千佛字」的話,那麼所謂「千佛」就只要用現在這幅「千佛」字…來表現就可以了,根本不用那麼辛苦的寫了好幾年……。哈哈!

不過……,如果以後「千字佛藝術館」有機會成立的時候,大家到底是要看「字」還是看「佛」…,那還得看各人的慧根了。這遊子沒意見!^^

讚 · 回覆 · 5 · 8月16日 11:47 · 已編輯

 

法界遊子 已經不務正業的忙了好幾天,再來得趕快回到「千字佛」的正路上來才可以。^^

讚 · 回覆 · 2 · 8月16日 11:50

 

劉唯心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收回讚 · 回覆 · 3 · 8月16日 11:28

………(略)

Kiat Wah 千佛万法自性邀

心物相应宇宙荡

祝午安吉祥!

收回讚 · 回覆 · 2 · 8月16日 14:06

 

陳期和 遊子?有人這麼看很起你喔??說你的九地??

冷凝絕 突然想到,遊子說的心是心,物是物的法界論,雖然我還不是完全理解,但,空可空,物可物,

收回讚 · 回覆 · 2 · 47分鐘 · 已編輯

陳一方 那個遊子大哥的論,要全然意會,不簡單耶!

收回讚 · 回覆 · 1 · 46分鐘

陳一方 來也都說他是九地菩薩來的@@

收回讚 · 回覆 · 1 · 46分鐘

冷凝絕 我是有想過,身口意是悟道根本,無根忘本不行道業。隨不執卻不可忘是基底

讚 · 回覆 · 1 · 43分鐘 · 已編輯

陳一方 他們那個彌陀村,以前好像是拜無極天王的,好像~

讚 · 回覆 · 43分鐘

冷凝絕 遊子的論跟來也很像

讚 · 回覆 · 1 · 43分鐘

冷凝絕 如果,如我自行理解的意思,不會難,只是跟傳統佛法有點矛盾而已

讚 · 回覆 · 1 · 41分鐘

冷凝絕 但,有位網友說我的文,是自濁內心池水,所以,我先沉澱只來跟一方師兄聊天就好。哈!

讚 · 回覆 · 1 · 39分鐘 · 已編輯

陳一方 哇~你比我強太多了,佩服,佩服,我看的都一個頭,兩個大@@!!!

讚 · 回覆 · 39分鐘

冷凝絕 重點大概就是心物分離不忘,卻又一元之類的

讚 · 回覆 · 1 · 37分鐘

陳一方 還是看不懂@@!

讚 · 回覆 · 36分鐘

冷凝絕 哈!這是我自己的理解,你還是要問本人比較能知道他們的真義,也許,我說的也不對,九地菩薩寫的,意義應該更大

讚 · 回覆 · 1 · 31分鐘

陳一方 呵呵呵…那個給鄭來也去傷腦筋就可以了^^

讚 · 回覆 · 31分鐘

陳一方 什麼自濁你心池水,看不懂@@!

讚 · 回覆 · 3 · 8月16日 15:05

 

法界遊子 什麼九地?人家說的是酒弟啦,所以當玩笑話看就好……。

這個冷凝絕,看起來一點也不冷也不凝也不絕,所以他只要有辦法把「法界論」和「傳統佛法」貫通起來,那麼就可以冷而不冷凝而不凝絕而不絕了!^^

讚 · 回覆 · 4 · 8月16日 15:48

 

法界遊子 一般人,必然會看到矛盾,尤其是「傳統的佛學老參們」更會目光如炬的看到「法界論」是怎樣的「眼中橫樑」有……

不過就暫且不說破了,以後再說囉!^^

讚 · 回覆 · 2 · 8月16日 22:16 · 已編輯

 

法界遊子 ●空可空,物可物

◎其實這句話已經說到問題的重點了。

◎「空可空」這句話就是談在「空」的義理,「物可物」就是在談「物」的義理。

◎懂得這兩句話的義理之後,如何統合「物是怎樣的空…性」,那就得看個人的功力了……。

◎基本上,若是談「物的空性」,那麼這種義理…就還是屬於「物」的範圍之內……

◎但是,若說「物是空」,那麼這種「看法」,其實就已經完全是屬於「認知」上的問題了……

◎而這個「認知」…從心的角度來看…其實就是一種「意識的認為」

◎於是,接下來我們也可以進一步的說:空可空,心可心。

◎由上面的論述可知,同樣的「空可空」這就是在談「空」的義理,「心可心」就是在談「心」的義理。

◎等懂了這兩句話的義理之後,如何統合「心是怎樣的空…性」,那還是得看個人的功力……。

◎基本上,若是只談「心的空性」,那麼這種義理就還是屬於「心」的範圍……

◎但若說「心是空」,那麼這種看法,其實就已經是「認知」上的問題了……

◎而這個認知…從証悟的角度來看…其實就是一種「空然的覺」,以「空」故。

.

◎「意識的認為」和「空然的覺」,都是屬於「心」的作用。

◎以「性用」故,知「心」必有「心体」的「存在」。

◎也就是說:以「有心」故,才有「意識的認為」和「空然覺照」的性與用。

◎因而,以「体性用相」的角度來說,此「心」必然有其「体」,而不是只有「性質」的那個「性」,或只有其「作用」的那個「用」而已!

◎亦以清淨無染之「性用」故,才有了清淨之「相」…然後也才可以「体就是相」的「体」「相」一如。

◎也就是說:「心」以「空然」故,以「無執」故,以「清淨無染」故,然後「体、性、用、相」一如,於是………唯覺!

◎若無法明見這個「体性用相一如」的『唯覺』,那麼:「因体而有性」的「有宗」和「以性為体」的「空宗」就無可避免的會產生「体性」與「性体」的顛倒錯論了。

讚 · 回覆 · 1 · 8月17日 10:46

 

陳柔安 早安安..愉悅~

收回讚 · 回覆 · 2 · 8月17日 6:03

 

余智海 心就心,物就物,心不是"生"物的母亲。

讚 · 回覆 · 8月17日 13:51

 

法界遊子 是的,「法界論」對「心物平等」的看法就是如此的斬釘截鐵。

所以:心既不能生物,也沒有能力把物空幻掉;同時,物也不是心的一種妄識,更不能生出「能覺知的心」來。

遊子的意思是說,一個人若能完全懂得這樣的道理之後,再來深入研究「空義」,那麼,他就能如實了知「空義」的內容 而不會落入「頑空」之中,也才不會被「夢幻泡影」的文字語意所唬弄!

是的,「心」只能空掉「自己的妄識」,然後清淨無染的…空然覺照……。

然後…以「唯覺」是証故,才能了知什麼是「一切皆空」的語意……。

然後…也才能真正的進一步了知什麼是「心物一元」的不可思議………。

讚 · 回覆 · 8月17日 14:2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界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