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 9:55
 

當我們不懂「現象界」是怎樣用現象來展現實相的時候,我們就必須用「空」來解說「現象」是怎樣的「實相」。
當我們不懂「空」是怎樣「用空來解釋現象」的時候,我們就須「五蘊為用」的在現象界親身体會什麼是『空』……
「頭上安頭」雖然是一種「矛盾」的法門,但是…沒有矛盾…我們就無法洞見:原來 頭早就在自己的頭上!
是的,如果我們無法了解「空義就是在解說現象界是怎樣的一種實相」卻一直想「把現象空掉」的話,那麼我們就還在頭上安頭的過程中……

法界遊子的相片。
 
 
 
 
法界遊子
●當我們不懂「現象界」是怎樣用現象來展現實相的時候,我們就必須用「空」來解說「現象」是怎樣的「實相」。
◎ 這是義理
 
●當我們不懂「空」是怎樣「用空來解釋現象」的時候,我們就須「五蘊為用」的在現象界親身体會什麼是『空』……
◎這是實証
讚 · 回覆 · 3 · 1月18日 10:02 · 已編輯
 
法界遊子 所謂的義理,在「緣起性空」的理論中堪稱為第一義諦。
但是一些緣起性空的人,卻習慣把「義理的空性」解讀為就是「無生」,於是他們的「無生」就很容易落入「空」(虛無飄渺)的「義理」裡面去…而無法「實」証……
因為「實」証和他們所解說的「空」義相衝突……
於是這種「空論者」,往往會一下子就跳到「無修為証」的那種高妙境界裡面去…而以為那就是「無生」……。
讚 · 回覆 · 2 · 1月18日 10:15
 
法界遊子 有辦法印証「無生」…才有辦法看到「實相」。
我們不能把義理解說的那種『形容狀態』…當做就是「無生」,因為那種「無生狀態」只是義理上的一種描述而已。也就是說…「理上的無生」還在我們的意識揣度之中……
在意識揣度中用義理來爭論「現象」到底是「假相」還是「實相」…那是沒有意義的。
唯有我們能進一步去印証「假相」到底是怎樣的「實相」時,我們才有機會了解另一個層次的「空義」……。
然後了知…這兩個「空義」相差十萬八千里。因為此「能証的空」非彼「義理描述的空」……
讚 · 回覆 · 2 · 1月18日 11:08 · 已編輯
 
法界遊子 當有一天我們能發現一切法都是有為法的時候(包括努力用無為法來修行),我們就會覺悟到「空」的更深一層的意義,甚至會以為這樣的「空」才是究竟……
然而………
讚 · 回覆 · 1 · 1月18日 11:57
 
法界遊子 「現象就是因緣和合」、「因緣和合就是假象」、「假相就是空」、「空就是實相」、「實相就是法住法位」、「法住法位就是現象」………
上面的那些道理,其實都是同一個意思。「法界論」就是在論這個法爾如是的「圓」……。
如果我們無法貫通每一段的語意,就會落入「斷章取義」的邊見之中……。
讚 · 回覆 · 1 · 1月18日 12:05 · 已編輯
 
法界遊子 如果一切…本來就是「現成」的,那麼…所謂的「空」…會是怎樣的一切「現成」呢?
耐人尋味啊!
讚 · 回覆 · 1 · 1月18日 12:04 · 已編輯
 
法界遊子 我們應該怎樣下功夫,才能確認「空就是一切」呢?
而「如何確認」…這才是「法界論」的真正心法所在!^^
讚 · 回覆 · 1 · 1月18日 12:06
 
 
吳麗秋 善友早安~週一天冷多保暖!
收回讚 · 回覆 · 1 · 1月18日 9:56
慕竹
慕竹 日安
收回讚 · 回覆 · 1 · 1月18日 9:58
李國誠
李國誠 · 高秀錦和其他6人的朋友
李國誠的相片。
收回讚 · 回覆 · 2 · 1月18日 10:00
Min Chang
Min Chang
讚 · 回覆 · 1月18日 10:03
Ann Wei
Ann Wei 阿彌陀佛
收回讚 · 回覆 · 1 · 1月18日 10:04
游董
游董
游董的相片。
收回讚 · 回覆 · 1 · 1月18日 10:05
林慧盡
林慧盡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查看更多
收回讚 · 回覆 · 1 · 1月18日 10:07
吳秀蘭
吳秀蘭 早安喜樂平安,感恩
收回讚 · 回覆 · 1 · 1月18日 10:09
Mei Lin
Mei Lin 好友早安新週愉快
../)⋈/)..天氣寒冷注意保暖喔
(。^ㅅ^。) 事事順心如意 好心情
收回讚 · 回覆 · 2 · 1月18日 10:29
 
Sunkist Ming 法界遊子遊子兄早~小妹認為“冥冥之中早已安排”~何需在意“現象”,“實相”……雖然希望~簡簡單單的過完此生,好像是不可能,但還是祈盼能如此,這樣對嗎?
收回讚 · 回覆 · 2 · 1月18日 10:29
 
法界遊子 「何需在意現象」,如果我們有能力不在意這個「在意」,那麼一切都在法爾如是之中,真是美哉!^^
讚 · 回覆 · 2 · 1月18日 10:44
 
法界遊子 「現象」本來就是「冥冥中早已安排」好的,所以如果能不在意那是最好,遊子也想這樣……。^^
讚 · 回覆 · 2 · 1月18日 10:47
 
Sunkist Ming 知道了,謝謝遊子兄的提點
讚 · 回覆 · 1 · 1月18日 10:48
 
法界遊子 這樣就能看懂遊子所講的,讚!謝謝妳!
法爾如是本來就是法爾如是,所以實証的重點真的不是在「在不在意現象界」,而是在「在不在意自己的在意」!
能向自己的「在意」(執念)下功夫的人…就能實証「現象界是怎樣的無生」!^^
讚 · 回覆 · 2 · 1月18日 10:55 · 已編輯
 
Sunkist Ming 儘管“現象界是怎樣的無生”~向自己的“在意”,必定朝著(正執念)下功夫……感恩_()_
收回讚 · 回覆 · 1 · 1月18日 11:11 · 已編輯
 
謝焜揮 早安
收回讚 · 回覆 · 2 · 1月18日 10:31
王國雄
王國雄 南無阿彌陀佛
收回讚 · 回覆 · 1 · 1月18日 10:37
陳联忠
陳联忠 早安吉祥 阿弥陀佛
陳联忠的相片。
收回讚 · 回覆 · 1 · 1月18日 10:37
林慧宜
林慧宜
林慧宜的相片。
收回讚 · 回覆 · 1 · 1月18日 10:53
吳素貞
吳素貞
吳素貞的相片。
收回讚 · 回覆 · 1 · 1月18日 11:10
陳萬枝
陳萬枝 摯友~早安愉悅
.•´✿事事順心如意✿`•.
  .•*´✿  .•*´✿......查看更多
收回讚 · 回覆 · 1 · 1月18日 11:41
林惠珠
林惠珠 感恩,阿彌陀佛
收回讚 · 回覆 · 1 · 1月18日 12:02
Wendy Ng
Wendy Ng 午安愉快
收回讚 · 回覆 · 1 · 1月18日 12:02
林燕燕
林燕燕 新週愉快~開心如意
收回讚 · 回覆 · 1 · 1月18日 12:37
吳傑希
吳傑希 師兄~午安~阿彌陀佛
收回讚 · 回覆 · 3 · 1月18日 13:10
徐清談
徐清談
徐清談的相片。
收回讚 · 回覆 · 2 · 1月18日 13:50
PePe Sang
PePe Sang
收回讚 · 回覆 · 2 · 1月18日 15:37
張銘隆
張銘隆 南無 阿彌陀佛......
收回讚 · 回覆 · 2 · 1月18日 16:42
蔡義珍
蔡義珍 漂亮畫面。晚安愉快!
收回讚 · 回覆 · 1 · 1月18日 18:37
吳筱詩
吳筱詩 ┏╮/╱
╰🌼╮好友 晚安愉快(*^o^*)
╱/╰┛ 🍍 🍍 🍍 🍍 🍍 🍍......查看更多
收回讚 · 回覆 · 1 · 1月18日 19:25
 
法界遊子 這是一幅「努力扛著頭」的圖。
讚 · 回覆 · 2 · 1月18日 19:54
 
張玉姿 哈哈
累累滴⋯
收回讚 · 回覆 · 1 · 1月18日 19:55
 
法界遊子 然也!的確是累累的…。
遊子本來是要寫「吃力的扛著頭」,但由於「吃力」有點太方言了,所以改成比較通俗的「努力」……
頭上安頭的人,難免會得「大頭症」,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因為在摸索的過程中…不得不讓人頭大……^^
讚 · 回覆 · 2 · 1月18日 20:01
 
賴棠亮
收回讚 · 回覆 · 1 · 1月18日 22:48
俞夢
俞夢 寶貝好友 週一夜晚愉快
順心如意舒心快樂
歡樂無限溫馨滿懷......查看更多
收回讚 · 回覆 · 1 · 1月19日 0:40
柯麗梅
柯麗梅
柯麗梅的相片。
收回讚 · 回覆 · 1 · 1月19日 3:53
柯誼蓮
柯誼蓮
柯誼蓮的相片。
收回讚 · 回覆 · 1 · 1月19日 6:58
 
Jinne Li 無是見,無非見。~無住
世尊又為阿難印可說:如是!如是!佛前面先逼阿難明白眼前所有物都『無是見』者,沒有一物是見。現在又讓他了解到眼前所有物都『無非見』者,沒有一物不是見。為什麼會又是又非呢?因為不一不異啊!禪宗祖師也常常用這種方法來接引學生,一掃再掃,怕我們落在一個點上,因為,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一有著落處就是心外法了。
 
敲三下。痛不痛
哈哈哈
讚 · 回覆 · 1月19日 8:37 · 已編輯
 
法界遊子 所以問題在「見」(執),而不在「被見」(外境),而心物相混的人,往往會為了破除這個「執見」而妄想把「外境)(物)空掉。甚至會以為那個「物」就是「執見」…然後還把「妄識」解釋為就是「物」的…想圓滿他自己所謂「心物一元」的錯見
讚 · 回覆 · 1 · 1月19日 8:52 · 已編輯
 
Jinne Li 了解風從那裡來。
為何來。不來就慘了
哈哈哈。宇宙三物質
三即一。虛空,妙有
各不礙。相依,相應。
讚 · 回覆 · 1月19日 8:56
 
法界遊子
●了解風從那裡來。為何來。不來就慘了
◎讚!
.
●宇宙三物質
◎三物質…??
讚 · 回覆 · 1月19日 9:02
 
Jinne Li 能,訊息,物質
收回讚 · 回覆 · 1 · 1月19日 9:04
 
法界遊子 了,謝謝!
但用「三物質」來歸類似乎不妥。
因為「訊息」(或言念力?),它不能歸類為「物質」。
讚 · 回覆 · 1月19日 9:12
 
Jinne Li 風從那裡來,知道了就…
 
Jinne Li 《周易·系辭上传》)北宋著名哲學家張載說:「一陰一陽不可以形器拘,故謂之道。乾坤成列而下,皆易之器。」
「形而上」與「形而下」
的本意就是
指須經理性認知的
與可以直觀感性認知的
讚 · 回覆 · 1月19日 9:27
 
Jinne Li 好友聽歌啦!
六世班禅仓央嘉措的情诗
【 那一天】天籟之聲 YouTube......查看更多
收回讚 · 回覆 · 1 · 1月19日 9:47 · 已編輯
 
何美妮 天天快樂哦
何美妮的相片。
收回讚 · 回覆 · 1 · 1月21日 9:33

………(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法界遊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