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見實相」……
我們本來就活在「實相」中,那為什麼還要「洞見」實相?
「實相」本來就很如實的橫在我們眼前,那我們還要洞見什麼?
耐人尋味啊!^^

法界遊子 「洞見實相」之前,和「洞見實相」之後,這兩者的「實相」其實都是一模一樣的。
因而,在實相裡面的最美麗風景,可能就是隱藏在「如何洞見」的整個過程之中……

法界遊子 而這個「過程」……
我們到底要「洞見」什麼?
要怎樣才能算是「洞見」呢?或者是,要怎樣才能算是証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呢?
耐人尋味啊!
法界遊子 至少,「實相」裡面的內容,絕不能只用「言語道斷 心行處滅」來自我感覺良好就可以!因為……(略)^^
法界遊子 我們本來就活在「實相」之中,那麼在整個「洞見實相」的過程中,我們還要「洞見」什麼?
我想,這個「還要洞見什麼」的問題,才是「後得智」的真正內容吧?
法界遊子 既然「還要洞見什麼」,那這就已經不是「本來實相」的問題,而是……
只是………
只是………

天啊!這個「還要洞見什麼」的問題,竟然就是……就是還要去「洞見本來實相」的問題……

然後,如實了知「言語道斷」就是說法無礙,「心行處滅」就是遍一切處………
法界遊子 「洞見實相」的過程就是識智雙運。
然後……
我們才比較有能力了解什麼是「藏即賴耶識」。

鄭來也
余兴财 如身在梦中,不知正在作梦,只有从梦中醒来时,方才"洞见实相"。呵呵…
法界遊子 因此,當我們只用「心」單一的角度來論「藏即賴耶識」的時候,「藏」就是指「根本智」,「賴耶識」就是指「後得智」。
但是,當我們用「心物相應」後的這個「法」的角度來論時,「藏」就是指「七大」,而「賴耶識」的內容…就是涵蓋了「識境自顯現的密嚴剎土」,也就是法身的境界。
最後,以識智雙運後的「賴耶識」其實就是「法身境界」故,我們才有能力回過頭來確認:之前「有污染的那個阿賴耶識」…果然就是「如來藏」!
然後了知:「一切根塵陰處界,皆如來藏」!

鄭來也
法界遊子
 「如來藏」的語義,本身就是一個「圓」,一個「法界大圓」!
亦以「圓」故,無始無終,無量無邊,不生不滅(無生),性真圓融,周遍法界。
這種「實相」,於「法界論」則稱之為「本有」(本來就是這樣的存在)。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1天 · 已編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界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