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來也分享了他的貼文3月9日 8:29
也講古自by爽by文學3725
[0694a15] 「善男子!云何諸法相無自性性?謂諸法遍計所執相。何以故?此由假名安立為相,非由自相安立為相,是故說名相無自性性。
解釋>>
是說這個遍計無明獅沒有自相,所以相無自性的意思
[0694a18] 「云何諸法生無自性性?謂諸法依他起相。何以故?此由依他緣力故有,非自然有,是故說名生無自性性。
解釋>>
是說這個遍計無明獅因心(無相真如貓)物(外真如貓)相應而起法依他起相(清淨或雜染)此由依他緣力故有,非自然有,是故說名生無自性性。
「云何諸法勝義無自性性?謂諸法由生無自性性故,說名無自性性;即緣生法,亦名勝義無自性性。何以故?於諸法中,若是清淨所緣境界,我顯示彼以為勝義無自性性,依他起相非是清淨所緣境界,是故亦說名為勝義無自性性。復有諸法圓成實相,亦名勝義無自性性。何以故?
解釋>>
這是說心物本自涅槃,因妄識執見起造作的意思,法界本來就沒說過有勝義之法,本來如此清淨至無餘

 

鄭來也 那六塵緣影是怎樣的一個無相??這就是很多人最近想要問的能所問題??相信很多人都搞錯有相無相的空義在於此
鄭來也 猶其是說鏡外有佛珠,內心鏡也有一個佛珠的人,然後心中緣起所以是空,這是吳藥師佛的見解,這個根本已經搞錯無相的義理了,根本三相全毀,何以故?由有依他起相及圓成實相故,遍計所執相方可施設;若於依他起相及圓成實相見為無相,彼亦誹撥遍計所執相,是故說彼誹撥三相。
鄭來也 徹見本心不是這樣徹的啦!
法界遊子 遊子不懂經論,所以只能依個人的見解來說這「三自性」(三無自性性)。
從「心」(唯識)的角度來看:「心」具有此「三自性」,即:圓成實性、依他起性、遍計所執性。
從「法」的角度來看:「法」具有此「三無自性性」,即:勝義無自性性、生無自性性、相無自性性。

我想只要是內行人,應該就可以從這「三自性」和「三無自性性」知道「心」是怎麼從「自性」中生出「無自性」的「法」來。然後讓「法」具有了「三種無自性」之「性」……。
這種「法義」,其「法」真的就是由「心」所生,然後……

鄭來也
鄭來也
心若空大無染怎會有三個自性???
法界遊子 所以才說「勝義無自性性」。
但為了說法,所以「法界論」也不得不從「體性用相」的角度來論「什麼是心」、「什麼是物(外境)」、「什麼是法」……。
以「體、性」一如故,其實「性」就只是「體」所必然具有的一種性,如此而已。
只是「唯識論」很精細的把這個本識之『性』分成了三個自性來詳細解說……。
所以當唯識而「空大」的時候,那已經完全是「妙明真心」的一種自然顯現了,也就是: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能生萬法……
這時候,才不管什麼自性不自性的,唯「性覺真空 性空真覺」故,然後可進一步「圓覺」一切法界實相,如是!
鄭來也
鄭來也
心若空大無染怎會有三個自性???
鄭來也 批評玄奘??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鄭來也 傳說是世親佛性論一書的三無性???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法界遊子 還好,遊子不讀古書,要不然會被這種名相搞死!
鄭來也
法界遊子
然後,了知「萬法」真的是由「心」所生。
而這「三自性」(三無自性性)裡面的關鍵點,其實就是在「依他起性」(生無自性性)!
若不了解這個「依他起性」的「他」是怎樣的「他」,那麼想要了解「萬法」怎麼「生」,那恐怕就會霧裡看花了!
若能了解這個「他」(本身之外的外緣),那麼,有關「法」的「勝義無自性性」和「相無自性性」就可以一目瞭然了。
法界遊子 然後……
若能了知這個「本身之外的外緣」到底是怎樣的「外緣」,那麼大概就可以了解「法界論」為什麼會說:心物相應就是境,心境相應就是事,心事相應就是法,心法相應就是萬法……。(簡單的說,之所以會有「法」,其原理之處就是在「心物(外境)相應」的地方。)
所以,這個必須仗他緣之力才能生的「法」,怎麼會是直接從「本識如來藏」所生呢?
法界遊子 千萬別說「無始無明」就是一個「法」而「無始無明」就是由「本識如來藏」所生唷!
因為這樣遊子又得長篇大論的來解說,什麼是「無始無明」。
哈,累死啦!所以請先認明:既然是「無始」那麼「無始無明」就不是「被生」出來的,如是!
鄭來也
鄭來也
所謂無明實性即佛性,本不生三性三無性
法界遊子 ●無明實性即佛性
◎「佛性本身就是無明」的這種看法,恐怕很多佛學老參們都無法認同。因為他們對「佛性」都有一種很聖境的「信仰」,根本不能容有「無明」的這種瑕疵存在,尤其是經過某些「聖人賢哲」的方便教化之後……。
◎但,只要能認同「妄識執見」就是「佛性」所產生的一種作用時,或許就可以從「能起一切作用」的角度…而對「佛性」能有更正確而如實的了解吧?
◎其實,在「千字佛之眾生皆有佛性」這本書裡面,亦有略微提到「無明」其實就在「佛性」起用的那個當下……。
◎而且,於下一本書的「法界概論」中,好像也有更深入的談到「無明」就是怎樣的「無無明」?……
◎不知道耶,忘記了,應該是有吧?因為這些理路,在「法界論」就只是很法爾如是的一種必然之「理」而已,所以應該有提到才是……。
◎以有其「體」必有其「性」故,不是有「本不生三性三無性」,而是「本自具足」!
◎因而才說:「體」…本有,「性」…本無生。

鄭來也
管理
讚顯示更多心情 · 回覆 · 2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界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